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人们永远忘不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获得世界冠军那时刻,全国人民都非常兴奋。证明了黄色人种也能在田径竞赛上获得世界冠军,是整个亚洲人民的骄傲。田径竞赛是世界大赛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竞赛组织工作面临着继承、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繁重任务。田径竞赛其发展必须在改革中进行创新,这样可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员的水平,现在体育运动也逐渐市场化,其充分发挥田径竞赛的特色功能及其作用,使我国田径运动能进行可持续发展,在田径运动中出现更多的世界冠军。
新中国在竞技体育运动经过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竞赛的制度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竞赛制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运动对国家利益的一种需求,竞赛的安排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我国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建国以后获得40多个世界冠军,这与田径世界强国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田径世界冠军发展也不均衡,主要在长跑、竞走、铅球等。在短跑项目上尤其是一个短板,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m栏项目的冠军,在短跑项目上中国是第一次,在整个亚洲也是第一次,可以说是整个亚洲的骄傲。这些年来我国田径运动员取得成绩可以看出来,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指标整体比较低,具有不均衡特色。
在我国运动员有一定等级制度,田径运动员一般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田径运动员的等级是根据运动员的成绩划分的,例如:在100m中,国际运动健将的成绩是10.28s以内,运动健将的成绩是10.60s以内,一级运动员的成绩是10.93s以内,二级运动员成绩是11.74s以内,三级运动员成绩是12.64s以内。大部分运动员的技术指标是在不断锻炼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但运动指标与个人的先天素质就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人不通过锻炼100m成绩就可能达到12s内,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成绩还能有一定的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员,在短跑项目上天赋不够,很难出好成绩,因此,我国田径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中取得一定成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家军,在高强度训练的基础上,确实取得一定效果,让全世界人看见中国在田径项目上也是可以取得世界冠军。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这与科学系统的训练和先进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中国运动员训练刻苦是可以的,但是中国运动员一般都是专业运动员,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多数运动员自我约束力比较差,在管理上要科学的,系统进行研究管理。在田径竞赛的管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以及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竞赛管理者需要创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科学的进行管理,为运动员提高成绩做好管理者与服务者双重角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竞赛体制改革中不断摸索,不断尝试,进行了多次改革,比较有影响的是1986年国家体委针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国际体育活动的需要,明确规定了全国各单项竞赛活动以奥运会为目标,以全运会为中心的竞赛规划,这一次改革,继承了以前竞赛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更科学,更系统的规划,运动员进行分级比赛,促进了田径竞赛运动,提高了运动员成绩。
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在田径赛事上逐步与世界接轨,提出“利用竞赛的杠杆作用,促进田径运动训练、为提高运动水平服务”的指导思想,在参赛资格、计分办法和比赛时间上进行全而改革创新,目的是鼓励我国田径运动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促进教练员在训练观念、训练模式和训练手段上进行改进,主动与国际比赛接轨,以熟悉国际比赛的各种规定,有利于在国际赛场上创造优异成绩。在国际上田径竞赛是比较多的,比较大的赛事有奥运会、世锦赛与世界杯。这三项赛事是规格最高的,运动员都想在此赛事上获得世界冠军。我国选拔选手参赛一般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国内选拨赛;另一种是根据运动员参加各项赛事积分。采用这2种方法,一方面确保最优秀的运动员去参加重要的赛事;另一方面也鼓励运动员多参加一些国际积分这样的赛事,以促进运动员与世界运动员多接触,找差距,在训练过程中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此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对于一些游戏运动员参加重要赛事,国家是给一定的倾斜政策,通过实践证明,多参加一些国际赛事,是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一个保障,例如刘翔,每年参加多次国际大奖赛,在不断实践过程中,终于在2004年登上了世界顶峰,成为全亚洲人的骄傲,要保证运动员出成绩,不一定多参加比赛就可以,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优秀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同时积累经验,对竞技体育水平提高有一定的益处。
裁判队伍的素质能体现一个国家这项体育赛事的水平,比如足球裁判,欧洲与南美洲裁判整体水平比较高,同时欧洲与南美足球也是世界上最后的地区,在世界杯与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球队基本都是这个地区国家。因此我国在田径竞赛上非常重视裁判队伍建设,有一个高水平裁判队伍,对田径体育运动有一个促进作用。由于裁判员的业务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素养都会影响其判罚水平、判罚尺度以及裁判工作的质量,加强对裁判员的岗位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其执法水平,是保障规则得以顺利实施,并推动运动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之多,也是阻碍我国运动员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在体育运动已经市场化,地方体育局,为了全运会等,没有规则的引进一些高水平运动员,其本身训练水平等其它因素不高,运动员为了钱,欣然接受,很少为长远考虑,体育总局没有相关法律文件约束,使一些优秀运动员成绩下滑,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利益。
和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的管理模式一样,我国是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田径竞赛工作的,这种政府大包大揽、既管又办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越来越不适应。在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的运作与其它体育项目还有一定的差别,田径运动的经费问题主要来源于国家,因此国家行政干预性比较强,现在我国承办田径比赛也越来越多,市场化运作也越来越好,田径运动市场化后,对田径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又是一个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吸收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来中国,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拓中国田径运动的一个新局面。
由于我国田径竞赛水平不高,世界田径大赛在我国举办比较少,竞赛组织者缺少大赛组织的经验,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运作不好,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因此田径运动场地和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田径竞赛要与市场有效结合,不仅需要建立起良好的适应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而且要努力打造一流的田径明星。国际田联大赛之所以红红火火,就是因为有一大批世界级明星参赛。因此,中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多像刘翔那样的世界级明星。
由于我国体育行政部门比较多,田径竞赛我国比较落后,因此田径竞赛的指导思想不是很明确,现在我国田径竞赛工作者必须明确田径竞赛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奥运会为中心,以全运会为动力,进一步深化竞赛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竞赛工作的杠杆作用,引导和促进田径科学化训练,同时建立合理的竞赛体系,为我国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体育总局田管中心的职能作用,对地方体育总局起到指导与监督作用,保证优秀运动员进入国家田径队,享受更好的训练,这是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在世界上影响的必由之路。合理配置与优化资源,让各省份能均衡协调发展,保证各省份为国家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优秀田径运动员。
运动员参加大奖赛积分一定要与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世界杯以及全运会挂钩,这样能保证运动员参加国际大奖赛的积极性,这是运动员提高成绩一个途径。
我国现在优秀国际田径裁判员比较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更少,因此加强竞赛管理干部与裁判员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要更加重视,有高水平管理者与裁判员是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的一个保障。
[1]唐建军.我国竞赛制度安排中的竞赛设置与竞赛约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
[2]张思温.中国田径裁判五十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3]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11-03.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Z].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5]黑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黑龙江日报,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