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口导向战略的三个理论追问

2014-12-16 08:29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北京100091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顺差外汇储备分工

文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北京 1000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增长,2012年经济总量就已跃居全球第二,2013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是得益于“出口导向战略”。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内也面临产能过剩,于是有人建议应该继续以“扩大出口带动经济”。毫无疑问,国际贸易可以提升国民福利,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增长也的确贡献不凡,但问题是,对于一个大国而言,能否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出口来转移国内过剩,进而将“出口导向”作为长期战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对一个国家的出口动机进行追问,即出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国际贸易起因于国际分工,那么国家间的产业分工是如何形成的?

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进出口,进出口何以产生,这要从国际分工说起。研究国际分工,其实可以从研究企业内分工入手。在一个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为什么会分工?对此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作过解释,他以工人制针为例,提出了两个核心要点:一是分工能使劳动者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分工可以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用这两点来解释国际分工,道理也一样,不过斯密将其归结于国家间的绝对优势不同。所谓绝对优势,通俗地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优势。为何国家间要按绝对优势分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如果其他国家提供的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更便宜,那么与其我们自己生产它,还不如输出我们最擅长生产的商品,去跟外国交换。”他举例说,苏格兰可以在暖房中种植葡萄,酿造出上等的美酒,但它的成本要比国外贵30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一定要坚持自己生产葡萄酒,而禁止所有外国酒的进口,显然是愚蠢的。

不过按绝对优势分工有一个暗含的前提,即参与分工的各个国家都要各自具有强过别人的优势,可现实却并不是如此。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步斯密后尘,作了进一步拓展,他指出一个国家即便没有与他国比较的绝对优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李嘉图曾举过一个后来被广为流传的例子。假如10尺毛呢可换1桶葡萄酒,英国生产10尺毛呢需要100小时,酿造1桶葡萄酒需要120小时;而葡萄牙生产同量的毛呢与葡萄酒分别只需90、80小时。这样葡萄牙在两方面都占绝对优势,英国都处于劣势。即使这样,李嘉图认为也应该按两个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分工。如果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那它就能用80小时生产的葡萄酒换取自己用90小时才能生产的毛呢,节约劳动10小时;若英国只专门生产毛呢,则可用100小时生产的毛呢换取自己用120小时才能生产的葡萄酒,节约劳动20小时。可见一个国家即便不具有绝对优势,也应参与国际分工。

而今天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事实上也都与各个国家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关。比如美国在科技人才方面有绝对优势,所以它以发展IT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英国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银行业方面有相对优势,所以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德国在机器制造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所以重点发展制造业;日本对先进科技转化能力强,有这方面的相对优势,所以重点生产终端消费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因劳动力丰富而具有绝对优势,所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可见,只要国家间在产业发展禀赋上存在绝对或相对差异,就一定会形成国际分工。

二、既然国家间的禀赋差异决定了国际产业分工,那么如何才能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劳动者扬长避短,但一个国家要利用好自己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仅仅只有分工是不够的。在上面李嘉图的例子中,英国之所以能节约20小时的劳动,有一个前提不可或缺,那就是相互交换。试想一下,如果英国把10尺毛呢卖给了葡萄牙,却并没同时从葡萄牙买进1桶葡萄酒,那么很显然,英国也就谈不上节约劳动,分工的好处当然也无从分享。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要获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必须通过交换,一方面要把自己生产率高的产品卖给别人,另一方面要同时买进对方生产率高的产品。

其实这也与国内贸易的道理相若,一旦有了分工,就一定得有交换,没有交换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分工。比如你专织布而我专种粮,如果我们之间不能交换,分工就不可能形成,因为你不可能只穿衣服不吃饭,我也不可能只吃饭不穿衣服。而要进行交换,你要购买别人的商品,就得卖出自己的商品,若自己的商品不卖,也就无法购买别人的商品。从这个角度看,卖的目的就是为了买,即“为买而卖”。有人也许会问,现实生活中,很多商家卖了之后并没买,而是将换来的货币存进了银行,对于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从表面看,商家似乎并没有遵循“为买而卖”的原则,而实际上,商家选择储蓄是为了获取利息,但获取利息也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多地买。也就是说,储蓄只是购买的延迟,而非购买的放弃,商家即使储蓄也仍然没有背离“为卖而买”的初衷。由此推及到国际贸易,出口的目的也是为了进口。

为了进口而出口,这一点在早期的国际贸易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贸易形式多为物物交换。比如明朝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印度洋、非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输出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铁器,用以换回当地的珠宝、香料、药材、动物等奇珍异品。在这种易货贸易中,买与卖几乎同时发生,不可分割。但是当货币出现以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充当媒介,相比于物物交换,贸易的效率明显提高,可与此同时,买与卖的行为开始发生分离,换句话说,进口与出口不再完全同步,而可能会出现时滞。

进出口有时滞,这也意味着在某个时段内,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有可能出现顺差,也有可能出现逆差。根据传统的外汇储备理论,衡量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看能否满足三至六个月的进口额,因此通常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希望有一定的贸易顺差,以备不时之需。可事实上,有的国家即使持有了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还会继续扩大顺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因为该国家没有进口需求,而是想买却买不到。

比如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很想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但美国给这些技术的出口增加了很多限制。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国三次把中国单列出来,增加了几十个品种的对华出口限制,包括计算机、航空航天的民用技术、数控机床及多种零部件,这样的封锁使中国只能徒守着一堆外汇。2010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曾说,“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是红豆和飞机,但中国不可能长期坐着飞机吃红豆”。更为严重的是,顺差如果持续过大,就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对此后文将作专门分析。总而言之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一国存在顺差,都表明该国没有尽数分享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对于如何通过国际贸易来真正提升国民福利,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这样说过:“一个国家并不只是使资本增加就算得上富裕,而是在资本增加的同时,也使本国的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富足的时候才算富足。”[1]

三、既然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必须保持进出口平衡,那么扩外需如何能替代扩内需?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与进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中法贸易为例,中国向法国出口衬衣,并从法国进口空客A380,这样对中国而言,出口衬衣无疑是扩大外需,而对法国来讲,从中国进口衬衣是满足内需;同理,法国向中国出口飞机是扩大外需,而对中国来说,买进飞机则是满足内需。这样如果中法两国各自站在出口的角度看,都是扩大外需;而各自站在进口的角度看,又都是满足内需。可见国际贸易说到底,其实是国家间通过交换满足自己的内需,是一种需求的互换。

既然国际贸易是一种需求的互换,那么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就必须平衡。当然,国际贸易平衡并不是指两国之间的双边平衡,而是多边平衡。换句话说,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进出口总量平衡,而不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必须时时平衡。比如中国出口一亿美元纺织品到美国,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从美国进口一亿美元的等值商品,中国完全可以从世界上其他国家像英国、法国、德国等进口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样中国虽然对美国有一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对其他国家却有一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因此在贸易总量上,中国的进出口也是平衡的。实际上,那种主张双边贸易必须平衡的论调,不过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借口而已。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国家进出口保持平衡,那么扩大出口并不能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当然,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国家因为国内需求不足,便试图通过扩外需来替代扩内需。比如二战期间,美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工厂规模扩大了近50%,产品产量增长也超过了50%,巨大的制造业产能使战后的美国面临过剩危机。二战后美国为了转移过剩产能,从1947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对外援助的名义向欧洲各国大量输出工业品和原料。据统计,1950年、1951年美国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7%和7.7%,是战后经济增速最高的年份。不可否认,美国转移国内过剩主要依靠的是扩外需,但实际上,“马歇尔计划”如昙花一现,只持续了短短5年。从1952年起,美国就开始扩大从欧洲、亚洲国家的进口。这表明,用扩外需替代扩内需虽然可以减少国内库存,带动投资和就业,但只能在短期内奏效。

此外学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扩外需是为了转移过剩,其实这一观点并不成立。以我国为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贸易政策提出要鼓励出口。那这是因为国内经济出现过剩吗?显然不是,恰恰相反,当时朝鲜战争刚刚爆发,西方国家又对我国实行了全面封锁禁运,物质非常匮乏。尽管如此,时任总理周恩来在政务会上给新中国的贸易政策定了调,那就是“逐步扩大出口是为满足进口的需要,要优先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要服务于国内生产”。这就表明,出口不是因为国内有了剩余要转移,其最终目的是为增加进口,以便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坚持出口导向,持续处于顺差,不仅分享不到国际分工的利益,往往还要支付巨大的代价,这已经被全球贸易的实践所证明。首先,大规模外汇储备会造成资源闲置。外汇储备本质上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如果无法用来购买国外的商品、技术和服务,就无法改善国内居民的福利。从这个角度看,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守而不买,其机会成本很高。就像我国,近30多年来,外汇储备从不到2亿美元一路攀升,2008年就已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G7)的外汇储备总和(见表1、表2);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3.95万亿美元,占到了全世界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

表1 1978—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

与此同时,顺差导致外汇供给增加,很容易强化本币升值的预期。为了对冲过多的外汇,货币当局通常要增加本币的投放,随着大量本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国内就会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金融调控的难度也会加大。正如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洲时所说,“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变成中国的负担”。不仅如此,持有过多的外汇还可能因为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以我国为例,在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最高,达到了70%左右,因而美元汇率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对我国带来直接影响。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始终保持温和升值的态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元一度贬值,这就造成了近年来我国外汇资产不断缩水,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我国外汇损失已达几千亿美元。

表2 2012—2013年全球外汇储备国别 (地 区)排序(前十五名)

顺差过大还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一国顺差意味着别的国家逆差,为保持贸易平衡,逆差国就会想方设法保护本国产业。从历史上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黄金发展期,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美国的顺差。顺差使得日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认为巨额贸易逆差是日元低估造成的。于是在美国的压力下,美、日、英、德、法在1985年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开始了历时十年的大幅升值,继而导致日本经济遭受重创,不仅出口被沉重打击,大批企业破产,国民经济也一度出现负增长,在日本历史上,这段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而今天,我国因为顺差导致的贸易摩擦仍在升温。比如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其他国家为了抬高进口门槛,确立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质量技术标准和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标准,针对我国出口设置了重重障碍。近年来,因为持续贸易顺差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特保”立案调查的数量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一味追求产品出口还导致国内资源过度开发和消耗,对国内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质量恶化。无须讳言,长期扩大出口无疑是一种资源对外净输出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

通过分析,本文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贸易起因于国际分工,而出口的目的在于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而并非转移国内过剩;第二,一个国家要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就必须保持进出口平衡;第三,进出口是国家间的需求互换,若进出口平衡,则扩外需不可能替代扩内需;第四,短期内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助推经济高增长,但不可长期依赖。

[1]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77:45.

猜你喜欢
顺差外汇储备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黄金和外汇储备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黄金和外汇储备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