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生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兴趣;知识;想象;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99—01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语文的意义。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同时语言活动又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见创新思维蕴含于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必须要夯实语言基础,以多读促思维。如,教师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可以把《红梅赞》的歌曲引进课堂,既创设相关的情境,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要注意知行结合,讲练并用,读演互动,营造氛围,这些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二、扩大知识面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知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毫无疑问,日益增多的知识积累必然给学生的思维发展以积极的影响。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根据语文教科书的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多读、熟读和精读,使学生通过阅读去理解、体验和感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的是直觉思维,而不是分析思维。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必须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问分数不问成长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激励性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再度创新,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展开想象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1.创造情境,展开想象。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以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中,全诗写的是山、水、帆、日这四个各有特色的景物。对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从诗人构造的情景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感悟,将天门山那“中间断开”、“相对矗立”的险峻姿态,楚江水奔腾而出,江水延伸与远方天日相交的浩瀚气势映入脑海,构成一幅雄伟奇丽、生机盎然的艺术画面,使学生闭目凝神,感受诗人那气势浩荡的胸襟和激昂炽热的情怀。
2.强化联想,提高积极性。分析课文时展开联想才能思考清楚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势的关系。修辞中的比喻、拟人等,实际上也是联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联系实际,教给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的思维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改革课堂结构,把过去认为是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堂,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一种是抓好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而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在成长中创新和发展。
四、加强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加强训练是创新思维的途径,因为知识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落实并转化为能力,思维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1.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灵感,诱发学生思索。2.注重创设质疑的情景。教师要善于制造一种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要加以支持和鼓励,给予点拨,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重视“教”与“学”的迁移。通过迁移训练能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是教会学生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归类和演绎等思维方法。二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广开思路。
总之,在训练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培植训练基点,架起训练支点,寻求训练的亮点,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