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凤
摘 要:人格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人格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及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格教育;问题
一、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各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各国基本上放在第一位的都是“人的发展”。如今,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这是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培养健全的人格”已在我国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这为语文教学目的指明了方向,强调“教文”“育人”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双重目的,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以说脱离了人格教育而进行纯粹的传授知识的语文教学,等同于舍本逐末。只有有效地渗入了人格教育的语文教学,才算得上有效的语文教学,才称得上真正的教育教学。
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缺失
1.从教学目标看,人格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体现这一点,也没有将这一点纳入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之中。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例。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为重点整体感知,端摩语言。为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挖掘文章中某些句子的言外之意。这些教学目标只是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基本能力就够了,虽然也涉及到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渗透了少许思想道德教育。但在教学目标中,人格教育内容和目标却没有得到体现,这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这一重大教学任务。
2.从教学过程看,“重讲授,轻体验”仍占主导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有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老师便是课堂的主体;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学生便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动态化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们可以相互转换,因此课堂的主体和客体也是可以不断变换的。所以,在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应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更具活力,更具挑战性,才能让师生共同成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上,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学生出来成为主体,没有学生出来主导一下,那不成了误人子弟了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能让学生成为主体,指出老师的错误,这样既可以纠正老师的错误,又不误了学生,并且会让这位老师以后永不再犯这个错误,那不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吗?在课堂上,如果不让让学生自己用心去体悟,不给学生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的机会,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其课堂效果也一定是不理想的。这种讲课方式,最终会导致学生岁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意上,那我们的教师又如何借助语文教学来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呢?
3.从教学内容看,缺乏学生的情感参与。
语文教学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师课堂的讲解过程中被肢解得体无完肤。无论是哪一篇文章都逃脱不了“时代背景一段落大意一中心思想一写作特点”的片断,原本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于一体的语文课堂陆然变得索然无味了,语文科的教学最终也演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训练课。这样的情形在今天依旧存在,正如许多学生所说,新教材发下来时,最喜欢看的就是语文书,但是上课最没有劲的就是语文课了。本该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何时在学生幵来变得无趣无味了。
4.从课程设置看,语文活动课程并未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幵,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课程也相应编定出来,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都被安排在课堂教学计划之中。开设这些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带来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仍然巨大,素质教育的实施仍然无法真正展开。
以我校高中部为例:高一学年,语文课时每周五节,平均每天一节,但每节课都是讲授课文的内容,从来没有哪一位语文老师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一节语文活动课。偶尔上一节语文活动课也只能利用课外的时间。到了高二,分了文科班和理科班。文科班的课程设置就以文科高考科目为主,其他文化科目的节数相应减少,只是为了应对会考而设置。同样,理科班的课程设置就以理科高考科目为主,其他文化科目的节数也相应减少,也是为了应对会考而设置。应对会考的科目,除了上课的节数明显有所减少,其授课内容也只以会考的难度而设置,对这些科的讲授完全屈于应付会考。除了这些文化课之外,体育课继续保留一周两节,增设了美术课,同样是一周才一节,但是却取而代之了音乐课,音乐课取消了。高二语文课的设置,由每周五节变为六节,只是增加了一节文化课而已,每节课的内容仍然只是讲授教材内容,语文活动课更是少之又少。到了高三,文科班只设置高考的五门文科科目,理科班只设置高考的五门理科科目。其他科目一概取消。语文活动课变得有名无实了。在我们学校就读的学生高中阶段三年下来,校本课总共上过两次,活动课一次都没有,完全阅读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学生人数不足20%。难怪老师们感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样一来,语文活动课、校本课、选修课等为素质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在对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功效变得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季爱民,季晓宁.试析蔡元培完全人格之教育思想[J].教育探索,2009(7).
[2]陈雪茜.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