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思想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2014-12-16 16:25张宏文
2014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作用

张宏文

摘要:和谐理性的道德社会的建立,先秦儒家思想倡导的道德教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当下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德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先秦儒家思想因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批判的继承。

關键词:先秦儒家思想;思想教育;作用

先秦儒家思想,以孔、孟、荀为先导。孔子提出的“德治”思想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孟子的“德治”思想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并在《公孙丑上》中继续阐发这一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荀子则在孔、孟“德治”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礼治”,即“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正错之而莫之能诬也”。(《荀子·王霸》)。

先秦儒家孔、孟、荀理想的道德社会思想标准就是“德治”,“德治”是实现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统治者在此则要起到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不可否认,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已经具备一定的完善性、理论性与系统性,在儒家的“德治”思想理论体系中,已经包括了明确的目标、实现的途径,似乎只等着有一个贤明的君主来具体操作实践则可。但是,如果我们结合社会具体实践来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先秦儒家这一看似严谨的“德治”思想,存在着实践性的缺陷,很值得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认真反思。

首先,先秦儒家孔、孟、荀的“德治”理想,将“德治”放到了治理国家的很高标准层面。如果没有“德治”,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则根本无法实现,理想社会的建立,必须依靠“德治”思想的践行。可是,我们都知道,在任何一个社会,必要的法律规范必须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的秩序性,才能够确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理性社会的实现。其实,这一点,早在与儒家同时代的法家思想中早已有所体现。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就在《商君书·画策》中表述“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故善治者,使跖可信,而况伯夷乎?”商鞅认为,法治是可以将国民们培养成有道德水准的人的。其实,法治在中外历史实践中早已被证明是培养社会国民道德的有效方式与手段。由此可见,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其实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将“德治”作为根本的治国之道,同以德育教育培养国民思想道德素养,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存在。

其次,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教育对于民族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秦儒家孔、孟、荀的“德治”思想将“德育”置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甚至成为理想社会终极标准,成为社会好坏的根本评判标准。面对着社会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对立,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尽管也承认物质的追求,也倡导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但当物质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则要求大家以道德为先导,必要的时候放弃物质的追求。所谓“取义舍利”,是先秦儒家“德治”的根本思想要求。基于这样的思想,如果当时的统治者想要提高民族竞争力而在军事武装等方面进行投资,那么,必然会遭到儒家思想的大力反对与谴责。我们从战国时期的历史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儿。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纷争的历史时期,那是一个军事实力大比拼的混乱时代,可是,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孟子则提出对那些善于打仗、善于拓展疆土的用严刑进行惩罚。我们都知道,儒家孔孟思想在中华民族央央五千年的历史中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正因这样,在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重德轻罚”“取义舍利”“重本轻末”等观点,已经深入到民族骨髓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竞争力。

最后,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华民族封建社会法制化产生很大影响。一种制度的好坏,主要衡量标准有两个,其一是约束机制的完善有效性,其二是对国民积极性调动的有效性。可是显然,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关注的重点是后者。客观分析,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有点在于能够得民心,从而得民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国民、统治者进行必要的约束,一旦统治者不施惠于民甚至更为严重时,我们看孔子的主张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孟子的主张是:“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在孔、孟的思想观点中,根本就没有提出什么较为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很好地进行下去。正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这种缺乏制度化的保障,致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带有更大的随意性,有时,甚至还有着听天由命的思想,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化进程形成极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和谐理性的道德社会的建立,先秦儒家思想倡导的道德教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当下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德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将德育作为建设和谐理想社会的首要手段与标准。先秦儒家思想由于其较为片面地把道德作为人类道德培育、构建理想社会唯一的手段标准,从而形成了重道德轻其他诸如法律、科技、商业、军事等当面,这是很值得我们进行思想价值反思的一点。当然,先秦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瑰宝,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品鉴的闪光点,但我们应该在反思中继承。(作者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先秦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政治观,刘淑梅,中州学刊,2006/05,3,310.

[2]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权与伦理政治主体的自由,成云雷,社会科学辑刊,2006/05,129.

[3]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梁艳珍,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6,1,127.

[4]先秦儒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人本精神探析,罗源芳,黑龙江史志,2008/22,1,216.

[5]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权理念及其对近世社会的影响,唐北海;谈家胜池州师专学报,2005/06,1,143.

[6]“中国梦”文化精神的解读——基于先秦儒家思想的考察,朱莉,理论学刊,2014/05.

[7]先秦儒家思想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及现代价值,彭青霞;唐伟,学理论,2010/07,152.

[8]从先秦儒家思想管窥中华文明,张志君,美与时代,2007/09,78.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作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