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习护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观察

2014-12-16 08:23张亚楠
护理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护理部专科评价

张亚楠,李 荣

随着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及护理教育的发展,对临床护理带教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护理教育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护理管理及教育的发展转变,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护生分层次实习管理方法,探讨分层次教学对临床护理实习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226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公办学校全日制中专、专科、本科护理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分层次带教组)和对照组(常规带教组)各113人。观察组:男6人,女107人;年龄17岁~25岁(21.5岁±2.0岁);中专27人,专科36人,本科50人。对照组:男5人,女108人;年龄17岁~26岁(21.3岁±2.1岁);中专28人,专科35人,本科50人;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及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1.2.1.1 实习日程安排 实习前1周进行实习岗前教育培训,其内容包括介绍医院概况、带教模式、教学老师的分级要求等。护生考核管理细则;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合理安排儿科、手术室、内科、外科全员轮转,大科4周,小科1周~2周;本科护生除轮转临床护理单元外,还需要到护理部轮转1周~2周,实习护理管理。

1.2.1.2 人员合理分组分层(学历、成绩、学校) 将观察组护生113人随机分为10组,每组本科、专科、中专护生比例为5∶3∶4,设置大组长2名(由本科护生担任),每组实习小组长1名(在专科、本科护生中竞选产生)锻炼护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实习大组长职责:及时、准确地向全体护生传达护理部规定及精神;定时召开小组会议,向护理部汇报护生反馈情况;熟悉护生职责,对请假、旷工及不到岗等情况统计备案。按时收缴及反馈实习感想,并整理备案;准确记录开会要点及内容;每月护生例会前整理会议内容及反馈情况并交护理部备案;实习小组长职责:按规定时间收转实习鉴定,及时收缴实习感想;负责收集组内成员实习过程中的需求及建议(排班要求、请假、讲课、查房等建议);负责带教老师评价意见收集;及时通知会议时间及地点,通知到个人;通知组员参加科室内组织的学习及会议;遇事及时向大组长及老师反馈。

1.2.1.3 带教要求 根据学历、职称、带教的能力选择带教老师。中专层次护生在实习中重点强化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理论基础知识、护理程序、人际交流技沟通能力。专科层次护生在达到中专实习基础上,掌握整体护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或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能力;本科层次护生在达到专科实习要求基础上,重点培养综合应用管理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

1.2.1.4 三级带教管理 构建三级带教管理体系[1],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护理部 (1级教学管理):对反馈信息进行总结,规划改进指导方针;片区总带教(2级教学管理):对下级反映的信息进行初步处理,给出意见和处理方法,并进行月总结反馈给护理部;护理单元总带教(3级教学管理):将护生带教出现的问题及效果向上一级反映。纳入标准:1级教学管理者,应从事临床护理管理≥10年,副高级职称以上,本科学历;2级教学管理者,应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中级职称以上,有管理经历,本科学历;3级教学管理者,应从事临床护理>16年,护师职称以上,本科学历。

1.2.1.5 层层质控体系 临床带教老师—病区总带教老师—病区护士长—科总带教—科护士长—护理部教学干事—主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组成的管理体系,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层层质控。

1.2.1.6 科室带教流程 由病区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负责周五排出下周班→周一对新转入全体护生行岗前调整→交班后介绍由病区带教负责人介绍周围环境、设施和布局→简单介绍本专科特点及实习注意事项→分配带教老师,明确各班职责→熟悉常规及专科护理→按授课计划安排讲课→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召开护生座谈会→与各带教老师进行信息反馈,填写护生实习鉴定→带教老师在实习最后一天填写→护士长填带教意见→周一转科。

1.2.2 对照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常规分组,轮转科室,每名护生由1名固定的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跟随其同班次工作,即灌注式教授法。对照组在带教老师、轮转科室及科室带教流程上与观察组相同。

1.2.3 效果评价

1.2.3.1 综合能力考核 实习结束,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及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

1.2.3.2 双向教学评估 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内容包括理论联系实践、思维与分析、操作技能、沟通协调、健康教育能力。②护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内容包括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评分标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分“非常满意”为5分,“比较满意”为4分,“满意”为3分,“不满意”为2分,“极不满意”为1分。发放226份,回收222份,有效回收率为98.23%;

1.2.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均经Excel表格整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考核评价(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 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 分

组别 人数 理论成绩 基础护理操作成绩 专科护理操作成绩 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 111 86.03±2.23 89.26±4.21 93.65±3.17 90.62±2.86对照组 111 81.74±2.75 79.91±3.78 86.63±3.09 85.31±3.17 t值 4.132 6.729 4.965 3.056 P<0.01 <0.01 <0.01 <0.01

2.2 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两组护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自身素质 理论水平 技术水平 教学态度 教学方法 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观察组 111 4.53±0.78 4.64±0.62 4.59±0.63 4.82±0.594.67±0.71 4.42±0.83对照组 111 3.75±0.64 4.04±0.62 4.25±0.56 4.15±0.36 4.26±0.59 3.89±0.79 t值 6.23 7.26 5.92 4.26 4.19 4.67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表3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s)分

表3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s)分

组别 人次 理论联系实践 思维与分析 操作技能 沟通协调 健康教育能力 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观察组 111 4.46±0.87 4.59±0.65 4.42±0.91 4.36±0.764.29±0.65 4.89±0.76对照组 111 3.98±0.96 4.12±0.89 4.09±0.81 4.26±0.69 3.75±0.64 4.12±0.87 t值 6.06 7.32 6.28 5.32 9.51 5.07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2]。科学的临床带教方法对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传统的带教方式,各个层次护生(中专、专科、本科)无差异,轮科安排且带教计划无差异(讲课、教学查房、出科考试等方面)[4]。忽略了不同层次护生在知识、学历及年龄上的差异,忽略了他们在理论知识掌握上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培养目标及实习计划的要求不同,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护生的实习需求,未因材施教。

带教老师是护生效仿的榜样,是护生进入护理角色的指引者,也是护生开始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启蒙者,教师的言行举止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应[5]。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中,带教老师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有限,且带教层次混乱,分工不明确。实施分层次带教后,对各层次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全员参与教学并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使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增强,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护生的需求,带教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6],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

分层次带教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强调以护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带教方法,使临床带教工作更加的系统化、规范化、整体化,从而使责任更加明确,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7,8]。表1显示,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考核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通过各级教学人员严格的层层质控及教学效果双向评价,保证了教学计划的落实,及时收集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反馈信息,带教老师能发现带教中的不足,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能及时调整带教方法,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计划;护生能更好地了解自身优势和自己实习中的不足,能接受合理化的建议,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临床实习中清楚了解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表2及表3显示两组护生双向教学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临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适应了护理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临床带教的质量,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及带教老师双向教学评估的满意度高,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以推广应用。

[1] 宋泳红,刘伦,莫玉琼,等.构建护理临床实习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76.

[2] 夏梅,徐义,张世琼.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72-73.

[3] 王雪芬.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观察,2011,8(8):1012.

[4] 杨俊华,晏娟.临床护生分层次带教与建立护生职业规划理念的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78.

[5] 马晓华.如何做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3):62-63.

[6] 吴荣,杨妲,谷敏,等.分层次教学模式结合护理量化表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8B):2097.

[7] 李涛,窦艳玲.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本科护生分层带教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10C):2870.

[8] 李玉美.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及评价[J].当代护士,2009(10):96-98.

猜你喜欢
护理部专科评价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