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对老年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1)

2014-12-05 03:12:34江新华符秀华
护理研究 2014年36期
关键词:护生意向人口老龄化

江新华,陈 瑜,符秀华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老龄化阶段,需要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提供老年护理服务。而我国养老专业护理员队伍人员稀缺,全国约有两万多名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但实际需求可能在1000万左右[1]。因此,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事业,进一步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加快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对本校护生进行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护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我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设置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淮南某卫生学校护生1064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分组,组1为学过《老年护理学》课程且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202名,组2为学过《老年护理学》课程但未经历实习的护生256名,组3为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296名,组4为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且未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310名,所有学生均自愿参加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老年护理工作意向、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必要性、《老年护理学》能否满足工作需要、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重要性认知、老年护理专业能力认知、老年护理侧重点认知等情况。

1.2.2 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直接发放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使调查对象充分理解条目后自行填写,每个护生要求独立完成,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064份,回收1064份,回收率100%,剔除错填、漏填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032份,有效率96.99%。

1.2.3 统计学方法 对收回问卷采用Excel 2003数据录入,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对人口老龄化认知情况 采用两因素且每个因素两个水平的析因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其中A因素为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B因素为经历轮转实习。统计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对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的老龄化认知情况有影响。进一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可认为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能够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A因素主效应P<0.01)。见表1。

表1 护生对人口老龄化认知情况调查结果的方差分析

2.2 护生对老年护理认知情况 对4组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意向、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必要性、《老年护理学》能否满足工作需要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多重极差检验法(又称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在老年护理工作意向上,组1与组3、组2与组3、组4与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工作意向显著低于其他3组;护生对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必要性方面,组1与组3、组2与组3、组4与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认为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必要性低于其他3组;护生对单门《老年护理学》课程能否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要的调查结果显示,组1与组2、组2与组4、组2与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学过《老年护理学》课程但未经历实习的护生与其他3组护生比较,认为单门《老年护理学》课程不能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要的可能性更高。详见表2。

表2 护生对老年护理就业意向等三项调查结果的q检验结果

2.3 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经过数据分析,各组别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重要性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组1、组2和组4均首选《老年心理护理》,认为《老年心理护理》最为重要,且排名前4的课程一致,分别为《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心理护理》《老年临床护理》《康复护理》,排序略有不同。前4项课程选择数据显示,组1数据最高,其次为组2,组3、组4相对较低。组3的护生认为《康复护理》比《老年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其前5项中也包含其他3组的前4项课程。

表3 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

表4 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

表5 护生对老年护理侧重点的认识%

2.4 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4组学生的选择结果显示,最为重要的前5项能力均为护理技能、老年心理辅导、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营养饮食指导能力、康复技能,各组排序略有不同。总体数据显示,组1最高,其次组2,组3、组4相对较低。见表4。

2.5 护生对老年护理侧重点的认识 通过表5可以发现,4组学生前3选项均为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各组排序略有不同。

3 讨论

3.1 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能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日趋严峻,而护生的人口老龄化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年护理相关课程。通过《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护生能够获得系统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护理知识。同时,经历八个月的轮转实习也能让学生接触老年病人,获得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护理知识。本研究对作为学生获取人口老龄化知识的两个途径——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和经历轮转实习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能够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老年护理学》课程是一门系统讲解人口老龄化知识和老年护理技能的专业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护生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人口老龄化专业知识,显著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而是否经历轮转实习对护生提高人口老龄化认识并没有明显效应,可能与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有关,导致实习护生不重视对老年病人的护理,不愿在实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人口老龄化知识。为了让护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人口老龄化知识,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但研究数据表明,即使学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切实提高《老年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

3.2 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能提高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 在我国大多护生认为护理老年病人费时费力,没有积极正向的老年护理态度,缺乏献身老年护理事业的正确动机[2]。这主要是对老年护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调查数据表明,经过《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后再经历轮转实习的组1护生老年护理工作就业意向最高,其次是经过《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后但未经历轮转实习的组2护生和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且未经历轮转实习的组4学生,最低的是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经历轮转实习的组3学生。经过《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让护生获得更加积极正向的老年护理态度,让更多的护生自愿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提高养老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轮转实习在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上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够给护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老年病人,获得更加丰富的老年护理实践经验,提高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另一方面,医院以及社会上对老年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可能会给护生带来消极影响。组1护生经过了系统的《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入轮转实习后能正确对待老年护理工作,获得较多的老年护理经验,基本不受消极态度的影响,因此老年护理工作就业意向最高。组2护生也学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未经历实习,因此社会消极态度对其没有影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比例较高。组3护生在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情况下进行轮转实习,没有正确的老年护理工作态度,容易受到消极态度的影响,因此就业意向比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且未经历轮转实习的组4学生更低。本研究提示为了端正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态度,提高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应该让护生在进入轮转实习之前系统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让其获得系统全面的老年护理知识及态度,提高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

3.3 大部分护生支持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 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已经逐渐引起护生的关注,使其在校期间开始关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护理的相关信息。通过《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相关知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些知识都是非常表面肤浅的,要想获得更加全面的老年护理知识,单靠一门课程的学习是不够的,因此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围绕老年护理设置多门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显示,未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但经历轮转实习的组3护生对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支持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可能是因为未能系统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再加上实习期间受到社会消极态度的负面影响,对老年护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造成对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认同度不够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对于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整体上支持。虽然组3护生的支持率低于其他三组,但也达到了80%。《老年护理学》单门课程能否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要,不同组别的护生看法不一。学过《老年护理学》课程但未经历实习的组2护生近80%认为单门《老年护理学》课程不能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要。这可能是因为在课程学习中,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只能在较浅的层间进行,这不能完全满足护生对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护理知识的需求。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不足与欲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积极性之间存在矛盾,因此近80%的护生认为应该在《老年护理学》的学习基础上,围绕老年护理设置多门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3.4 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的能力与课程设置有一定见解 李靖[3]在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中也指出,以老年专科护理能力为首的12项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包括老年护理在内的15门课程非常重要。陈四清等[4]以模块构建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尤其在专业技能模块中,《老年心理学》《老年基础护理》《老年疾病护理》等课程都属于核心课程。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能力、老年心理辅导、沟通与交流能力、营养饮食指导能力相对其他四项能力更为需要,除《老年护理学》外,《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心理护理》、《老年临床护理》、《康复护理》较之其他课程更为重要,这与李靖等人调查结果一致。同时,在护理工作中,更侧重于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三个方面。仔细研究发现,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课程设置,或是护理侧重点都跟老年心理密切相关,这说明护生充分认识到老年人相对其他人群更容易感到孤独,更需有效的沟通交流,减轻孤独感。因此,老年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老化,自理能力下降,疾病发生率上升,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护理。本研究可为设置更为严谨科学的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对护生提高人口老龄化认知水平及老年护理工作工作就业意向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能让更多的护生认识到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多数护生认识到,一门《老年护理学》课程不能满足,因此支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这也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吻合。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起步较晚,老年护理人才极度匮乏,因此应该加快老年护理教育的步伐,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完善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解决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积极推进我国的健康老龄化进程。

[1] 戚丽.护生对老年护理职业态度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8B):2096-2097.

[2] 吴丽荣.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其有关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849-850.

[3] 李靖.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97.

[4] 陈四清,王海荣.老年护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5-226.

猜你喜欢
护生意向人口老龄化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0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国修辞(2017年0期)2017-01-31 05:41:04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6:1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44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