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华
摘要:系统阅读是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是非线性的综合性阅读,把系统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其要素的分析和回归,实现“部分相加大于整体”的目标。笔者以系统阅读作为切入点,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阅读;“四基”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7-1
一、深刻理解算法,提高计算正确率,实现数学“双基”向“四基”的完美过渡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多年形成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是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算理的含义,而且能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算理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案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上第68~69页“小数乘法”的教学
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粗略地懂得了小数乘法的算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算理的含义,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的:
(1)观察第68页例1的图,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发现隐藏在图文背后的信息吗?请把从例题图中读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一下。
(2)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仔细阅读数学教材,看看书上都提了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先在练习本上试试看。
……
从“双基”到“四基”是多维数学教育目标的要求。系统阅读让学生悟出了用竖式计算时的算理,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从而使数学阅读促进了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和深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实现了数学“双基”向数学“四基”的完美过渡。
二、明确概念内涵,拓展概念外延,寻找数学“四基”联动的催化剂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诉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这样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系统阅读,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样学生学习概念时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能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概念,理解概念。因为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往往是显性的,而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通常是隐性的。因此,数学“四基”联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案例二: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60~61页“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
教学伊始,我先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猴王的聪明之处”。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模糊的统一。接下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的:
(1)阅读第60页的例1,你有什么重要发现?为什么后面三个分数可以用等号连接?这与“猴王分桃”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2)阅读第60页例2,你会照书上的样子折一折、涂一涂,并用分数写一写吗?观察自己写的几个分数,这几个分数也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吗?为什么?
(3)观察12=24=36和12=48=816两组等式,你能发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
系统阅读,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获取新知的过程:通过看一看、填一填、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他们自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点以及用途;通过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探寻分数基本性质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进而拓展了概念的外延。系统阅读是使数学“四基”联动的催化剂。
三、明白对错成因,找出问题症结,完善数学“四基”联动的强力胶
在辨误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判断对或错是不够的。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明白对或错的成因,找出问题的症结,而且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纠错,是完善数学“四基”联动的强力胶。
案例三:一道有关圆的判断题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10分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314平方米。()
(1)学生初读数学材料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进行系统阅读:
①要求圆面积,必须知道圆半径,这个10分米与圆半径有什么关系呢?
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与圆又怎样的关系?
③这道题有几处错误?最核心的错误是什么?
(3)错误成因分析:
①读题不认真,没有发现单位的变化;
②没有弄懂题意,不会分析,不明白圆的半径是多少;
③不会阅读,没有搞清楚组成上面数学材料的各元素之间的关联。
(4)问题症结探寻:
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时候,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是死记硬背圆面积计算公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亲自动手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并沿半径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学生亲身经历了把圆转化为长方形的体验活动,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数学教材,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这时学生就会各抒己见。
系统阅读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得书本知识、总结思想方法、学会数学表达。系统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它是一种整体观的阅读,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