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病理学整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4-12-03 05:04鲜于丽陈建勇杨友谊代凌云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3期
关键词:普通班基础医学组织学

鲜于丽,陈建勇,杨友谊,代凌云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荆州434020)

基础医学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认为最难学、最难懂的课程,尤其是组织学和病理学这两门形态学课程,因其显微镜下的形态相似难以辨认,描述难记,名词术语太专业,常使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学生无所适从,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缺乏评判性思维,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1],以至这两门课程也成为每年考试不及格率最高的科目。针对这一现象,要提升高职高专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学水平,遵循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就必须注重基础医学教育的实用性和连续性,课程整合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传统的以学科为单位的基础医学模式与临床脱节,不在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变化和社会医疗服务需求[2]。因此对医学形态学教学进行整合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1 编写整合性教材、实验指导和教学大纲

表1 教学章节、内容分布、理论及实验学时

编写与改革配套的教材、实验指导和教学大纲。《组织学与病理学》一书实质上包含了三部分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为了更好的遵循学生的认知原则,从细胞与组织的正常结构入手,先介绍四大基本组织,然后阐述组织细胞的基本病理变化;在各论中先介绍各系统各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然后解释疾病时器官的病理变化,部分病理学未应用到的组织学知识则省略。教材中详细的教学章节、内容分布和授课学时见表1。

实验指导主要分为八项实验,分别为四大基本组织、组织损伤修复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与肿瘤、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与疾病、呼吸系统正常结构与疾病、消化系统正常结构与疾病、泌尿系统正常结构与疾病、生殖系统正常结构与疾病这八项内容。

2 教学组织与实施

将我校2011级助产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个班级,每个班64人,对实验班学生实施整合教学改革,将组织学和病理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采用我校编写的组织学与病理学教材,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72,理论56学时,实验16学时。普通班按原教学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组织胚胎学,采用刘文庆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2版,总学时为30,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8学时。第二学期开设病理学,采用张建中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教材,总学时为52学时,理论46学时,实验6学时。整合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之后,两门课程授课总学时实验班比普通班少10学时,两个班均由同一名教师担任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学期末采用同一份试卷统一进行闭卷考试,实行考教分离,由同一名教师进行阅卷、总分,并对学生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论证。

3 卷面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对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统一考试的组织学与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这五门课程的卷面成绩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其结果如表2。

表2 实验班与普通班各课程成绩统计表

表2显示,学生接受整合教学后组织学与病理学成绩平均分与不及格率实验班和普通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学生生理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这四门课程的平均分与不及格率,实验班和普通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组织学与病理学整合教学没有影响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由此可见整合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必需够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强化了重点课程的知识衔接,减少了非应用性课程的教学投入和资源浪费。

4 讨论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应探索符合学生自身职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职高专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绝不是本科教学的浓缩版,如何做好基础医学课程内容的选取、删减和整合,是进行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在课程整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满足学生后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内容整合之前,教师一定要到医院临床护理岗位调研,要听取临床任课教师的意见,要与临床课程内容做好衔接。例如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面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常见病理生理过程如发热、缺氧、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休克、DIC等,因此这些内容不能随意删减,必须让学生有所了解。还应增加导学案例等内容来强调病理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实用性。同时更要考虑学生今后专升本及考研等学历提升的需要,要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但有些用不到的知识,如各系统常见肿瘤的病理诊断要点,其实并不是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可以删除。

课程整合必须遵循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共同规律到特殊变化。例如第二章首先介绍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形态,然后过渡到疾病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可能会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当再讲各类疾病的病理变化时就可以水到渠成,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学习正常形态的重要性,并通过比较学习[3]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很容易就理解了萎缩、变性、坏死以及脂肪肝、肝硬化等基本病理变化。又如在讲第三章的淤血时,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肺和肝的正常结构,无法理解左心衰肺淤血和右心衰肝淤血的病理变化,因此把这一部分内容移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时再讲述,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

课程整合要注重不同课程内容衔接点,要善于架起知识过渡的桥梁,决不能生搬硬套地把不相关或关联不大的内容生硬的摆放在一起。比如第三章,本教材把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整合,是因为学生必须先认识了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正常结构,才能够理解什么叫血管扩张、充血和出血,才能理解血栓形成的条件,同时血液要正常循环也取决于心脏、血管和血量的正常,但如果把血管的结构放在心血管系统去讲述反而衔接不当。

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应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部分同学反映课堂内容跨度太大,比如肝的正常结构讲完后,学生还没有完全弄懂,就要学习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理变化,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应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欠缺等弱点,适当的利用网络辅助教学[4],开放精品课程网站和资源库平台,进行课外辅导和在线答疑也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整合对教师也应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整合的课程重点难点把握准确,还应熟悉学生工作岗位任职需求和职业标准,合理恰当的进行内容整合或删减,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5],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学节奏,给学生一定时间消化吸收,理解巩固,要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全面学习的爱岗敬业精神。

总之,在这项课程改革中,我们整合了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了实验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部分需要改进的问题,尤其是在内容跨度较大,而学时又十分有限的时候,如何把内容整合得非常恰当,仍是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1] 张磊,张子轩,魏清,等 .对口高职护理医学基础综合课程(解剖、生理、病理)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76-78.

[2] 乔勄,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弗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7(4):44-47.

[3] 陈显兵,刘锦红,王凤杰,等 .整合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实验课程和实施比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2):190-191.

[4] 吴义春,陈命家,张薇,等 .病理学网络辅助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4)287-291.

[5] 唐群,雷久士,张秋雁,等 .病理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0-101.

猜你喜欢
普通班基础医学组织学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