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鑫哲,王景瑞,许苹,陆伟
(1.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学员队,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上海 200433;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科研部,上海 200061)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城市,人口基数大、密度高、国内外交往频繁,随时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对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市于2012~2013年开展了第三轮“公共卫生行动计划”,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作为项目之一,希望经过两年的培养,形成一批能满足未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队伍[1]。
目前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计划”已顺利完成,需对本次项目的30名培养对象进行评估。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客观、科学、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抓住共性目标,又兼顾个性特点。
公共卫生即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其主要内容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服务,建立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这种组织形式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2]。
学科带头人通常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专业理论、业务技术有较高造诣,具有组织领导才能,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担负学科人才群体领导工作,并被同行所公认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核心,其水平直接影响临床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3]。
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资助的30名学科带头人。受资助的学科带头人年龄40~45岁,80%为正高职称,2/3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性别:男11人,女19人;年龄分布:40岁以下2人,40~45岁22人,45岁以上6人;职称分布:正高24人,副高6人;学历分布:博士17人,硕士11人,学士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9人(见表1)。
表1 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根据前阶段构建的指标体系,制定出相应的调查表,由上海市卫计委统一发放。调查表收集了30名学科带头人2012~2013年与2010~2011年两个阶段的成果及相应证明资料,由各学科带头人及所在单位相关领导签字后上报。
根据系统评价理论,课题组综合运用文献复习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和量化分析法等方法,对指标体系加以反馈修正,最终建立起本轮学科带头人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2)。
表2 学科带头人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分配
课题组首先对2012~2013年学科带头人的成果进行统计,再依据评价标准得到各指标评分,转化为100分制(得分规则:基准分60分+等级得分;A(1)=40分,B(2)=30分,C(3)=20分,D(4)=10分)。而后加权计分得到学科带头人各项目得分(见表3)。运用公式“综合得分”=(S1×F1)+(S2×F2)+ … +(Sn×Fn)(S1~Sn为各项指标的得分,Fn为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的排序可以区分各个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完成情况的优劣;而各项目得分的排序,可以为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目前卫生行业学科带头人评价体系的权重主要分配于论文、学术专著、基金和获奖等科研能力指标。由于“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的特殊性,其指标必须紧紧以“公共卫生”为中心,占据权重前4位的分别是预防与公共卫生实践、学术梯队、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共占60%)(见图1)。评价体系加强了学科带头人实践能力、成果应用和学科队伍建设指标权重,也体现出学科带头人的“公共卫生”特点,并引导学科带头人向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水平方面努力。
表3 2012~2013年期间学科带头人整体得分情况
公共卫生学科的特点在于理论指导实践,因此,作为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所担负的共同任务就是如何把理论成果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实现成果的转化[4],更好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增加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指标,是重点对学科带头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不仅要求学科带头人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有所建树,更需注重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确实能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水平。
学科带头人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科研水平上,更体现在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实践的能力上,因此,预防与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也是本次的考察重点,体现了公共卫生学科重心的转移。为此,课题组重点考察了学科带头人以第一负责人带头参加或组织单位人员参加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第一负责人带头参加、组织或指导完成的有关公共卫生的工作报告、专业方案、检测数据分析、工作指南和各种预案等。
本研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学科带头人的项目执行情况,并以此评估本轮“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的成效,但由于存在项目外资助,即在项目期间学科带头人除获得项目经费外,还有其他课题经费资助,因而难以说明本项目资助与学科带头人培养期间所获得的成绩有直接关系。查阅国内外类似评估,尚无提及相应解决方案。
图1 二级指标综合权重排序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上海市的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进行了评估,但指标的外推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对于其他项目的评估能力与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1]郑兴东,徐通,许苹,等.上海市公共卫生“新三年行动计划”学科带头人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5):68-71.
[2]Winslow CE.The untilled fields of public health[J].Science,1920,51(1306):23-33.
[3]谷巍.临床学科带头人选拔和评价方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8):3326-3327.
[4]陆伟,杨磊,许苹,等.验收专家评审结果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