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银珍,钟惠玉,陈菊兰
(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梅州 514400)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各器官功能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内在因素的影响,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2012年起我们通过采取集束化的各项措施,对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3 118例。按照入院日期,以2012年1月之前收治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012年1月之后收治的新生儿为观察组。对照组1 535例,观察组1 583例。纳入标准:出生1 h~28 d的新生儿。排除标准:入院时已诊断为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和诊断有合并感染的新生儿。
1.2 方法 集束化措施
1.2.1 环境改造
1.2.1.1 重新改造病区环境格局 将使用了将近10年的病区布局进行重新改造,将原来的开放式管理变为区域独立、全封闭式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清洁区,避免原来的不同区域有交叉现象;改变原来的双通道模式,增设为三通道: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增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隔离室、家属探视接待室等。
1.2.1.2 增加配套消毒设施 各室增加配套双制空调、动态空气消毒机各1台、增设暖箱紫外线消毒灯,改变原来手动模式的洗手设施,配备感应水龙头、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
1.2.1.3 增加病房面积 扩大病房面积,每床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5~2 m2增加到3 m2,床间距不少于90 cm,重症监护室每床占地面积是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以上[1]。
1.2.2 护理改进方法
1.2.2.1 入室人员消毒隔离要求 强调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必须洗手、更换隔离衣帽、鞋子及戴口罩。推行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方便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消毒。每月进行医务人员洗手监控及手卫生抽查、消毒隔离知识抽查。
1.2.2.2 加强空气及物品、仪器消毒 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换气由1次/d增加到2次/d,每次15~30 min;原来单纯使用紫外线消毒病房,增加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病室空气消毒,2次/d,每次1 h;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温箱蒸馏水;每日用含氯消毒液对各种暖箱、婴儿床、治疗车、呼吸机和监护仪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空气消毒机过滤网及其他通风设施进行擦洗消毒由原来的每个月1次改为每周1次;强调一人一床一巾,特殊感染患儿所用器具固定使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1.2.2.3 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执行气管插管、吸痰等侵袭性操作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2次;气管插管、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不再使用可重复的管道。按常规及时、按需吸痰,每2小时翻身拍背;从2012年起,执行声门下吸痰;根据病情尽可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产生的冷凝水应做到无害化处理,及时倾倒冷凝水。使用呼吸机的患儿落实床头抬高30°,保持合适的气囊压力,防止胃内食物反流等。
1.2.2.4 规范深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穿刺护理 外周静脉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控制留置时间不超过3 d。从2012年开始,在进行深静脉置管时,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获得专业资质的护理人员操作。采用最大保护屏障技术,制定导管维护流程,加强导管维护培训,做到人人过关,并建立质控记录,随时记录导管留置情况,做好导管并发症的监控。
1.2.2.5 加强新生儿皮肤和口腔护理 在原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次大便后增加用婴儿湿毛巾擦洗肛周及臀部,并涂上石蜡油预防臀红发生。对于需要鼻饲的患儿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洗口腔2次,同时注意观察口腔内有无溃疡或鹅口疮。
1.2.2.6 加强陪护管理及感染患者管理 从2012年开始,新生儿科采取无陪护全封闭式管理,病情稳定者,家属可定期隔窗探视或视频。对有感染的患儿进行隔离,并严格按照隔离措施实施。
1.2.3 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回顾新生儿人口学资料及医院感染资料(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监测汇总表)。收集实施集束化措施前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数据。
1.3 统计方法 应用EIP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整理,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采用统计描述。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1 两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
2.2 新生儿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集束化措施实施前后对新生儿病区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表面进行卫生学监测采样,观察组共采集标本245份,合格241份,合格率为98.36%。对照组共采集标本143份,合格122份,合格率为85.31%。具体见表2。
表2 集束化措施实施前后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
2.3 集束化措施实施前后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1 583例患儿中,发生感染29例,占1.83%,对照组1 583例患儿中,发生感染56例,占3.6%。具体见表3。
表3 集束化措施实施前后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3.1 集束化措施的特点 集束化措施是指通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以解决临床复杂的问题[2]。集束化措施是一种捆绑式护理模式,避免了临床护理中单一的模式,体现了系统性,能够从各个环节考虑患者的护理需求,并提供整体的护理服务。近年来,该项措施被广泛地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用于解决各类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问题。有报道显示,应用集束化措施有效降低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3-4];Pronovost等[5]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集束化措施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
3.2 新生儿住院环境质量及人员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新生儿居住环境是影响感染的重要因素,空气质量在新生儿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合理的环境布局,及适宜的温湿度、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能有效减少病房的细菌及病毒的生长[6]。表2显示,实施集束化措施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合格数上升。主要是因为加强了空间的设置,降低病床密度,流通区域的合理化建设以及环境的消毒,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外源性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及依从性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7]。包括洗手、操作的无菌观念依从性。本研究显示,通过对医务人员的洗手监控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监督,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定期对新生儿的环境进行优化,加上严格的消毒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8]。
3.3 加强管道护理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接受侵袭性操作(使用呼吸机、吸痰、鼻饲、静脉置管)的患儿大多数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主要原因除与新生儿基础疾病有关外,还与气管插管后空气未经鼻腔的过滤和湿润而直接吸入气管,使呼吸道黏膜分泌及纤毛运动功能障碍,加之吸痰过频,使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有关[9]。另外,插管过程也可把鼻腔、喉部的细菌带到气管而继发感染[10]。因此,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机会。本研究显示,实施集束化措施后,新生儿各部位的感染率均下降。同时,研究显示,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能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1]。因此,减少有创治疗及缩短置管时间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新生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除了与新生儿的免疫缺陷有关之外,还与环境及各项治疗手段密切相关。尤其是早产儿、高危儿,其接受的各项侵袭性操作的机会增大,导致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加。集束化措施是一种基于循证的护理方法,从疾病的病因、病理考虑患者护理需求,着重护理重要环节管理来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在新生儿的医院感染预防中,科学的环境、物品管理、人员管理、导管护理和患儿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卫医发[2001]2号.http://www. moh. gov. cn/yzygj/s3593/200804/e19e4448378643a09913ccf2a055c79d.shtml
[2]Soni RA,Rogers G,Valenti A,et al.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rates in a mixed medical surgical ICU popul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entral line bundle(CLB)[J].Chest,2008,134(4):s3003.
[3]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4]姚惠萍,孙仁华,刘亚新,等.集束化方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1988-1990.
[5]Pronovost P,Needham D,Berenholtz S,et al.An intervention to decrease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the ICU[J].N Engl J Med,2006,355(26):2725-2732.
[6]刘秀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监测及控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0):1208-1209.
[7]徐焱,张乐嘉,戈海延,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638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6):437-441.
[8]倪益华,钱倩.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171-3172.
[9]胡小云,邓泉珍,肖伟秋.新生儿病房285例医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3):31-32.
[10]邱丽心,李敏,林硕超,等.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68-4270.
[11]陈印璇,陈婉新.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