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方效应”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模式和效果 *
——以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例

2014-11-28 23:04芒,逯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海淀区资源信息化

李 芒,逯 行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集聚方效应”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模式和效果*
——以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例

李 芒,逯 行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导致了外部资源向城市中心集聚,城市中心因而占有了更多资源,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该文以典型集聚区——海淀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效果。该研究对海淀区29所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集聚方效应”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了海淀区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自主发展的思路、总模式以及五种子模式,并分析了“集聚方效应”对教育信息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该研究以典型的资源集聚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全国其他资源集聚区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资源集聚区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集聚方效应;基础教育信息化;自主建设;多元模式

“集聚”是一种常见现象,如产业集聚效应的典型案例美国硅谷,集聚了全球几十家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国内也有相关实例,例如中国浙江的家电制造、制衣制鞋等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地区集中化的制造业布局。“集聚效应”最初是经济领域的名词,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扩展的基本因素。根据Marshall的观点,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导致了外部资源向城市中心集聚,城市中心因而占有了更多资源,如伴随着城市发展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方便共享的附属产业、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在集聚中心内部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外溢效应,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尤为显著[1]。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经济发达城市具有多种集聚效应,包括经济集聚、人才集聚、文化集聚、交通集聚乃至政治集聚等等。经济活动的城市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必将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从而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2]。

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其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工业发展、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转移等影响。“集聚效应”在教育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其中,“教育资源”包含教育系统所处环境中,各种可以被教育系统吸收并利用的社会性资源。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是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得到优化、不断向教育系统聚集的过程及反映,是聚集和分散两种趋势相互作用的结果[3],受到人力资源集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活动集聚以及文化集聚的影响。为了探索资源集聚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成效,研究者以典型的资源集聚区——北京市海淀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去总结发现社会资源集聚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其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建立了何种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怎样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怎样的发展效果?带着这些疑问,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研究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受到了社会资源多次集聚的影响,借鉴经济学领域的“集聚效应”,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受到集聚效应影响这一现象称为“集聚方效应”。“集聚方效应”在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表现为两次集聚:“一次集聚”是指海淀区外部的各种社会资源向海淀区集聚,“二次集聚”是指海淀区内部的各种资源发生的再次分配,向区域中心集中,区域边缘表现出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集聚方效应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这两次集聚相互影响,互为基础,其中,“一次集聚”使海淀区拥有大量的优秀人力资源、产业、金融等,形成的人力资源集群、产业集群、金融集群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一次集聚效应”,成为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自主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二次集聚”为自主发展模式下“区校协同创新,多元模式并存”发展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导致了“整体现代化”“应用为导向”“底层决策”“支撑为导向”“基础与特色”五种发展模式的产生。第一次集聚是第二次集聚的基础和前提,第二次集聚反过来促进和影响第一次集聚,两次集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用图2所示的公式表示。本研究对海淀区的29所中小学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焦点访谈、文档搜集和整理、现场考察和取证获取第一手资料,总结出“集聚方效应”影响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自主发展模式及五种子模式。

图2 集聚方效应表达式

一、发展思路

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对于教育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校园数字化建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巨大的促进作用[4]。海淀区拥有丰富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高校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典型的技术、文化、金融、经济集聚中心,为教育信化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支持[5]。

(一)“一次集聚”铺开“自主发展之路”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伴随着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但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从图3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差距较大,市区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和产值普遍高于远郊区县[6],反映出海淀区在资源集聚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和大量资源。

图3 海淀区文化产业集聚位居全市首位

在资源集聚区,社会资源向教育系统流动形成了资源的“一次集聚”。相比较于其他非资源集聚区,海淀区占有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如果还是走“统一规划,一致发展”的老路,学校很难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不能充分利用身边丰富的社会资源来支持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基于“一次集聚”这一现实情况,海淀区只有走“自主发展之路”才能够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二)“集聚方效应”助力“协同发展机制”

在集聚效应的影响下,海淀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与其他非集聚中心不同的发展态势。北京市海淀区率先启动了教育系统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了多个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可以接触到的社会资源。为了避免做出机械和不切实际的决策,区域信息化管理机构从以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转向鼓励学校探索应用和个性化发展,并给予规划指导[7]。经过探索起步、基础建设、实际应用和个性化发展,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逐步走上了自主建设道路,实现了学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开发应用和经费自主。在资金划拨、硬件建设以及利用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集聚方效应”下,政府、社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集群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协同发展机制

(三)发展思路形成

“学校自主、区校互动、协同创新”是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条主线。海淀区鼓励学校依据本校管理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其信息化。“区整体规划”与“提供服务和指导”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两项重点工作。在教育信息中心制定科学的整体规划、各个学校在符合区教育信息中心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开发应用以及经费自主方面开展信息化自主建设(如右侧图5所示)。

学校的“自主设计”主要通过调研分析,收集整理全校师生以及管理层的意见与建议,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发展现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自主建设”将解决教学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在区信息中心的指导下以试点运营和校企合作的方式,解决自身管理与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开发应用”是学校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完善功能、实时更新,实现商业软件“本土化”,自主开发的软件“完善化”以及创新应用与持续开发的结合;“经费自主”为自主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使想法变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学校自主建设的积极性。此外,区教育信息中心通过建立样板间、参观指导、推广经验等方式,为各个学校提供服务和指导。这种区“放权”给各个学校,同时提供服务和指导,让每个学校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从各个角度开展自主建设的方式,使得海淀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显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研发应用、经费自主”的发展思路。

图5 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

(四) 独特的经费投入机制产生

建立稳定、长效的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以及科学有效的经费拨付监管机制,是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问题的有效手段[8]。在经费支持方面,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为了支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自主建设,设立了专项建设资金和特殊经费,鼓励学校从实际需求出发,投资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发展计划时充分考虑学校部门和师生意见,申请项目支持或自筹经费用于急需项目的建设。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推动实验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由教委主管领导,财务科、信息中心、试点校共同配合完成;特殊经费是将信息化经费直接下拨给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满足个性化建设的需求(如图6所示)。

图6 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试点推广流程

二、发展模式

海淀区内部丰富的人力、技术、创新活动等资源发生了“二次集聚”,造成即使在同一个区域,处于不同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占有的资源数量、类型也不尽相同。基于自主建设的发展思路,“二次集聚”使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逐渐形成了“多元模式并存”的发展格局。通过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经费支持、专家引领及示范指导,保证自主建设的序列化、特色化、方向性及效率,促进海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协同创新发展。校际之间既有相同又有差异,促进了区校之间、校际之间协同发展、共同创新。“整体现代化”模式、“底层决策”模式、“应用为导向”模式、“支撑为导向”模式、“基础与特色”这五种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学校实践的总结,有不同类型的学校作为发展原型,五种模式协同运行、共同发展。而且,模式的提炼总结并非是预设的,也非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新的应用问题的出现,改变发展思路,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图7立体呈现了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自主建设图景。

图7 自主发展模式的五种子模式

(一)“整体现代化”模式

通过顶层设计实现学校整体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创新是“整体现代化”模式的基本理念。这一模式包含了三层内涵:一是顶层设计,即学校的基础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实施,在领导层的监督引导下,通过整体规划、全盘考虑来制定发展方案;二是整体规划,即强调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整体建设,在各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三是超前建设,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探索新工具的教育应用。以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规划和建设,形成全面铺开的信息化运作机制是这一模式的特点。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要整体考虑,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9],“整体现代化”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这些学校大多为新建校,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校领导层的监督指导下,实施顶层设计与规划,设立学校信息化核心支持机构,其不仅需要对学校全面信息化建设进行帮助和指导,为学校节约信息化建设的时间、经费,避免学校在信息化发展中走弯路和犯错误,还需要为学校的网络建设、电教及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技术支持、设备维修、教师培训等方面得到系统的优质服务。利用信息化改变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拓宽了第二课堂的概念,实现了“无线学习,学习无限”;“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以及数字课堂变革了学校的教学方式。

(二)“底层决策”模式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实践需求开展应用研究,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核心,收集采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意见和建议,实行自下而上地规划策略,真正“以人为本”[10];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的意见,将信息化服务对象意见作为制定策略和发展方案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这是“底层决策”模式的基本理念,逐渐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底层决策”模式(如图8所示)。

图8 “底层决策”模式的学校信息化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建立学校信息化内部沟通机制,收集教师、学生以及一线教育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反馈,在学校领导的整体规划下,展开民主决策表决,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确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教师、学生等信息化直接受益者的意见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这一模式的出现促进了校长、教师以及教务等相关人员教育信息化发展观念的转变与思想的提升,将信息化在课堂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值。校长的民主决策和正确的信息化领导方式是学校能否有效收集和应用教师与学生反馈信息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将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系统,教师和学生处于系统的最前端。以往的发展规划往往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决策地位,他们作为信息化的直接服务对象对信息化的建设具有最权威的发言权。因此,硬件的购置、平台的建设等最需要了解的是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

(三)“应用为导向”模式

“转换思路,创新实践,以人为本,深入应用”是该模式的基本理念。该模式坚持“教育应当走在信息化发展的前面”这一信条,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挖掘,将新生产出的新技术、新媒体即时、快速地应用到教育中,形成在应用中检验新技术新媒体效果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其建设思路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其他领域中使用效果较好的新技术、新媒体受到关注,信息化软件与平台成为学校投资建设的重点,应用型项目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11];从以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等“物”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等“人”为中心,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即时发生的技术需求,当新技术、新媒体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这一媒体技术就能够被学校的信息化系统吸收,否则就会遭到淘汰;从关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育技术的关键性应用,坚持“学生本位,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以演示、讲授为主的低层次信息化教学应用向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认知工具、资源工具、评价工具的转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以应用为导向的信息化运作模式(如图9所示)。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倾力协作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提升应用效益为根本,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12],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参考依据,而这一模式完全符合这一发展要求。这一模式中的学校具有超前的硬件基础设施,随时可以调配资金,根据需要购置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在应用数字化工具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数字化教研、优化教学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通过建立运行机制,谋划发展策略,进行整体设计调整,细化分级目标,促进信息化环境与人的融合,从而支持不同类型学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图9 “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运作模式

(四)“支撑为导向”模式

由于“二次集聚”的影响,区内的人力、技术等资源在某些学校分配得较少,政府拨款数额一定、社会资源供给不足导致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捉襟见肘。“支撑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基本理念是遵循服务驱动的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满足学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本需求提供支撑。可以看出,这一模式在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有目的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使效益最大化。在技术应用和设备使用方面,坚持挖掘和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信息技术是支持学校日常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学校往往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资金相对不足,但仍然能够争取到一定数量的信息化建设资金,且学校生源处于一般偏下水平。为了使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价值、产生最大的效果、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运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校的客观实际,关注需求,强调支撑的作用,利用有限的资金走效益最大化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先调研学校的实际需求情况,汇总各种支撑学校信息化运转的急需建设需求,本着“从易到难、由简至繁、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别从网络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等方面,从学校层面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规划;其次,针对提出的建设方案,分别与各部门领导及师生进行讨论研究,反复论证和修改,最后提交至校务会讨论通过后定稿。为了弥补资金不足的缺陷,这些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氛围的创设,在校园建设的各处渗透办学理念。

(五)“基础与特色”模式

在“二次集聚”的副作用影响较为严重的学校,由于政府划拨资金不足,社会性资源严重短缺,这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艰难中推进,与其他学校相比滞后许多。因此,立足初始条件,注重科学规划,突出自身特色既是解决区域差异、校际差异的有效手段[13],同时也是“基础与特色”模式的基本内涵,其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学校实际,分步建设与实施,满足学校基础要求,凸显学校发展特色”。在具体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首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明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设计和规划发展方案;其次,从经费角度和实际需求角度考虑,主要借助政府资助和有限的社会性资源,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以满足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需求;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以发展特色信息化项目为建设重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针对具体的项目深入挖掘和探索,凸显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同时,成立信息技术小组保障信息化校园的建设[14],重点建设和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化项目,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系统、各平台的功能。在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针对这些学校,政府和社会要为其提供持续的经费资助,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15]。

这一模式中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有限,但利用率较高,软硬件正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完善。这些学校在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通过建设特色项目来弥补资金投入与资源占有方面的不足。在选择特色项目时,充分考虑教育规律、学校办学宗旨和教学实际,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产生了较为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例如,田村中心小学在“成功教育”的道路上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在酝酿、探索和实践中,以特色教育为实施途径,注重特色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利用有限的资金引入了“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和学生走出了“信息孤岛”,实现了资源建设和资金投入的最大产值,同时树立起了学校的特色项目。

三、效果与问题

(一)效果

1.社会产业集聚为教育信息化带来资源共享优势

资源共享是实现产业集聚各种良性效应的基础,产业集聚区内各单位在空间上临近,从而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学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单位和教育产业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受到了社会产业集聚的影响。德鲁克认为,产业集聚区内各经济单元的关系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的生存发展关系一样,也是一种生态关系[16]。各种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等的集聚为基础教育学校获得社会资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资源建设与共享更加方便、快捷、高质量。区校在资源建设、资源共享以及发展目标方面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实现了校际间的共享和交流。信息化环境下采用“区校互动、校际合作”的方式进行资源建设,能够提升资源建设的质量。依托国家网络平台、数字化校园等环境,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区校共享。通过共享这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资源建设与共享体现在教学中主要影响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权增加,“资源云”的出现辅助教师实现了备课、授课的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资源的“易得性”与“多样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立体体现。

2.集聚区有利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分工

早在公元前380年,柏拉图(Plato)就曾针对分工专业化对社会福利的增进作用作出了论述;Adam Smith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17]。可见,分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海淀区由于集聚了大量的技术产业、人力资源、高校集群,因此,基础教育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社会企业和高校形成联系,利用企业和高校的专门职能解决基础教育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种问题外包的方式有利于基础教育学校集中力量搞教育,避免信息化建设分散过多学校精力,从而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效率,享受社会分工带来的好处。

3.集聚方效应带来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合作创新优势

20世纪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进行了整合研究。 他认为,除了气候、革命战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集群创新与增长的非周期性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18],可见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发展自然会受到社会其他因素变化的影响,例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集聚方效应使得学校、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集聚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促进了不同类属群体之间的合作创新。同时,合作创新的结果又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好处。基础教育学校、高校集聚、研究机构、政府、技术产业集群之间形成一个合作创新群体,经过长时间的正式或非正式合作,这些不同的群体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交流关系和稳定的系统,反过来促进了包括基础教育学校在内的各个组成元素的发展。这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保证了社会性集聚资源能够通过流动,有益于基础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4.资源集聚效应提升教育人员素质

人力资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个人拥有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可以通过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多少来判断,二是人力资本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的品质,这是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源泉。在资源集聚区,文化资源、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等集聚创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19]。教学反思平台的搭建以及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使得教研和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促使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个体学习与教师间的群体性合作学习融为一体,在教师间形成协作的学习团体,同行之间、教师与其他领域的专家之间都可以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合作、共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量支持教研的网络平台,促进了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研与教学管理的效率。以教研平台的网络化、教研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化以及教研活动的自主化、虚拟化、合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研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信息化变革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

海淀区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充分挖掘网络的优势功能。在区域层面,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传送无纸化,网络管理有序化,解决了“一校多址”的管理难题[20],提高了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利用网络进行师生的信息管理、教师评价,信息发布、反馈接收,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营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间,推进了资源整合,加快了信息流通,规范了办公流程,减少了办公成本,倡导低碳办公,文件的输送和接收更加方便,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了管理效能,形成了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实现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师生的信息交互、情感交流及观念的沟通。网络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弊端,扩大了学习的范围、延长了学习时间、变革了学习观念,为校际间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支持环境。教育信息化帮助学生提高了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而是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具体的实施,探究式课堂、小组合作式课堂等课堂教学形式在技术的支持下形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提供了教育发展的动力。

(二)问题

1.集聚方效应导致有效辐射的盲区增大

集聚中心通过教育集聚效应取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有效辐射半径是有限的,其辐射能力会随着辐射半径的递增而成负指数集聚下降。资源集聚表现为教育产业和金融投资都向中心城市和中心区域的重点基础教育学校流动。海淀区基础教育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多于其他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资源占有量。而且,海淀区的资金投入以国家投资为主,主要是财政拨款。在政府的担保下,银行以及合作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银行贷款以及校企合作向区中心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集中,成为政府财政资助以外的另一部分资金支持来源。这些学校由于拥有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规模和水平全面提升。从集聚中心与非中心地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来看,处于集聚中心的基础教育学校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资源、技术、人力,因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会更顺畅;处于非集聚中心的基础教育学校,如海淀区边缘的一些基础教育学校,能够接触到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加之集聚区和非集聚区经费投入的差异性,基础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成果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可见集聚方效应减少了有效辐射范围。

2.“二次集聚”产生的负面影响亟待解决

一次集聚使得海淀区拥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质量人力资源集群、创新性机构集群等结构和质量良好的社会性资源,有助于海淀区形成自主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学校通过发挥学校自主性,在充分利用政府划拨的资金基础上,联合周边人力资源集群和产业集群中可用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与兼顾公平之间的矛盾加剧。“服务驱动”模式和“基础与特色”模式在学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受到教育资源“二次集聚”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学校往往处于区较为偏远的地区,远离高校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丰富的社会性资源。同样共处海淀区,由于软硬件配备不同、应用方式和人的观念的不同,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突出个性与公平发展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信息化程度低的学校,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下拨资金少,发展受限制;信息化程度高的学校对经费的要求高,下拨资金多。这就与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倡导的教育公平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方参与建设“教育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21]。下放学校发展的权力,即由学校管理自己的发展事务,在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的配置上允许学校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按需购置,经费管理、师资管理和学生管理自主[22]。

3.关注集聚区教育系统人员的稳定性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数学校出现了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最主要的三点原因如下:首先,一次集聚客观上具有动摇教师从业意愿的可能性,人力资源集聚和产业集聚有利于人才流动,加之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的当下,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应付学校的各种“杂务”,学校技术人员的待遇不高,没有专职编制,专业技术要求高,工作内容繁杂,这种勤杂工式的工作状态与提升自己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学校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流动性大和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教师(尤其是技术性岗位教师)在就业选择多样性与工资待遇比较之后,容易选择脱离学校环境进入其他行业领域。再者,“二次集聚”使得同是基础教育学校,但是教师占有的资源不均衡。在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学校,教师容易出现“另谋高就”的情况,要么从待遇不高的学校流向待遇较好的学校,要么从教育系统流向了其他领域。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生力军,对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技能突出、勤于助教、工作高效、团结合作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确保“区、校”两级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高效运行。聘请区内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组成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小组,以服务于教育教学为目标,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总结梳理成功实践经验,面向全区推广。

4.技术集聚效应引发技术更新与人员培训脱节

海淀区作为技术高新产业集聚区,新技术新媒体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发展联系密切,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面临着量大、技术更新快、培训力量有限,教师培训远不到位,人员培训与服务体系还远未形成,导致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师信息化培训远不到位,应用创新能力亟待增强的问题十分突出[23]。在调研过程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教师掌握新技术,但由于教师数量大,每一轮的培训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针对这一情况,区信息中心采取了传统与网络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将网络与现场学习、专题与系统培训相结合,但由于技术处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依然是一项艰巨而又持久的任务。

5.经费预算相对滞后,制约学校信息化建设

资金的审批周期长,下拨速度慢,不利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制约了区校两级的协调发展。如上半年申报的设备半年后才有答复,届时设备更新和经费的改变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财务审批的人要充分“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每一个工作人员”。在资金支持方面统筹兼顾,尽量考虑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最快的方式解决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经费问题。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政策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是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是可行和必要的[24]。

四、总结

海淀区作为技术集聚、人力集聚、创新集聚中心,吸收了全国各地大量的优质资源,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集聚方效应的影响下,海淀区形成了“自主发展模式”,并且在自主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种子模式。这五种子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资源配置的改变、集聚中心的转移、政策引导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并且模式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中总结出来的。集聚方效应影响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其中资源占有量不均衡导致的发展不均衡最为明显。因此,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集聚区边缘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资源占有量是接下来集聚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需要努力的方向。诚然,在集聚区形成的过程中,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资源集聚确实起到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公平问题愈加明显,此时,应当关注的是避免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因此,应着力改善边缘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通过加大财政拨款、鼓励社会企业与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扩大资源集聚区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公平化,缩小集聚中心与非集聚中心、集聚区中心与集聚区边缘的差距,尽力减少“集聚方效应”的负面影响。

[1]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0-286.

[2] 高鸿鹰,武康平.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J].统计研究,2007,24(3):43-46.

[3] 蒲善荣.教育聚集效应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和谐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270-274.

[4] 韩骏,李中华.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8.

[5] 方彬楠.海淀借力国际技术转移建创新之城[N].北京商报,2013-09-16(B4).

[6] 池建宇,姚林青.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8):75-78.

[7] 李芒,蔡旻君等.技术“极化”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7):25-30.

[8] 张虹.基础教育阶段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42-46.

[9] 杜占元.杜占元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02-28(6).

[10]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息生态",教育信息化困境[J].学术论坛,2006,(5):19-24.

[11]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应用不断深入,信息化工作稳步前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9-12.

[12] 陈仕品, 张剑平.21世纪初期英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2,(2):10-15.

[13] 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5.

[14] 李来衡.信息化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温泉二中[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73-75.

[15] 张燕军.从奥巴马政府修订NVLB法看美国教育均衡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1,(2):44-49.

[16] [美]彼得·德鲁克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7]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Xi’an: Sh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8-12.

[18] Joseph Alois 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76-78.

[19] 藤球莉.以应用为目的,提高信息化效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7-11.

[20] 祝晓丹,王冲.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85-87.

[21] 张进宝等.智慧教育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6):20-26.

[22] 张放平.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瓶颈及其破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1,(6):1-4.

[23] 汪丞,周洪宇.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43-47.

[24] 张虹.基础教育阶段区域教育信息化经费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42-46.

李芒: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leemang@bnu.edu.cn)。

逯行: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1020352929@qq.com)。

2014年6月15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Agglomeration Square Effect”:Ideas, Patterns and Effects——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 Haidian District For Example

Li Mang, Lu Hang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The urban development l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external resources to urban centers, thus urban centers took possession of more resources and had an impact on education. As a resource center, Haidian District’s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has been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Haidian District’s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deas, patterns and effects. In this study, we have researched 29 basic education schools in Haidian District ,collected and collated a lot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e found that Haidian District’s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has been affected by "Agglomeration Squar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e also summarized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Model"and 5 modes, researched the influence of "Agglomeration Square E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other regions which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gglomeration Square Effects”.

Agglomeration Square Effect;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Multi-mode

G434

A

1006—9860(2014)10—0007—09

* 本研究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课题编号:AHA0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海淀区资源信息化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