白雪
洛阳,是我遥望星空、心神驰往的地方,那里不仅有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国花牡丹,还有十三朝古都遗留下来的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饮食文化的研究者,“去洛阳看看”,似乎成了我多年来挥之不去的“心腹大事”。
四月,乘着牡丹盛开的季节,我有幸光临了这个古城。除了阅尽古都春色、饱赏牡丹芳容之外,我还按照朋友的悉心指点,按图索骥地来到一家被市民传为“能看、能听、能吃的博物馆”。老洛阳饮食博物馆,由河南老洛阳饮食管理公司筹建,座落在一家以经营官府菜而闻名古都的老洛阳食府内,据说食府的地段曾为隋唐时期的“京畿禁苑,皇家圣地”。举目仰观,只见其门楼,飞檐反宇,画栋朱甍,雕梁绣柱,气势蔚为壮观。步入食府长廊、堂柜、接待大厅,那商代早期饪食器、春秋战国青铜鼎、一组唐代丝绸之路陶俑、元代钧瓷瓷盘等珍宝,还有源自明清时期官府人家使用过的木雕挂落、条案、桌椅凳、食落、食盒、石雕花瓶、石雕门墩抱鼓石等等,雕琢精美,古色古香,令人不觉有身临簪缨世胄、官府宅第之感。
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引荐下,我拜访了老洛阳饮食博物馆馆长王天喜先生。王天喜年近花甲,精神矍铄,他不仅是豫菜文化品牌“老洛阳”的创始人,还是一位很有文化头脑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目前拥有分店40家,其规模遍及洛阳、郑州、南阳、焦作、平顶山、三门峡、济源等中原大地。王天喜十分健谈,谈起他收藏的各种“宝贝”,他总是娓娓乐道,如数家珍,有时甚至是语惊四座,让你不得不钦佩他筹建博物馆的良苦用心和远见卓识。
一人乐不如大家乐
在谈起最初筹办博物馆的初衷时,王天喜很是感慨。他说:“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洛阳老城人。从小生活在古都的街巷里,长期的耳濡目染,使我对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很是钟情。当然,作为餐饮人,我对传统的饮食文化更为偏爱。”
王天喜告诉我,多年来,他在打理老洛。
阳面馆的同时,也在利用各种机会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历代饮食器皿和老物件,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庞大的 “藏品库”。他想,与其一人在家“孤芳自赏”,不如集中个地方,让喜爱饮食民俗或饮食老物件研究的同道挚友们一起分享。王天喜幽默地说:“一人乐不如大家乐嘛。”
十大古器助创同类博物馆之最
在老洛阳饮食博物馆展厅,通过观看前厅墙上的《前言》我得知,老洛阳博物馆是经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批准于2013年正式开馆的,目前展出面积568平方米,馆藏藏品623件,展出物品317件(套),所有展品都是馆长王天喜长期积累与收藏,并经过多方淘漉、重点采撷、去粗存精、分门别类从中遴选出来的。博物馆现共分为五个展区,其展品分为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银器、铁器、木器、漆器、竹器等10大类,基本上涵盖了先民们在饮食方面所使用的工具、炊具、盛器和使用器具等。馆内藏品从夏、商、周一直延续至民国乃至文革时期,其历史跨度之长、馆藏展品之多、馆场面积之大,堪称河南同类博物馆之最。
在博物馆的展区展柜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老祖宗吃饭的“家伙”,许多还是我们平生难得一见的“宝贝”,惊奇之余,更庆幸我不虚此行。
将烹饪“老祖宗”接回家
王天喜嘱咐我,来老洛阳博物馆参观,必须去“拜见”一下中华厨祖伊尹铜像,因为伊尹是一位3000年前从洛阳伊水河畔走出去的“河洛郎”。
据王天喜介绍,伊尹出生于古莘国(今洛阳嵩县、栾川一带),是商代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助商汤灭夏,放逐太甲,辅佐四位天子,是与周公齐名的天下名相。伊尹还是我国历史上首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的杰出庖人,被尊奉为“烹饪始祖”。为传承弘扬伊尹文化,老洛阳饮食管理公司于2011年筹资20多万元,专门请中央美院雕塑家精心设计并落成了这尊巨幅铜像。公司还决定将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定位“伊尹祭拜日”。
怀着虔诚的心情,举目望去,只见伊尹身着相服,头戴冠弁,右手捧着金鼎,面容宽厚慈祥,双眸炯炯有神,他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虑着国家的未来,又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以味说汤”的真经。当你心怀着虔诚心情凝望这位“汤中真贤”的时刻,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王天喜说,三年来,老洛阳公司已先后举行了3届伊尹祭拜大典,接待了10多批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中华大厨、业界同仁、社会各界人士近万人。伊尹铜像,已成为老洛阳饮食博物馆的文化象征。
洛阳人汉代就流行吃烧烤了
在博物馆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余件造型各异的青铜食具、陶制食具和粮仓等。在这些藏品中,一件出土于汉代墓的汉绿釉“烧烤炉”最为引人注目。据王天喜介绍,这件陶制藏品是从汉代富人墓出土的。笔者发现,这个迄今以来最早的烧烤炉,长20厘米,宽16.5厘米,高14厘米,外形与现代的烧烤炉差不多,下有四足,两端有把手,炉上架着两根“铁钎”,上面各穿了5只蝉,蝉眼、蝉翼虽经千年岁月腐蚀,仍清晰可辨。
王天喜说,按照民间传说,烧烤的起源与明代酷刑凌迟有关。他说,传说是否属实尚有待考证,但通过这件藏品,至少可以反映中国历史烧烤源远流长,烧烤早在汉代已普遍流行。
罕见的四层牡丹彩绘食盒
在老洛阳饮食博物馆第二展区食盒展区,展出了明清时期的食盒数十件,有雕花食盒、竹编食盒、馍筐、四层点心盒等,其中有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彩绘木制食盒引起了我们的好奇。
王天喜介绍,这件特大食盒盒长77厘米,宽33厘米,高93厘米,身重48公斤,琵琶提梁,周身乳丁共计448个,寓意着“事事发达”。在盒身的正反两面,绘有“国色牡丹图”和“杨六郎挂帅图”,虽然年代久远,色泽依然鲜亮。据说此盒已被河南省文物局认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面对我的好奇,王天喜津津有味地说:“在我国古代,‘圆为落,方为盒。食盒是旧事官府宅第盛放食物的常用器皿。古时的绅士名流,但凡出门访友、定亲拜寿或与至交把酒言欢,事先会准备一些肴食果品,作为助兴的下酒菜。这时,作为专门盛放食物酒菜的食盒便派上用场。”endprint
形制各异的斗和升
来到老洛阳饮食博物馆第三展厅,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斗升吸引着我的目光,这些斗升制作讲究,别具风采。老洛阳饮食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清代时期的官斗,这件物件长、宽均为34厘米,高为25厘米,正面书写有一个大大的“官”字。与之相比,紧挨着的民斗明显小了不少。还有一个民斗,有许多缝缝补补的明显补丁,似乎像是代代传承使用过的,显示出古人勤俭过日子的良好美德。
据王天喜介绍,斗,是我国历史上衡量粮食的度量衡,有官斗、民斗、市斗、商号、行号、官斛、官升等实物。其中,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另外,由于朝代不同,地域有别,斗的大小也有别。后来,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官府便统一制定了官斗。
磨盘竟做过嫁妆
在老洛阳饮食博物馆第四展区,展出了十多个款式不同的宋代石磨盘,其中在一件石磨盘的正面,镌刻有牡丹、童子各两个图样,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据王天喜讲,这是宋代时期女方出嫁的“嫁妆”,磨盘上的牡丹、童子图样,隐含着女方家期盼着自己的闺女嫁人后能够大富大贵、早生贵子。
除石磨盘外,第四展厅还展出其他一些石质饮食用具,以元代双猴耳莲瓣石臼最为精美。王天喜指着这件物品说,石臼是古人捣蒜泥、辣椒等调料的器具。从惟妙惟肖的石猴等雕工手法看出,古代石匠们娴熟的雕刻技艺和广博的饮食知识。
藏品与名吃在博物馆内激情交融
博物馆与饭店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王天喜却在两者之间“玩得”长袖善舞,游刃有余,硬是要将“强扭的瓜”做大做“甜”,硬是要让博物馆活起来,动起来,使之成为能看、能听、能吃的博物馆。
据王天喜介绍,能看,就是食客食府的走动中、就餐中,随时随地就能看到遍布于食府各个区域的展柜展品、身着唐代服饰“堂倌”的门厅迎客和各种古代食盒盛装的官府菜点,让你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又能直观地欣赏到芸芸众多的精美藏品,达到养眼善口、畅神悦情的享受。能听,就是在就餐时、参观时,你能听到堂倌上菜时那高昂沧桑的叫卖声,听到服务员像讲故事那样朗朗动听的讲解声,犹如饮下一杯美酒,令你心情飞悦,通神豁达。能吃,就是在参观历代官府老物件后,又能“如影随形”地品尝到老洛阳食府为您烹制的官府条子肉、红扒牛掌、井水燕菜、银条虾仁、金条银饼等官府文化大菜,享受到官府人家“当年”曾经享用的饕餮大宴。
王天喜说,博物馆“走进”食府,给彼此之间带来了相互借力的机遇。食府的地域名吃、官府菜点给来馆参观的宾客带来了品味美食、养眼善口、畅神悦情的莫大享受。而博物馆的伊尹铜像、饮食器皿、饮食民俗等文化“内存”,则弥补了食府文化内涵的不足,点缀了食府的文化亮点,烘托了食府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提升了老洛阳企业文化品牌的附加值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这些传世精美、款式多样、锈迹斑驳的藏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古人在饮食生活方面的聪慧和讲究,更让后人感受到中华饮食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也为老洛阳人敬畏文化、志存高远的前瞻视觉和远大抱负所折服。文明记忆,文化缩影,经过老洛阳人的重拾和梳理,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和璀璨耀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