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外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2014-12-10 11:45吕永乐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价值观道德

◎ 文/吕永乐

探析国外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 文/吕永乐

现代社会,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方法存在差异,世界各国在实践中采用的道德教育模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但各国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视和经验,对我国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美国德育状况及特点

1.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是德育的首要目标

美国极力宣扬“美国精神”,强调培养具有“强烈国家忠诚感”的美国人,让学生有民族精神,以“当一名美国人自豪”。同时,注重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公共环境对学生进行隐性德育渗透。如通过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开展爱国教育。通过电视、广播、电影、报刊、杂志和宗教等多种形式宣传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支柱与道德追求,青少年在无形中接受了道德教育。

2.理论上的多学科整合是德育成效显著的关键

美国道德教育效果较好,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重视道德教育的学科化研究。美国哈佛大学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前主任理查·哈什指出,“随着民主生活的多元化,人们在道德教育上的努力,对道德教育的审视也应该是多元的”。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变化产生的结果是,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手段、德育效果等方面从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法学等不同学科来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

3.校内外实践是德育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

美国学校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这种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还培养了其好奇心、探索热情及自主、自尊、公平竞争和爱国爱校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达到了德育目的。这显然是美国大学在“行”上下的功夫。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成功的前提

美国教育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老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则,青少年都允许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如何进行选择。同时,美国道德教育倾力关注教育主体性,主要包括2方面:一是政府和行政对道德教育不横加干涉,实现道德自由,学校德育根据科学研究的要求进行;二是在德育中以引导激发为主,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自由。

德国德育状况及特点

1.采用体验法教育

德国中小学德育是全方位的德育,课堂教学主要打好各种理论基础,使学生系统了解各种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并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课堂外,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采用“体验法”,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多参与德育的实践活动,将德育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德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从法律角度对中小学生从事体力劳动进行规定,其目的就是通过切身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

2.重视培养青少年人格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德意志精神”,着力培养人的尊严、助人为乐、社会责任感、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德国历史、德国地理、宗教等课程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设立相应的道德教育机构

如设立“异父母家庭急救学校”,帮助偏离正常生活的孩子;开设“少年刑事诉讼法协理”,帮助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德育队伍由兼职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神学学者构成,从总体上看,素质较高,知识结构较为合理,人员也比较稳定。

新加坡德育状况及特点

1.培育共同的价值观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为此,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5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植,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好公民课”、“新公民学”等课程,倡导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据调查,绝大多数新加坡青年愿意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2.以法律规范道德行为

新加坡是个法制国家,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约束人们遵守必要的道德规范。如新加坡政府认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这些“小事”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一旦道德体系崩溃,其他领域就无从谈起,经济的发展也就偏离了本义。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新加坡的教育支出在政府行政总支出中占很大的比例,通过采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策略,凝聚各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大环境。

其它国家的典型做法

1.英国

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培育青少年对本国制度的认同。目前英国学校教育中,既开设了与德育内容直接相关的公民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宗教教育,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各学科之中,通过学生的校外活动等进行德育引导,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2.俄罗斯

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场所建设,各市、州、区建立大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等。2003年,俄联邦政府共投资32亿卢布用于建设468个新的教育设施,大大强化了联邦政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同时,学校德育内容和目标也一直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包括历史、文学、外语、体育、艺术、生物、天文学、解剖学等。

3.韩国

作为一个以儒、佛思想为主要道德理念的国家,韩国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根本。其道德课的两大目标是人性教育与民主市民教育。道德教育内容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同时将国际合作的价值观和全球化意识融入道德课中。

4.日本

日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视德育为日本兴亡的关键。积极利用社区的教育力量,探索将学校与社会教育设施有效整合的方法。同时,日本近80%的学校都建有心理咨询机构,目的是侧重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及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外德育成功经验的共同点

1.开放式教育

德育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发挥青少年作为德育主体的角色,使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最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综合式教育

采取多种方法,运用不同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方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既注重理论教授,又注重实践体会,使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和服务中切身体会道德的力量和价值。

4.灌输式与渗透式相结合

通过各种显性教育方式重视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培养;通过无意识教育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

(作者单位:中共鹤山市委党校)

编辑:王慧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价值观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