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夏
摘 要:班级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学习优秀的,也有学习困难的。对于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激发他们信心,鼓励他们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多说多辩。本文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对学困生开展教育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困难;发言;辩论;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67-01
教师对学困生的帮助,不仅仅是在独立的空间,课余的时间,一对一进行,最重要的要让学困生在课堂中自主参与,学会知识。安全的课堂氛围使学困生放松心情,从心理上迈开学习的第一步;开放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上解放学困生的眼睛,见识丰富多采的活动,聆听不同的解题策略,体验合作与交流;接纳的课堂氛围使学困生感受到温暖、平等、尊重。一个安全、开放、接纳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经历信息传递和经验共享,使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的潜力得到挖掘。有了一个安全、开放、接纳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地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并在这样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里,鼓励学困生大胆地“说”出来、“辩”起来。
一、让学困生“说”出来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由于学困生自身知识基础弱,存储的信息是模糊的,要求表达流畅很困难。因为长时间处在“差生”状态里,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使他们更不敢“开口”。语言是数学课上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困生是怎么想的,才能合理地施以帮助,对症下药。因此,在课堂中采取一些策略激发学困生勇敢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成为帮助学困生重要的一步。
1、语言诱导,模仿开始
教师充满鼓励性的语言对学困生来说非常重要。如:“刚才这位同学讲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同时给学困生送去充满期待的眼神。“像他这样说一说”是一个模仿发言的要求,并不难,对不敢发言的学困生是表达的最好机会。教师可以分别请几个学困生说说,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请学生自己分析,同桌相互听一听。交流时,请说得好的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分析,再请学困生站起来说给大家听,一次又一次感受老师同学的鼓励,一次又一次得到认可,逐步激发学困生发言的积极性。
2、享受机会,暴露思维
学困生经历几次模仿发言,享受多次被认可的体验,会慢慢适应班级学习环境,逐渐像其他学生那样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困生第一次跟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不管想法对不对,教师都应该非常珍惜,给予肯定。可以这样说:“你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错。”
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享受独特的“发言权”是明显的。只要学困生举手了,同学就让他们先说,答对了老师和同学给以肯定,答错了,老师和同学善意的进行纠正、补充。看着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学困生发言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他们享受着“发言”的机会,不怕说错,就怕老师不请他们发言。
在这种和谐的课堂状态下,学困生真正参与,充分暴露思维。甚至也会在课堂里主动说出:“老师,这里我不懂”的话语,他们完全抛开“面子”的问题,形成“不懂就问”的学习品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困生有更多“享受发言”的机会!
二、让学困生“辩”起来
学困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有所提高,对他们来说,能加入到交流、争辩的队伍中是思维快速发展的有利途径。“我有不同意见”“我有更好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期待的声音。
1、同质争辩
每个学生潜意识里都有竞争意识,表现欲望。教师在课堂里创设能引起学生争论的学习情境,促成辩论佳机,并适时选择学习状况相对较弱的学生成组交流(同质小组),比较学困生语言水平,了解学困生进步程度。
比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有学生提问:“老师,0有没有倒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0的倒数就是0,有的怀有质疑的眼光,有的轻轻嘟囔,“0没有倒数的。”但又说不清为什么。这时,我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谈论。(这次按照同质分组)我来到学习较弱组,听到了组员的争论。“0的倒数就是0。”“我认为0没有倒数,因为0写成 可以,倒过来就是 。分母相当于除数。0不能做除数。”
2、异质争辩
学困生一旦喜欢表现,爱发言,向优秀生挑战也成为必然。六上年级(有三四十位老师在后面听课),在解决“小明去年身高150厘米,今年比去年高5厘米。今年比去年高几分之几?”时。我请学生先独立解题。一生悄悄跟我说:“老师,你待会儿能不能请我到黑板上去做题目。”我答应了。她把自己的方法认认真真地写在黑板上“150+5=155(厘米),(155-150)÷150” 。另一男生见了,走上讲台写了不同的的方法:“5÷150”,男生写完了,女生还一笔一画地认真地写着,男生善意地跟她说:“你这个方法太麻烦了。”只见这位女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也对的呀!”回过头继续自己的板书。
这位三年级每次数学考试从未上过60分、上课只“听数学”的学困生,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为自己辩护。她在数学课堂上由怕发言到会发言,由爱发言到爱争辩,解题由死板到灵活。变自信了,会学习了。四下年级开始至五年级数学成绩每次进“70”分档,在六年级数学第一次考试(校质量监控测试)中,她钻进了“80”分档,得了“88+2”分的成绩。爱说,敢问,善辩,使学困生走近“优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困生有更多“唇枪舌战”的机会!
总之,只要了解了学困生的实际,把握好学困生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在课堂中敢说敢辩,能说能辩,多说多辩,让学困生在“说”练大胆子,在“辩”激发思维,从而促使学困生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秦桂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学周刊;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