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大为,赵福政
(吉林大学 教育技术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创新高校MOOCs本土化思路
曲大为,赵福政
(吉林大学 教育技术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对世界教育格局、理念及技术产生不可估量的变革影响。面对新一轮世界教育改革浪潮,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主动、积极地借鉴、吸收及转化MOOCs所带来的冲击与压力,成为实现高校教育改革与中国梦的关键。该文借助文化适应理论,在回顾高校MOOCs发展的基础之上,借助“跨文化适应模型”“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对陌生文化的适应模型”对高校MOOCs本土化特征、影响因素及阶段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提出创新高校MOOCs本土化的发展思路。
MOOCs;创新;本土化;文化适应理论
2012年,在教育技术领域内由MOOCs引发的一场“教育与技术的变革海啸”正席卷中国教育大地。这种基于网络、针对大众人群的开放式在线课程进入人们视野,这一年也被称为MOOCs之年。2013 年初,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MOOCs平台edX,成为国内率先试水的高校[1]。数月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由耶鲁、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大学共建的MOOCs 平台Coursera[2]。无论是清华和北大,还是复旦和上海交大,加盟MOOCs 都是因为认识到MOOCs 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冲击, 并希望以加盟MOOCs 为契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3]。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引发的中国MOOCs本土化浪潮,随即促生了MOOCs本土化的诸多大步伐尝试。所谓“本土化”,也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4]。MOOCs从2013年中起,便不断进行着本土化的改造。2013年6月,由教育技术与方法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跨校选课、多校合作共建”,为中国高校MOOCs本土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两条思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12所国内一流学府宣布组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这一宣言将高校MOOCs本土化实践推进大众视线中,带动了全国高校MOOCs本土化的积极发展。上述一系列MOOCs本土化举措均反映出我国教育领域对MOOCs强烈的多元化诉求。
MOOCs带给中国高校教育生态“破坏性”创新,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风靡世界,获得教育理论、技术及商业领域的青睐,甚至呈现出一种撼动传统教育根基的发展潜力,核心动力是MOOCs的“大规模”(Massive)“开放性”(Open)属性,并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技术平台、教学课程模式、学习分析技术及评价体系。一时间,如何克服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误读与偏差,怎么创新高校MOOCs本土化建立,文化适应逐渐成为MOOCs本土化发展的核心诉求点。
文化的交流是伴随着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语言,而且还关乎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思维模式[5]。由此,当外来文化进入的时候,便形成了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之间在寻求共同对话的文化适应过程。关于文化适应问题的探讨古已有之,而对这一论题的系统性、科学性研究却始于20世纪初,1936年美国学者Redfield、Linton和Herkovits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一文中,首次系统地阐释了文化适应的定义、研究方式及模型,为日后文化适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二战后,跨文化交流、商贸经济及移民浪潮进一步推动了西方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发展。
如今,有关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日臻成熟,丰富的理论、实践成果为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在诸多理论成果中,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区分了文化适应的四种类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归纳出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总结出文化适应过程的特点和阶段)最具可参考性。批判地借鉴上述三个理论与模型,对于分析中国高校MOOCs本土化发展中的态度倾向、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北京大学MOOCs建设为例,可借助跨文化适应模型分析高校MOOCs本土化态度倾向。第一,1980年John·w·Berry提出“跨文化适应模型”(Cross-cultural Model of Acculturation),在该模型理论中文化适应按照适应态度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分离、同化、融合和边缘化。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确定主要依据两方面:一方面,文化适应者是否希望维持自身的文化身份和特征;另一方面,文化适应者是否希望与其他文化建立良好的关系。2013年北京大学MOOCs建设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短暂的7个月中,北京大学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世界MOOCs相接轨,并进行了自主性MOOCs平台建设的尝试,即北大学堂在线。同时,北大MOOCs负责人李晓明则以“一旦踏上了MOOCs之路,就会看到春暖花开”表达对高校MOOCs发展的期待。从北京大学MOOCs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倡导者的主观态度看,高校MOOCs建设中具有“积极”心态元素。
表1 2013年北京大学MOOCs建设情况
第二,从文化适应类型模型(如表2所示)来看,基于以北京大学MOOCs建设为特征的高校MOOCs发展情况,并结合高校MOOCs发展的初衷可推断出:目前高校MOOCs本土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试图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中占据有利地位,拥有话语权,从而继承、发展自身民族文化的意图较为明显。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高校MOOCs本土化建设中的文化适应态度倾向于“融合”类型,即在维护自身文化身份、特征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文化建立良好的关系。
表2 文化适应类型
高校MOOCs本土化建设,不仅是一种文化适应状态,更是一种文化适应过程。新西兰学者Colleen Ward在1996年提出“文化适应过程模式”,认为文化适应过程受限于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提出文化适应过程的四个相关联环节:“文化接触与跨文化迁移”“压力与能力缺陷”“情绪、行为、认知的反应”“心理、社会文化的结果”,如图1所示。依据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对比高校MOOCs本土化发展具体案例,本文将高校MOOCs本土化过程特征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图1 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1.高校MOOCs建设缺乏原创性经验
缺乏对MOOCs本质属性进行系统性、自主性探究,MOOCs相关基础性概念、特征及发展方式的认知依赖于国外学术观点。如MOOCs四大基本特征,即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因此,在进行高校MOOCs建设时,移植国外经验,或直接加入国外MOOCs成熟平台成为解决现实困境的捷径。据统计,中国高校最早开展MOOCs建设的四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都是采取了直接加入世界MOOCs三大平台的方式。
2.高校MOOCs建设模仿程度高
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高校及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共建中国高校MOOCs,从而拉开MOOCs快速发展的序幕。但其平台标准、运营机制、课程设置与国外edx、Futurelearn.、Open2study公司模式相似,即采取校校联盟方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平台、课程由联盟学校和合作学校提供、依靠已有网络教育资源和学生、非盈利性方面相似高。
德国学者Dieter Danckwortt提出“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对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的过程、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他认为影响文化适应过程的四个因素包括:客观存在的适应强迫、主观感知的适应需求、适应能力、适应辅助。依据Dieter 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模型”,本文将高校MOOCs本土化建设影响因素归结以下四个因素,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MOOCs本土化影响因素
客观存在的适应强迫表现为国外MOOCs发展对中国高校教育话语权的威胁,主观感知的适应需求则体现为中国高校MOOCs联盟萌芽的出现,而网络开放教学以及相关学习系统的出现则表现了国内对MOOCs的适应能力,国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方针策略则为高校MOOCs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适应辅助。以上四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同时影响着高校MOOCs本土化的进程。
首先,从适应强迫的角度加以分析,国外MOOCs发展对中国高校教育产生着话语权的威胁。不同于传统网络在线教育,MOOCs的主体成员是国际一流的大学联盟组成。当前三大MOOCs联盟Coursera、edx、Udacity的核心成员,几乎覆盖国际顶级名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后来参与的来自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的著名大学。无论是从现有成员,还是三个MOOCs联盟的未来发展战略,清晰、明确的全球化战略让全球化、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问题凸显出来。中国高校MOOCs平台如何在国内乃至发达国家教育领域立足值得深思。
其次,对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需求决定了中国高校MOOCs联盟萌芽的出现,这也体现了国内对MOOCs平台主观上的适应需求。在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影响下,“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和“EWUCC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已成为中国版MOOCs的萌芽成果。以“EWUCC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为例,其有重庆大学发起,汇集包括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54所著名高校,其平台已有100门候选课程。从其制作规模、运营机制及课程设计看,这两大高校联盟已具备MOOCs联盟的基本要义。
再次,“网络开放教学、学习系统”等现有开放资源则体现了国内对MOOCs本土化的适应能力。网络开放教学、学习系统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为高校MOOCs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经验。
最后,中国高校MOOCs平台之所以得到重视并得以顺利发展,与“国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方针”所起到的适应辅助作用密不可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国家政策方针为高校MOOCs联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人员支持。
高校MOOCs本土化发展,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信息技术时代下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延伸。同时,MOOCs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也是文化全球化的典型伴生物,其中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互动学习成为世界文化互融共生的核心手段。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是指,“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学习他国社会文化习俗(包括认知和行为规则)的过程。”在学习模式中,文化适应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工具和技术、组织、思想观念。笔者将“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的三个维度与高校MOOCs本土化特征、态度倾向及影响因素相结合,寻求创新高校MOOCs本土化的思路。
国外高校MOOCs核心组织特征,主要是指一种集体式、开放式、即时性的激发型的互动学习方式。创新高校MOOCs本土化思路的重要途径,就是对MOOCs在跨文化语境中理解能力的把握。一般而言,MOOCs的核心特征体现为Massive(大规模)、Open(开放性)、Online(在线)、Course(课程)。这一概念界定本身就存在巨大争议,其中标榜的“开放性”与现实必须“注册”的环节相矛盾。所以,本文将中国高校MOOCs核心特征进行创新,认为高校MOOCs本土化特征主要包括:集体式、开放式、即时性。
以MOOCs的“集体式”“开放式”“即时性”特征为指导思路,创新高校MOOCs平台搭建。(1)集体式MOOCs平台主要通过社交网络应用(QQ、微博、微信、邮件)为沟通网络,引爆网络效应,迅速达到学校、教师、课程及学生群体的规模化;(2)即时性MOOCs平台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具有快捷的交流手段;(3)开放式MOOCs平台是指获取教育资源的开放,在线学习工具的开放,高校之间学生互选课程的开放及学分互认的开放。
国外高校MOOCs教学模式的形成,其根本的技术动力来自于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个性化教育模式,是MOOCs不同于以往网络教育的重要特点。目前,三大MOOCs平台:edx、Coursera、Udacity的课程大多采取结构化形式,课程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协调人、话题时间、作业测试等,并依照话题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地组织和编排课程内容,其中每个主题单元均由课程视频、学习材料、测试练习、讨论版等组成。教育大数据的分析与反馈,让MOOCs课程设计更为优化,将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反馈的判定更为精确。
根据对国外三个MOOCs平台的分析,莱恩(Lisa M Lane)认为MOOCs教学模式包括三大部分:内容(Contents)、任务(Tasks)、社交网络(Networks)。并由此分为“基于网络的MOOCs”“基于任务的MOOCs”“基于内容的MOOCs”的三类学习模式,反映出目前国外高校MOOCs教学模式的关键组成元素。这成为高校MOOCs本土化在教学模式创新方式的突破点。
从上述研究结论看,目前中国高校MOOCs本土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观感知的适应需求、客观存在的适应强迫、适应能力以及适应辅助。四方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高校MOOCs本土化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吉林大学在线学堂”便是极具代表性并已日趋成熟的典型案例。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吉林大学开始MOOCs的首次尝试,“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生命科学导论”“唐宋诗词人文解读”等四门公共选修课,开启了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凡在校本科生均可自主选课,不受年级和学部限制,每门课程都设置了阶段教学目标和网络自主考核,课程按期修满者便可拿到相应学分。“吉林大学在线课堂”的创立是MOOCs平台本土化比较成功的案例,实现了高校网络学习、高效服务、修读学分的全新教学管理模式。
笔者以“吉林大学在线课堂”为例,分别与目前高校MOOCs联盟建设情况、高校“在线课堂”模式经验、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方针及与国际MOOCs联盟竞争压力相联系,搭建起“立足本地化、参与本土化、拓展国际化”的适合中国高校MOOCs发展的思维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中国高校MOOCs发展的思维模型
该思维模型包括三个核心倾向:立足本地化、参与本土化、拓展国际化。体现为六个层次:第一,思维影响层面,依据“陌生文化的适应模型”的分析,高校MOOCs平台亟需掌控教育话语权,虽然MOOCs这一舶来品是否真正能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考量,但建设符合我国高校教育适应需求及适应能力的优质在线资源无疑是高校MOOCs平台的立足之本。第二,思维核心倾向,“融合”的跨文化适应态度让我国高校MOOCs平台带有强烈的继承、发展自身民族文化的意图,以文化调适的心态在全球化教育版图中维护中国高等教育的身份是MOOCs本土化的核心思维。第三,重点措施,加入国际主流MOOCs平台是本土MOOCs得以立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缺乏原创经验、建构模仿程度高等特征让我国高校MOOCs的全球化进程并不平顺,而以“校校联盟”的模式逐步推进资源的传递与共享无疑是一条更可行的发展之路。第四,案例设计,“吉大在线学堂”是未来中国高校自主建构MOOCs平台可借鉴的良好案例。“吉林大学在线课堂”继首批上线四门公选课之后,一些专业性强、具有吉大学科优势的课程也在陆续制作,如“汽车工程”“预防学”等。本校学生用MOOCs课程来修学分、外校学生资源共享,此种方式把MOOCs的效能切实地落实到了高校教育体系中,同时发挥了其开放性。第五,核心目的,本地立足、本土参与、国际拓展既是我国高校MOOCs平台的核心思维,更是其构建的核心目的。第六,操作方式,MOOCs的焦点是Course,即课程。课程质量、课程设计是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无论是从微观的知识单元设计,还是宏观的平台建构和运营,从本土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心理、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文化调适,优化平台从整体到细节的设计才能最终实现我国高校MOOCs平台全球化的设想。以上这六个层面,依次垂直分布,并受文化适应理论引导,呈现为逐级影响的关系链条,形成了中国高校MOOCs发展的思维模型。
从文化适应理论入手,不难解构出MOOCs得以在中国高校迅猛发展的本质原因,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对MOOCs主观的适应需求,前期已较为成熟的远程教育与网络课程奠定了MOOCs在中国发展的理念及技术基础,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国家政策主导的适应辅助则大力推进了MOOCs在中国发展的步伐。但在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MOOCs所客观存在的文化适应威胁无不挑战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话语权,本土化的MOOCs在文化适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欠缺原创思维、模仿程度高的本土化特征以及维护自身文化认同的“融合”化态度倾向,又为未来中国高校MOOCs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本文所提出的“中国高校MOOCs发展思维模型”提供了建设本土化MOOCs平台的有效思路,本着“立足本地化、参与本土化、拓展国际化”的核心思想,从课程设计到平台搭建逐一进行文化调适,是我高校MOOCs发展切实可行的道路。
[1] 陈竹.北大清华加入美国在线教育平台[N].中国青年报,2013-05-23(3).
[2] 易蓉,张炯强.复旦交大加入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N].新民晚报,2013-07-09(A7).
[3] 顾小清,胡艺玲,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4] 项贤明. 教育: 全球化, 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2): 32-41.
[5] 邓婷. 试论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的问题[J]. 大众文艺: 学术版, 2012,(20): 281-282.
曲大为: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qudw@jlu.edu.cn)。
赵福政: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新媒体(zhaofz635@nenu.edu.cn)。
2014年5月31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Innovation of MOOCs Loc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cculturation Theory
Qu Dawei, Zhao Fuzheng
(Jilin University,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Changchun Jilin 130000)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has been developing enormously and influencing the global education profile,philosophy and technologies immeasurably. Facing new waves of global education reform, especially under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globalization, wi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reasing rapidly, proactive absorp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impact and pressure brought by MOOCs, and using it as a reference is the key to achieve educational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Dream. Based on the Acculturation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O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lization features, influence factors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Model”, “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Model” and “Adaptation Model for Alien Cultures”. Based on “Learning Model of Cultural Adaptation”, it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of MOOCs Local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OCs; Innovation; Localization;Acculturation Theory
G434
A
1006—9860(2014)10—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