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2014-12-15 09:45姬长存崔瑶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姬长存 崔瑶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和早期发现,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 对本院2013年1~6月收集的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本院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7.5%;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64例,占66.7%;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为多见,为46例,占47.9%;涉及受损系统以及临床表现中皮肤损伤最常见,为31例,占32.3%。 结论 掌握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针对特殊用药患者,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尽量减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c)-013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in our hospital,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early detection on these adverse drug reaction,to ensure maximum medication safety in patient. Methods 96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96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 patients more than 60 years old was highest,accounted for 37.5%;in route of administration,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were 64 cases,accounted for 66.7%;antibacterial drugs induc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the most common,there were 46 cases,accounted for 47.9%;in damaged system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skin injury was the most common,there were 31 cases,accounted for 32.3%. Conclusion Master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occurred in our hospital,in view of the special medica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reduce th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adverse drug reaction,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s;Analysis report;Rational drug use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药品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能够避免[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应用药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不合理用药现象日趋严重,药品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矛盾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加强药品的趋利避害,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于2011年7月1日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本院从2004年根据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临床药师负责对临床一线提供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分析结果反馈到临床一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于2013年1~6月收集到的门诊与病房96例有效药品不良反应报表。

1.2 调查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损害器官、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

3 讨论

3.1 年龄与药品不良反应

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最小0岁,最大86岁,60岁以上年龄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率占总数的37.5%,说明>60岁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肾脏的排泄功能、肝脏的代谢功能及血浆蛋白含量都不同程度降低,导致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而耐受性普遍下降[2];另一方面,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比较差,据统计老年人不遵医嘱用药的可达60%[3],其中包括与医生的合作,饮食的控制,用药的时间间隔,停药和加用其他药物,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的固执,记忆力减退,对药物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忽视规定用药的重要性等,为此,对老年人用药宜少,尽量避免合并用药,疗程要简化,用药方法要详细嘱咐等。由于未成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容易导致药物蓄积而发生不良反应。

3.2 给药途径与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注射引起的有64例,占66.7%。在所有的给药途径中是最高的。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占比较高,原因有:①它在给药途径中所占比重较大。另外,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显现得比较快,会比其他不良反应能更及时地得到上报。而患者口服药物,不良反应有滞后效应,不良反应事件数据一般得不到及时上报抑或漏报。②由于静脉滴注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发挥药理作用快的同时及不良反应出现的也比较快[4]。③静脉滴注的药品在配制过程中,有难以避免的微小纳米颗粒存在,会造成血管栓塞和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药品在光线下会分解加快,产生有害物质等这些都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5]。因此,根据卫生计生委的要求,我们力争做到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不静脉滴注[6]。endprint

3.3 药品种类与不良反应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有46例,占47.9%,远高于其他系统的药物,有以下4种原因:①抗菌药物滥用,目前,不少临床医生把抗菌药物作为常规应用药物,长期医嘱开到出院,无形之中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7]。②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剂量也在不断增加,级别在不断升高。用药前没有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以及药敏试验而直接根据主观判断随意选择抗菌药物,在开始治疗时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点制订合理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一旦出现感染等症状而是盲目地应用大剂量、高级别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随之增加[8]。③相对于其他系统的药物,抗菌药物更易引起变态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为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致[9]。几乎所有类型的变态反应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都可发生。④由于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能杀灭体内敏感的细菌,耐药的菌株得以繁殖引起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这类感染因耐药而很难控制,且有较高的死亡率。根据理论,抗肿瘤药物以及血液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反映在该报告数据中却仅有4.2%和2.1%,分析原因为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耐受性要好些,且不易发现,漏报率高[10]。

3.4不良反应损害的临床表现

96例药品不良反应引起损害症状以皮肤损害最常见,有31例,占32.3%,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以荨麻疹为主,可能是由于荨麻疹易发生在躯干四肢易于观察,易于描述,且发生时间与用药相关性强,容易被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上报。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①解热镇痛药,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制剂为常见;②磺胺类,以长效磺胺为多;③安眠镇静药,以巴比妥类较多;④抗生素类,其中以青霉素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药物,尤其是抗感冒药物中的复方制剂,常常含有以上几类药的某种成分,因不被注意而引起严重的变态反应。以上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用量大的药物,摄入药物的机会越多,产生药物过敏的可能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也不难理解。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药疹的发生上有一定意义。国内有报告药疹中约37.5%有过敏性疾病史(如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18.18%有家族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有过敏性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2~3倍[11]。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

[2] 孙燕.我院2012年144例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72-173.

[3] 徐淑云.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

[4] 范明霞,段露清.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131-133.

[5] 刘洪妹,苏成程.我院2007~2010年5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3):53-54.

[6] 林建华,郭涛.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6):415-417.

[7] 刘杰,黄觉和.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57.

[8] 彭晓燕,姚冰,潘洁.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146-149.

[9] 张爱琴,白玉国,刘翎.我院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17.

[10] 罗存梅.我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3):207-208.

[11]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56.

(收稿日期:2014-08-07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3.3 药品种类与不良反应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有46例,占47.9%,远高于其他系统的药物,有以下4种原因:①抗菌药物滥用,目前,不少临床医生把抗菌药物作为常规应用药物,长期医嘱开到出院,无形之中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7]。②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剂量也在不断增加,级别在不断升高。用药前没有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以及药敏试验而直接根据主观判断随意选择抗菌药物,在开始治疗时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点制订合理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一旦出现感染等症状而是盲目地应用大剂量、高级别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随之增加[8]。③相对于其他系统的药物,抗菌药物更易引起变态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为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致[9]。几乎所有类型的变态反应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都可发生。④由于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能杀灭体内敏感的细菌,耐药的菌株得以繁殖引起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这类感染因耐药而很难控制,且有较高的死亡率。根据理论,抗肿瘤药物以及血液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反映在该报告数据中却仅有4.2%和2.1%,分析原因为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耐受性要好些,且不易发现,漏报率高[10]。

3.4不良反应损害的临床表现

96例药品不良反应引起损害症状以皮肤损害最常见,有31例,占32.3%,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以荨麻疹为主,可能是由于荨麻疹易发生在躯干四肢易于观察,易于描述,且发生时间与用药相关性强,容易被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上报。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①解热镇痛药,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制剂为常见;②磺胺类,以长效磺胺为多;③安眠镇静药,以巴比妥类较多;④抗生素类,其中以青霉素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药物,尤其是抗感冒药物中的复方制剂,常常含有以上几类药的某种成分,因不被注意而引起严重的变态反应。以上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用量大的药物,摄入药物的机会越多,产生药物过敏的可能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也不难理解。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药疹的发生上有一定意义。国内有报告药疹中约37.5%有过敏性疾病史(如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18.18%有家族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有过敏性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2~3倍[11]。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

[2] 孙燕.我院2012年144例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72-173.

[3] 徐淑云.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

[4] 范明霞,段露清.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131-133.

[5] 刘洪妹,苏成程.我院2007~2010年5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3):53-54.

[6] 林建华,郭涛.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6):415-417.

[7] 刘杰,黄觉和.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57.

[8] 彭晓燕,姚冰,潘洁.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146-149.

[9] 张爱琴,白玉国,刘翎.我院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17.

[10] 罗存梅.我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3):207-208.

[11]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56.

(收稿日期:2014-08-07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3.3 药品种类与不良反应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9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有46例,占47.9%,远高于其他系统的药物,有以下4种原因:①抗菌药物滥用,目前,不少临床医生把抗菌药物作为常规应用药物,长期医嘱开到出院,无形之中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7]。②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剂量也在不断增加,级别在不断升高。用药前没有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以及药敏试验而直接根据主观判断随意选择抗菌药物,在开始治疗时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点制订合理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一旦出现感染等症状而是盲目地应用大剂量、高级别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随之增加[8]。③相对于其他系统的药物,抗菌药物更易引起变态反应,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为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致[9]。几乎所有类型的变态反应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都可发生。④由于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能杀灭体内敏感的细菌,耐药的菌株得以繁殖引起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这类感染因耐药而很难控制,且有较高的死亡率。根据理论,抗肿瘤药物以及血液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反映在该报告数据中却仅有4.2%和2.1%,分析原因为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耐受性要好些,且不易发现,漏报率高[10]。

3.4不良反应损害的临床表现

96例药品不良反应引起损害症状以皮肤损害最常见,有31例,占32.3%,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以荨麻疹为主,可能是由于荨麻疹易发生在躯干四肢易于观察,易于描述,且发生时间与用药相关性强,容易被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上报。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①解热镇痛药,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制剂为常见;②磺胺类,以长效磺胺为多;③安眠镇静药,以巴比妥类较多;④抗生素类,其中以青霉素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药物,尤其是抗感冒药物中的复方制剂,常常含有以上几类药的某种成分,因不被注意而引起严重的变态反应。以上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用量大的药物,摄入药物的机会越多,产生药物过敏的可能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也不难理解。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药疹的发生上有一定意义。国内有报告药疹中约37.5%有过敏性疾病史(如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18.18%有家族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有过敏性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2~3倍[11]。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

[2] 孙燕.我院2012年144例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72-173.

[3] 徐淑云.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

[4] 范明霞,段露清.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131-133.

[5] 刘洪妹,苏成程.我院2007~2010年5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3):53-54.

[6] 林建华,郭涛.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6):415-417.

[7] 刘杰,黄觉和.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57.

[8] 彭晓燕,姚冰,潘洁.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146-149.

[9] 张爱琴,白玉国,刘翎.我院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17.

[10] 罗存梅.我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3):207-208.

[11]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56.

(收稿日期:2014-08-07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应用PDCA循环促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效果分析
应用PDCA循环促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效果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