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社建的关键:党组织自身和谐问题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2014-12-09 09:13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江阴市党组织党员

王 锋

(中共江阴市委党校 江苏 江阴 214431)

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党。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的领导力量,拥有最多的权力与政策资源。另一方面还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庞大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能力。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社区党组织,“组织着党员,联系着群众,整合着社会,支撑着政府,从而把个体、社会和政府的基本关系时刻保持在富有弹性的有序状态”。实践证明,只有以党建带动社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社区的和谐发展。

以党建带动社建,推动城乡社区和谐发展,关键在于社区党组织自身和谐的实现。只有党组织实现和谐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为社区和谐做好示范引领和组织保障。而党组织的和谐,首先在于它与社会结构的和谐。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适时调整其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保持其对社会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其次,在于其组织内部的和谐。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保持党员对党组织的高度忠诚,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后,在于它与群众关系的和谐。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居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以服务凝聚群众、赢得社会。

基于上述理念,江苏省江阴市以党建工作统领和谐社区建设,在党建组织体系、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和党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在探索中谋求特色,在创新中彰显魅力,初步形成了具有江阴特色的社区党建新模式。

一、构建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社区空间的全覆盖

江阴市根据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设置方式,构建了“两纵两横”的社区党建组织体系,消除了社区党建的空白点,实现了从“有盲点”到“全覆盖”的转变;构建了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社区党建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使社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嵌入了社区经济社会结构之中,实现了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一)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构建网格化组织体系

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社区新空间的全覆盖,就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结构,积极探索新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从而使党的基层组织不但能扎根于新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能够在其中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实现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有效互动。

江阴市积极因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原则,初步构建了“两纵两横”的网格化党组织体系。“两纵”即:形成了以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乡镇(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总)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市、镇(街道)、社区三级组织体系;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网格化的党组织新架构和“村党(委、总)支部——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五位一体的党建新体系。“两横”即:形成了市级机关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农村社区党组织与城市红旗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党建协调体系;形成了农村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和“两新组织”联动互帮、联动互促、联动互助的村居联建、村企联建联动体系。

“两纵两横”的社区党组织体系,一方面初步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的有效契合,消除了党建空白点;另一方面有效推动了社区建设从单打型向抱团型转变,实现了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和谐统一,是一项具有江阴特色的基层党建创新之举。

(二)创新社区党组织运行模式,打造规范化管理体系

“两纵两横”的社区党组织体系保证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但这种覆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形覆盖”,如何让社区党组织与社会结构更契合,运作更顺畅,让“有形覆盖”真正变成“有效覆盖”,让党的建设与社区建设、党员和群众互动沟通更加紧密?江阴市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打造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创造性地将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社区党建工作,建立社区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流程和科学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验证评价体系,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实效。

1.在党建体系中导入了“产品”与“顾客”两个概念。通过ISO 9000 族标准重新审视党建工作,赋予其崭新的含义,即把“产品”定义为“党建过程的结果”,将“顾客”定义为“上级党组织、所在社会基层组织的人员、普通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份子和居民群众”,强调“党建过程的结果”必须满足“上级党组织、所在社会基层组织的人员、普通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份子和居民群众”的要求。由此确立了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思想基础,为走出党建工作自我循环的封闭状态、增强党建工作服务工作对象的观念、激活党建工作的质量管理意识、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提供了原动力。

2.在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中引入目标管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目标管理,可以实现党建工作的细化量化。江阴市将党建目标体系及其考核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作为重点,层层分解党建质量目标,使其转化为党建工作指标,纵向上一贯到底、横向上舒展到边、要素分解上充分量化。

3.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过程管理。在推行社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党建工作内容进行识别并整合成十大过程。即: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自身建设控制、决策控制、领导和支持群众组织工作控制、追求卓越控制、内部审核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控制和预防措施控制,并对每一过程选择控制点。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管理,对每一项党建工作或活动过程进行“PDCA”(P 为策划、D 为实施、C 为检查、A 为改进)闭环控制,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持续改进,让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逐步由“柔”变“刚”。通过开展党(总)支部特色工作、质量一体化管理、党员创星和社区创星等活动,与组织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克服自我循环,从而融入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

PDCA 循环图

二、构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为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制度保障

江阴市通过推行社区党员履责积分制、社区党员提案制、党内关爱机制,着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特色化,为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有效解决了新形势下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推行社区党员履责积分值,实现党员教育定量化

针对社区党员日常管理中“学习难组织、考核难量化、成效难体现”的问题,江阴市创新党员日常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社区党员履责积分制,以“一证(党员履责证)、一卡(党性积分卡)、一册(党员考评册)”为载体,着力构建量化推进体系,对党员履责实行百分量化考核;同时,将评优与惩戒相结合,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建立奖惩问责机制,进行评星定级。对评出的98%以上的三星、四星、五星级党员,通过党员大会给予表彰奖励,切实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对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不享受党内关爱各项组织照顾,由各党(总)支部负责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二)实施社区党员提案制,实现党员“参政”常态化

与社区党员履责积分值相结合,江阴市探索推行了社区党员提案制。所谓社区党员提案制,是江阴市借鉴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成熟经验和做法,鼓励和引导党员单独或联名就社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向党组织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或转达群众对党务、政务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促进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并对党员所提事项认真受理和落实的一项制度。

为了使社区党员提案制制度规范、运行顺畅,江阴市制定出台了《江阴市社区党员提案制的意见》,对提案内容范围、形式和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各社区成立了党员提案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党员提案的办理工作。根据《意见》,党员可以单独或联名就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社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他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提案。提案可采取书面提案和口头提案两种方式,书面提案需填写《党员提案表》,口头提案可通过电话、谈话等方式提出。党员提案工作程序分为提出提案、立案交办、办理答复三个过程。党员按要求填写提案并经审核后,交提案工作领导小组;提案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集体审议,确定立案后,移交相应办理人办理;一般提案在10 天内办结并答复,特别复杂的提案办结答复时间不得超过20 天,办结后填写《党员提案办理情况反馈表》,并由提案人在反馈表上对答复情况填写意见,视情况决定是否重新进入立案程序。

(三)构建党内关爱机制,实现党内关怀经常化

为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增加党员参加社区党建的动力,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让城乡社区党员更多地感受到党组织的人文关爱,江阴市建立健全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内关爱帮扶基金,确保党内关爱“全覆盖”。

在给予党员物质激励的同时,江阴市加大创业帮扶工作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切实改善困难党员的生活条件。在全面建立起市、镇 (街道)两级1600 万元党内关爱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试点开展困难党员创业帮扶,变临时性救济为长期性扶持。通过采取企业自愿捐赠为主,市、镇(街道)两级财政和专项经费补助为辅的方式筹措资金,建立困难党员创业援助基金,帮助困难党员实现创业梦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党员创业难的问题,同时产生“一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为更多的百姓创造就业机会。

三、构建社区党建服务体系,为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支撑和保障

江阴市把服务城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党建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党员人才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公共平台;以优质多元服务为追求,丰富社区党建服务内容;以完善的社区党建服务体系,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拓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依托党员人才服务中心,搭建社区党建服务平台

为有效提升社区的服务效能,江阴充分依托社区的现有硬件设施,按照“八个有”建设标准(即:有标识、有牌子、有场所、有制度、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电教设施、有学习资料、有工作台帐),建立集党员管理、民主议事、便民服务、技能培训、矛盾调解、文化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人才服务中心。一方面,通过党员人才服务中心的图书、党刊杂志、互联网和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多种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和流动党员、“两新”党员的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党员人才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将涉及服务居民群众的行政事务审批、低保金发放、劳动社保金缴纳、新市民管理等功能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利用配套在中心的医疗卫生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慈善超市、警务室、党校等,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普法教育、就业辅导培训等便民惠民服务。服务中心的图书室、绿色网吧、远程教育站点、文体活动室等也为群众的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方便。

(二)以优质多元服务为追求,丰富社区党建服务内容

江阴市以居民利益为导向、以优质多元服务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目的,不断丰富社区党建服务内容,将传统的党建模式外化为党员群众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认知和目标认同的特色党建,推动社区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不断改进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募、自行申报等方式,动员引导辖区内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义工队等,定期不定期地为群众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

2.不断拓宽社区党建的服务范围。以“政府不好管、市场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公共事务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为各类社区“新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3.不断探索服务载体创新。打造出了“七一会所”、“民情绿色通道”、“爱心时间银行”、“关爱直通车”、“党员服务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为民服务的新载体。

江阴社区党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党自身的和谐发展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只有以党建带动社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社区的和谐发展。

[1]顾丽梅,谷风等.和谐在党: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创建和谐社区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江阴市党组织党员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