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舆情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2014-11-28 20:06张世晓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9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摘 要: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发现,截至2014年4月25日,篇名中包含“舆情”的各类文献有5 352篇,其中期刊文献有3 728篇;但是,包含“金融舆情”的各类文献仅有5篇。金融舆情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不仅限于舆情或金融舆情领域,与金融舆情研究主题相关的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舆情与舆情演化理论研究;第二类是金融舆情相关理论研究;第三类是社会舆论及其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舆情;舆情演化;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10-02

一、舆情与舆情演化相关理论研究

金融舆情的基础概念为舆情,舆情研究是涉及范围较广的交叉学科。国外至今并没有与国内完全对应的“舆情”概念及其研究,但与舆情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至Rousseau(1762)在论及社会舆论时最早使用的“Public Opinion”一词,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舆情”较为一致的翻译,此外还有采用“Public Feeling”和“Public Sentiment”等几个含义接近的词语用以表达“舆情”的概念。

舆情演化机理是舆情研究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就此展开各自不同视角的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搜索,截至2014年4月25日,篇名包含“舆情演化”的各类文献有291篇,篇名包含“舆情演化”的期刊文献有51篇,这些研究涉及舆情演化的内涵、舆情演化的模式、舆情演化模型等方面。我们将基于舆情演化的一般规律建立金融舆情演化的基本理论框架。

姚福生、刘素贞和柴媛媛(2010)分析了舆情演化的内涵和机理,从主题演化、强度演化、实践演化等三个内涵方面分析舆情演化过程,并基于实例分析从舆情演化趋势、路径等方面分析舆情演化机理。

周耀明、张慧成和王波(2012)以网络为基础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舆情演化分为分布模式、平稳模式、相关模式、自相似模式、周期模式、趋势模式等6种模式。

潘崇霞(2011)分析了网络载体条件下舆情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将网络舆情演化划分为初始传播、迅速扩散和消退3个主要阶段,从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舆情演化的特征量进行量化分析。

大量学者运用不同的建模技术对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演化进行了建模分析。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2010)建立了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从结构、演化特征以及描述方法等方面进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刘小波(2011)提出了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舆情演化建模方法,并对舆情演化网络节点、属性和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陈福集、李林斌(2011)建立了网络舆情演化的G(Galam)模型,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的极化方向,认为对个体交流的干预以及与公众偏好的影响都能发挥引导舆情演化方向的作用。刘小波(2012)在Netlogo平台上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方法构建了复杂网络的舆情动力学模型框架,分析了不同舆情引导的效果。周耀明和李弼程(2013)采用自适应建模方法对网络舆情演化进行建模,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的平稳性、周期性和自适应性等。

互联网条件下的舆情传播更多地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舆情监测领域里得到应用,也成为舆情演化监测研究的一个特殊技术领域。赵华、赵铁军、于浩和张姝(2006)研究了面向动态演化的双质心话题模型,应用于对话题的监测。

二、金融舆情与金融舆情演化相关理论研究

随着网络、手机等各类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信息的产生与传播范围、速度日益提高,舆论传播正由传统专业媒体渠道向公共媒体与自媒体并行方向发展,舆情的社会经济影响也日益扩大。金融业宏微观运行的基础为信用。金融业的信用化特征,使其受社会信用舆情的影响尤为深重,舆情对社会信用关系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如近期舆论热议的CPI数据,以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诉门”、证券市场“忽悠门”、保险市场“高保低赔”、民间借贷危机等事件,无不显示了社会舆论对金融经济形势的关注,以及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意见。从中可以发现,小到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声誉风险,大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投资消费预期、通货膨胀预期、系统金融机构运行、国家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金融监管政策效果,无不受到舆情传播的影响。从诸多案例也可以发现,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信用危机,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事件,甚至可以通过监测舆情把握预期管理的节奏。

学术界对舆情的关注研究在2006年以后开始增多,主要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型舆论传播媒体的广泛使用而引起,在理论与实证研究领域都尚未成熟,尤其对于金融舆情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使用金融舆情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只有12篇文献,而且多为央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近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因此,对于金融舆情这一专业舆情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管理实践意义。

张世晓(2011、2012、2014)认为,金融舆情源自公众对于特定金融事件或金融运行形势趋势所发表的评论、观点和意见,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对实际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甚至宏观金融运行产生现实的影响。因此,基于维护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运行秩序的目标,需要金融管理机构对金融舆情进行监测调查与管理。他还研究了金融舆情的监测管理机制,研究了金融舆情与金融机构声誉管理机制的关系,研究了金融监管机构重视金融舆情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与实施策略,提出了区域金融舆情监测管理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管理策略。

三、社会舆论及其金融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在第一类有关社会舆论及其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大致按照如下3条线索或视角展开:一是新闻传播与舆论学研究主线,主要研究新闻媒体主导下的信息形成及其传播。比如,Tarde (1899)以及Lippman(1922)等建立了舆论宣传影响力分析的基础理论体系;Elisabeth(1973)提出了“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认为在舆论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普遍倾向于接受公共认同的观点,避免承受被孤立的压力,从而演进出较为统一的意见表达。二是有关民意及民意调查的研究主线,Barbara and Robert(2000)对民意及民意调查方法的研究较具代表性。三是社会心理学视角,以Rimé(1991年)为代表,用“社会化情绪共享(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的概念提出了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以上研究发现,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信息传播与公众情绪演化的基本理论,这些研究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一般支撑,对于理解公共信息传播与公众情绪演化机理、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建立监测管理、应对管理机制提供了借鉴。近年,直接针对舆论信息传播在金融领域影响的相关研究是有关媒体信息传播与金融市场的研究。Vega C.(2006)、Barber B.M.and Odean T.(2008)、Umit G.Gurun(2012)、David H.Solomon(2012)等一批学者基于媒体等各种类型信息释放渠道引起投资者行为变化的研究,从投资者的视角分析资本市场信息传播与投资者公众情绪变化的影响,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随着国内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化,媒体信息传播更加便利化且逐步进入自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为近来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近3年文献量剧增。基于网络信息传播影响力的研究也成为近年国内兴起的特有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多元媒体信息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多元媒体信息传播的概念、特征、发生与传播机理、演化规律、影响作用等内容,其代表如王来华(2003)、刘毅(2007)。二是有关多元媒体信息传播监测管理机制的研究,包括分析整理、监测预警、引导管控等内容,如罗繁明(2008)、闫利平等(2011)的研究。三是有关多元媒体信息传播监测管理技术的研究,包括指标设定、模型建立、信息收集等,如李季梅(2009)、陈忆金等(2011)的研究;四是多元媒体信息传播监测管理应用策略研究,主要涉及高校网络(周茂兴等(2011)),公共政策(王琳等(2010),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与群体事件(杨菁等(2011)等。国内有关金融领域信息传播监测管理的实践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民银行、银监会、商业性金融机构等的基层部门基于金融舆情工作实践所做的工作总结性的文献(赵惠春等(2007),肖桂华等(2009)。二是舆情监测网站(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口碑理财网等)以及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公司在金融舆情领域所进行的业务拓展,定期不定期发布有关金融事件舆情、金融话题舆情的金融舆情监测报告。三是基于证交所建立的金融舆情监测机构(如2011年6月成立的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所发布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舆情报告。四是地方金融办基于地方金融舆情监测结果发布的报告(如云南省金融办的地方舆情报告)。金融舆情相关联的理论研究只有近期的张雅慧和万迪昉等(2011),饶育蕾和彭叠峰等(2011),刘艳和王苏生等(2012)的研究将传统、网络媒体报道与投资者关注相联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2,(1).

[2] 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4).

[3]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与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 赵惠春,吴滋兴,张职瑄.人民银行舆情调查制度建设构想[J].福建金融,2007,(11).

[6] 肖桂华.人行丽江中支舆情监测工作初见成效[J].时代金融,2009,(4).

[7] 闫利平,陶卫江,韩晓虎,靳兰.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及预警[J].现代情报,2011,(4).

[8] 姚福生,刘素贞,柴媛媛.新时期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内涵新解及其机理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9] 张世晓.金融舆情与金融监管经[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10] Rimé B.,Mesquita B.,Philippot P.,Beyond The Emotional Event:Six Studies on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J].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1,(5).

[11] Elisabeth Noelle-Neumann.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

[12] Barbara A.Bardes,Robert W.Oldendick.Public Opinion:Measuring the American Mind.Wadsworth,2000.

[责任编辑 安 琪]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民商法中信托制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选择的理论研究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