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英语阅读在中学英语学习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近些年,在中考英语试题中,阅读不但在篇幅和分值上增加了,而且也开始以不同形式的题型出现。因此运用良好的英语阅读策略是学生能够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几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技巧,解决了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所面临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应战中考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应战策略;阅读方式;技能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96-03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它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而且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的影响。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我们展示对于知识的输出,还体现了我们在输入最大限量知识时所采取的技能与技巧。而在近年来的全国中考阅读理解试题中就体现出来,测验的目的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多样化。由此可见,中考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在阅读篇幅上有所加大,而且在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阅读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
1.花费的时间多,却不见效果: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知道阅读理解是他们拿主分的大好机会,于是花費了大量的时间在训练阅读理解上。可是训练下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正确率依旧那么低。
2.读不懂文章:很多同学为了能够在中考中多考几分,还是决定做一下阅读理解题,但在花了很长的时间之后,还是无法理解文章的大意。
3.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一看到大篇大篇的阅读理解就头疼,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够读懂文章或是有些学生读着读着就没有耐性了。
二、造成状况出现的原因
1.词汇量不足。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就不注意单词量的积累,所以到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会出现看到阅读理解就头疼,不想读或读不下去的情况了。所以,单词量的积累很重要。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质的飞跃。
2.深受语法结构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开始分析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否有宾语从句、定语从句或表语从句在里面,以及在句子中是否出现了我们学习过的重要短语和词汇,是否有新的短语与词汇需要注意。
3.缺乏技能与技巧的指导。很多学生认识到了阅读理解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做阅读理解题,但做下来的效果却不是很好,文章没有读懂,要么读到后面的段落忘记了前面的段落所讲述的内容。到最后选择出来的答案的正确率还很低。
4.与阅读教学中的练习不相符。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住文章的结构、重要的词汇和短语;在时间和速度上不给予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考试当中的阅读理解的阅读方式有很大的不一样。所以让学生在考试中有限的时间里,用平时的方式来完成大量的阅读理解,让学生感到很不适应。
三、应战阅读理解的策略
1.限时阅读。在一场考试中,我们被给予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规定的试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大脑里分配好完成每一道题的大概时间。尤其是阅读理解试题。限定的时间是可以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改变的。限时,并不是让学生少花时间在阅读理解试题上,为了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尽量在教师和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求了解大意,不求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都弄清楚,可跳跃式阅读,弄清楚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行了。
2.先看问题和选项。在考试当中,很多同学都急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题,于是一拿到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就马上埋头阅读文章的内容了。读到最后确不知道文章在说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在既定的时间内没有掌握住文章的大意。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章当中不会的词汇和句子画出来,并且要把每一个句子的句型分析出来,是定语从句、宾语从句还是状语从句。相信很多英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学习一些东西,于是大多都采取了这样的阅读理解课的教学模式。但如果我们把这样的英语阅读习惯放在考试当中,可能150分钟,只能够完成两篇阅读理解。这就有悖于应试教育的规则。对于备战中考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够改变这样的阅读理解习惯,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住文章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其实,我们只需要多添加一个小步骤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把我们之前的阅读理解的模式“看文章—选答案”变成“看问题和选项—看文章—选答案”。这个步骤节约了时间,最关键的是帮助我们提高了选择正确答案的机率。
3.略读。在不同的场合,采取的阅读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大部分的老师会指导学生采取细读的方式,既要掌握每一段的大意,又要掌握其中的句子结构、短语和词汇。可是在考试当中,我们依旧采取这样的阅读方式,可能我们掌握了文章的段落大意,也能够把句子的结构分析清楚,与此同时也了解了相关的短语和词汇。但是我们却丢了大部分的时间,完不成指定的阅读理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此时,我们应该改变我们做阅读理解的方式,即采取略读的方式。略读,即我们只需要大概地了解文章的意思,而不过多地去追究句子的结构或在文中涉及到了哪些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重要短语和单词。略读能够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了文章的大概意思。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可以运用在我们的考试当中,也可以运用在我们平时的课外阅读当中,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效率。
4.查读。很多同学在考试当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花了很长的时间,却读不懂一篇文章。甚至有的读懂了,可是在做题的时候又忘了具体的细节,所以又不得不再次阅读文章,这样在考试当中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在遇到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再来回顾一遍文章的话,那如果这篇阅读理解有五道题的话,就意味着我们要读五遍,以此类推的话,我想这场考试我们就只能够做这篇阅读理解了,哪怕最终的结果是全部正确。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就要我们联系前几个步骤了。我们在看文问题之后,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当我们在略读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应该为我们的查读埋下伏笔,当认为这个自然段和句子与我们所回答的问题有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它们画下来。当我们在选择问题答案的时候,发生有无法进行选择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时,我们就可以回到刚刚画了横线的部分进行再次阅读。这样我们既节约了时间也寻找到了我们需要的答案。
5.猜词。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可能每一个单词都认识,难免会出现几个我们不认识的单词。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有两种选择:其一,如果这个单词是和我们所做的阅读理解问题无关,只要不影响我们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事实上我们就可以不去管它;其二,如果这个单词与我们的阅读理解问题有关或是影响到我们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时,我们就要进行猜词了。准确的猜词能力是提高学生閱读速度的一个重要主成部分。美国著名的心理语言学家Kemeth Goodman说;“阅读是一种猜测性的游戏。”所以此时,我们的中考生应该运用猜词的技能与技巧,如:利用上下文内容进行归纳或推理,从构词法方面或利用同义词与反义词来猜词。但切记,在猜词的过程当中,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来猜词都一定不要脱离文章本身。
四、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文体的不同组织形式,即文章的结构与语篇的组织形式。阅读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文章体裁不同,其结构特点就会各异。因此,获取信息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去学习和了解文章的结构,以便更加准确、快速地定位我们要找的信息。掌握了文章的文体及其结构,为学生能够迅速地理解文章的大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处理好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然后是速度。“读得快,不理解等于未读,能够理解而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够。”因此,评价阅读能力的标准是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指阅读理解的精确度和深度,阅读速度则是衡量阅读的流利性的主要指标,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准确中要有速度,速度中要有准确。所以,在阅读课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之一。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是不够的,同时需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体裁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并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课外阅读300个单词的短文,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培养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的教学可以采用单项技能强化训练与多项技能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阅读中的薄弱环节,在针对性地设计或者选择一些阅读活动,专门就某一项阅读技能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非常重要,因为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阅读效率的高低。
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在中考的成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强化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总之,阅读是获得语言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阅读的技巧很多,只要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总能发现更多适合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严莉萍.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J].教育革新,2009,(06).
[2]国家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组.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如何教好新课程下的英语[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
[3]国家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组.最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指导——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指导[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
[4]贾冠杰.中学英语——交际教学活动大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编号:LPSYK0403071);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3ZC089)
作者简介:张丽芝(1984-),女,汉,安徽省砀山县人,大学本科,中教二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