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女篮进攻技术特点①

2014-12-06 08:04:06陈哲夫曹平王磊王晓菲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无球女篮接球

陈哲夫 曹平 王磊 王晓菲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辽宁大连 116024)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越来越运动和健康,体育运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全民运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大学生中各种运动都开展了专业的联赛,本文就针对目前开展的非常好的高校女子篮球当中的进攻技术特点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对高校提升进攻效率有所帮助。

1 研究方法

我们确定了要对我国高校女篮的进攻技术特点进行研究,首先要确定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对其研究,第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篮球相关资料的查阅,对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为整个论文提供最有力的理论基础;第二,搜集高校女篮近几年的比赛,特别是比赛前三名的队伍,这样可以更好的观察到在我国一些女篮水平较高的高校队伍当中进攻技术具有哪些特点;第三,对各个高校女篮队伍当中的优秀女篮进攻运动员的技术指标进行一次全面的数理统计。

2 我国高校女篮进攻技术特点分析

2.1 无球进攻技术特点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无球进攻技术,指的是在进攻过程中,无球的队员运用一些包括跑、跳、转身、跨步等等的动作,这样就可以使同伴或者自己具有最佳的接球以及攻击机会,这种技术就被称为无球进攻技术。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运动员在很多的时间中都是处于这种状态的。也就是说队员如果可以熟练、合理地运用此技术,可以让持球的队友更好的发挥,同时给对方造成压力。同时无球队员也是整个进攻的关键所在,在现代的比赛当中,无球队员的技术水平对进攻技术水平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高校女篮无球队员的进攻技术已经逐步从非常单一的跑动摆脱方式,发展到了迂回跑动的方式将对方的一些战术进行破坏,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组合的动作来抢到前场篮板球,这样就为二次攻击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高校女篮的技战术发展同篮球的发展速度其实基本是保持一致的,通过一些比赛的录像我们可看到我国高校女篮队员在比赛积极性、体力、拼抢等方面都很突出,但是在无球移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存在的问题包括中锋的向中线接球进攻不够、外线接球等问题;后外线的球员存在盲目要求,彼此之间配合不顺畅,这样就会使进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拼抢篮板方面,在冲抢前场篮板球意识很好,并且可以将篮板球的落点判断的很准确,但是争抢篮板球的人数就显得较乱。

2.2 我国高校女篮投篮技术特点

在篮球比赛中,投篮才是取得分数的唯一方法,是取得比赛胜利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球队得分的多少是衡量进攻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我国高校女篮比赛的录像来看,得分手段仍然是以两分球为准,占到了所有得分的60%;在三分球方面虽然出手很多,但是命中率只有25%;在罚篮上,虽然命中率较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比赛节奏越来越快,身体接触也越来越多,这样犯规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所以说罚球已经成为比赛当中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了,所以高校女篮的教练们对于罚球也要重视起来。

在比赛场上,投篮的时候离篮筐的距离越近,把握也也就会大一些,一支球队的攻击实力怎样是会体现在是否可以创造更多的近距离投篮方面的,也是决定胜负的根本所在。通过录像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女篮的投篮区域多数是集中在三分线的位置或者是篮下,缺少中距离的投篮。这些情况体现了我国高校女篮队员的攻击区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得分点多、攻击区大的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进攻机会,就要果断出手,否则对投篮的命中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运动员的投篮能力不断提高,全队的得分能力才能提高,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队员们的投篮训练,使运动员进攻的得分点不断增加,增强得分能力。从整个篮球的发展上来看,投篮技术动作正在向快、高、变的方向发展,所以运动员要朝着这个方向去训练,同时投篮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2.3 我国高校女篮传球技术特点

传球技术在篮球比赛当中可以说是一项基本的技术。在比赛中各个队员要靠传球来形成场上的相互联系,同时也是组织起进攻的重要纽带之一,只有非常熟练的传接球,才能将教练所布置的战术展现出来,因此此项技术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到战术的成败的。在比赛中如果内外线形成了很好的配合,都是同熟练巧妙的传球连在一起的,在比赛的过程中,传球要有目的、有估计性。传球的到位与否是会影响到接球队员在接到球之后如何去进攻,因此传球的队员控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我国高校女篮之前的比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场上传球失误最多的地方就是,当球由外线传入内线的时候,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传球者的没有合理的运用传球技术,没有注意防守队员的位置,给出了错误的传球路线,或者是没有把握传球时机,没有果断传球。所以说,高校女篮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队员应该熟练全面的将给中种传球技术都掌握好,在比赛的过程中将技术合理运用,这样传球才能果断、迅速。

2.4 我国高校女篮接球技术特点

在篮球比赛中,接球是进攻队员获得球的动作,同时又是抢篮板球以及断球的必要动作,同传球是配套执行的。从近几年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队伍对于防守都加大了力度,当对无球队员进行防守时,防接球的队员同时又成为了防守的重点。在我国高校女篮中组织一次进攻平均要接球四次,而传球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接球的质量。通过一些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知道,我国高校女篮队员的接球方式主要是以原地接球为主,可以占到总接球数的30%,占到接球总数第二位的是个人摆脱接球;接下来依次是同伴掩护接球、移动快下中接球和抢位接球。虽然说我国高校女篮的接球在种类方面较多,但是通过数据也反应了一些问题。原地接球的次数是占整个接球比例最大的,这是球队在防守方面不积极的表现;而同伴掩护接球在整个接球的比例中是最少的,场上的队员都是内线队员为外线的队员做掩护,而在外线的对于所依靠的是个人的摆脱能力进行接球,各个队员之间互相掩护却很少,这可以看出高校女篮队员之间配合还不够默契;做抢位接球多为中锋的篮下接球,更多依靠的是身体加上脚步移动,而这部分有无法确保进攻成功率,高校女篮的中锋队员在对抗性会稍差一些,打法也不够硬朗。

2.5 我国高校女篮运球运用技术特点

运球作为篮球比赛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进攻技术,此种技术如果运用熟练可以作为个人进攻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一个组织进攻的纽带。运球技术是队员控球能力的体现。队员通过运球训练增强球感,扎实基本功使其技术更熟练。

随着篮球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球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此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是衡量一个队员能力的一个标准。从之前历史数据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知道低运球的方式占运球次数最多;之后就是高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转身等等。我国高校女篮的运球方式多样,在低运球的中队员需要将自己的中心降低,做侧身的动作,因此这种运球方式多数都是在队员进行突破、有防守队员贴身防守的时候使用;而高运球多数是在向前场跑动或者组织三分球进攻,在离防守队员较远的情况下使用。此项技术的缺点是攻击力较弱,如果另外一方的队员速度很快,那么很难快速的将下一动作展现出来;在内线队员的队员往往要面临较多的防守,因此就不得不使用强攻这时转身运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它的运球方式相对上面的几种运球方式使用较少,只有在对抗不是很激烈的状态下才适用。通过录像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两个队伍的对抗较为激烈,我国高校女篮以强侧手的低运球为主,这说明队员们在比赛中运用多种运球方式的能力并不强,缺少变化。因此,球队在以后的训练当中,如何加强队员们在运球的过程中的身体对抗性以及应变能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2.6 我国高校女篮突破技术特点

在篮球比赛中,突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这项技术要求队员利用自己脚步动作和熟练的运球技术,实现快速超越的一种方法,突破不仅要求进攻队员有很快的速度同时要具有很好的灵活性,突破的攻击性很强,要求队员具有一定的进攻能力。突破的主要方式有原地交叉步突破、运球变速突破、运球变向突破、持球转身突破、原地同侧步突破。通过实况录像和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高校女篮中,使用最多的突破方式是原地交叉步突破,使用这种突破方式的时候球员往往都会注意采用侧身的方式来保护球,可以根据防守者所在的位置来采取突破。

在球场上,谁都不知道下一分钟的形势是怎样的,所以篮球队员在突破技术的运用上,要考虑球场上的具体状况之后,结合教练所布置的战术,有的时候机会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队员要抓住,同时要注意防守队员所在的位置,根据具体的状况来找最合适的突破方式以及路线,突破要隐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进攻效果,实现得分。比赛中突破技术往往是由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因此要努力提升篮球队员的个人水平。

3 结语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中国高校女篮进攻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可进步的空间,因此在今后的训练当中,无论是教练还是队员都应该紧跟篮球的发展,多参考一些强队的成功经验,在比赛中要勇于出手,多制造进攻机会,有更多的得分点,相信中国高校女篮未来发展会更好。

[1]体育院校函授教材.篮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李洪亮.体育教育专业教改试验系列教材《篮球》[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无球女篮接球
上门维修
赞女篮二十八年夺得世界杯亚军
篮球比赛无球队员移动摆脱接球方法和配合行动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例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
剖析几何体与其外接球问题
论足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
体育风尚(2018年12期)2018-09-10 00:06:27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 01:55:49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
人民周刊(2016年17期)2016-11-05 21:32:42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篮强队无球掩护配合运用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