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曲线与课堂教学

2014-11-26 10:18丁小芳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遗忘曲线背诵课堂教学

摘 要:在外语课堂教学和实际运用中,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一直是一个中心问题, 对此众多的措施层出不穷。然而,对遗忘规律的把握能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随之解决背诵这一个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问题。本文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了分析, 并强调课堂背诵的关键性, 随后提出了科学的记忆规律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遗忘曲线;背诵

一.引言

人所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这就是记忆。外界的刺激越强,留下的痕迹越深,记忆的保持就越长久。从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及输出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大脑中的这种痕迹逐渐淡化,记忆就会转化为遗忘。人的一切都包含着记忆。

在外语教学中,学生们每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会有大量信息涌进大脑,需要他们记忆。怎样高效率地将这些信息储存于大脑中,所以记忆是关乎外语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摆在外语教师们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规律,克服学习中的种种障碍,最终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然而,记忆与遗忘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同时存在,我们只能想办法指导教学。一直以来,心理学家,教育家对记忆和遗忘进行着大量的研究,而真正地将遗忘规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也是迫在眉睫。从生理上讲,人的记忆能力是惊人的,但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10,更多地未被发挥利用,这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记忆遗忘规律,对它的利用能最终减少学生的遗忘,提高课堂教学背诵的水平。

二.课堂教学中背诵的重要性

牛津英汉词典对背诵的解释是“ repeat aloud or declaim from memory.”“如果我们把背诵语言材料(词语、句子和文章)看成是‘死的,那么通过对这些语言材料的背诵和模仿,逐步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内在结构,从而生成既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能为别人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来,那就是‘活了”(赵丕行, 2005:4.)。可见,背诵不是“ 死记硬背”,它是灵活驾驭语言的基础。一门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要学好外语就先得学好这些基础的知识,这过程中背诵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对外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则是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范文的背诵能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背诵的词汇,句子,文章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在与人交流时能够脱口而出,避免了哑巴英语的现象。外语教学中的背诵效果突出,“明显感觉到自己说英语时语速加快,应变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丁言仁,戚炎,2001:58)。在背诵的同时,也会逐渐养成外语思维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课堂教学中背诵的理论基础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最佳语言输入包括四个必要条件:(1)可理解的(2)密切相关的(3)不以语法为纲的(4)大量的。其中,可理解输入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条件。听读是自然输入,背诵词汇,短语,课文时非自然输入,它们都是输入必不可缺的两部分。可见,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课堂背诵提供了理论基础。课堂上的背诵的内容都是教师们特意挑选出的具有典型性应用广的,之前有过反复讲解为学生们所理解了的,并结合了一定的语境来向学生们讲授了的。总之,课堂背诵的内容符合最佳语言输入的多种条件,促进了外语的学习。

针对Krashen的“ 输入假说”Swain提出了她的“ 输出假说” 她认为“ 可理解性输入”在语言习得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输出同样有它的重要性。她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因此,语言的输入(听和读)和输出(说和写)关系密切,输入是输出的前提,输出是检验输入的最好途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学生们的背诵为他们贮存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更准确更多的输出铺平了道路。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如下图:

由图可知,外语学习中课堂接受的知识作为输入信息进入了学生们的大脑,他们注意后形成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脑中的知识要么通过复习成为长时记忆较久的保存在大脑中,要么将其置之不理而最终被遗忘。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

赫 尔 曼·艾 宾 浩 斯(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他在1 9 世纪末对记忆、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于1885年出版《论记忆》一书,这本书是实验心理学史上最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本书中,艾宾浩斯第一次提出了遗忘曲线的概念,遗忘曲线图如下:

由图可知,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横轴表示时间,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记住的知识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但递减的速度不是匀速的。显而易见,曲线在前两天急骤下降然后变得相对平稳,所以人们的遗忘呈现出“ 先快后慢” 的特点, 在掌握知识后一两天内不温故,知识会大幅度遗忘只剩下1/4的数量,可见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之后缓慢下降也就说明遗忘速度变慢。

此外,艾宾浩斯还做了其它的关于记忆的实验,收获了另一项重要发现:记忆的水平受记忆内容是否被理解的影响。实验表明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先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针对无意义音节而得出,这里作为它的补充,艾宾浩斯又给出了针对不同性质的材料的遗忘曲线,曲线图如下:

( 横轴表示记忆的天数,纵轴表示记忆的数量 )

由图可见,记忆材料越有意义,记忆的效率越高。从记忆材料的选择入手也能改变课堂教学背诵的效果。避免“ 死记硬背” 现象的发生,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最终将输入头脑的知识长久的记住而不易遗忘。

记忆过程中存在前后摄抑制也是对上述遗忘曲线得到的记忆规律的补充,。前摄抑制指学习的材料对后识记学习的材料起的干扰作用,同样,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常见于记忆材料相似,记忆时发生相互干扰,制约着记忆。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同类材料的相似刺激,不断变幻学习内容来加强教学质量。

五.遗忘规律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发

首先,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识相结合。

遗忘“ 先快后慢” 规律告诉我们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不复习的人,就好像赶着一辆破牛车,上边装满许多捆绑很松的货物,而它只管赶路,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车上的货物已经所剩无几,他还得意地夸耀自己走了多么远的路。”“ 学而时习之” 方能成为学习上的能手。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带领学生适当复习上节课内容或课程结束时温故本节课知识重点对加深知识的记忆尤其关键。单独的讲解而不重视课程知识点间的联系只会让学生头脑混乱,只有在灌输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联系先前学过的知识,既巩固了旧知识也能强化新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点后要及时复习,随后间隔时间温故且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复习花费的时间慢慢缩短,有效复习旧知识,持之以恒定能牢牢掌握。

其次,传统的讲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不同的记忆材料影响记忆效果规律告诉我们学习在于理解。学习的知识“万变不离其宗”。课堂上老师通过黑板课本结合着多媒体讲解知识,教学手段多样化,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同时降低前后摄抑制影响。同样是一篇课文,可以口头读出,也能用投影仪呈现或电脑播放,呈现形式丰富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像一些语法知识和词汇拼写离不开教师在黑板上呈现,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有趣的角色扮演和传统的讲授相融合,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为更好地理解做准备。反对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而不理解飞速遗忘的现象,这只能暂时的提高了考分,却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最后,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相结合。

课堂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找出学习重点,或是创设语境加深理解。而学生要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后自习复习中去。根据记忆规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英语词汇记忆中,避免通常字典中按照字母顺序排列词汇记憶单词的方法,枯燥乏味,像《刘毅词汇5000》是将英语中高频词汇随意分配,十多个一组为一小节,给出例句,便于理解,此外,每小节有练习来及时巩固,这样能突破词汇记忆难关;对擅长在朗读中记忆的学生可以采用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方法;有些习惯在睡前和早上记忆复习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则可以利用好早晚这段时间;总之,不同的人可以选择和创造出适合自己学习记忆的方法。

六.结论

课堂教学中背诵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记忆的水平影响着背诵的效果,所以掌握记忆规律对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作用巨大。对遗忘曲线的分析总结出来的记忆规律只有真正结合实际运用到教学中去,才有它的真正的意义,否则一切只是空谈。

参考文献:

[1] Hermann Ebbinhaus.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13: 30-89.

[2] 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gman,1985.

[3]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 丁炎仁、戚众.背诵课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 外语界,2001(5):58一64

[5] 赵王行.关于背诵的理性思考[J]. 中小学英语教学,2005(9):4一7.

作者简介:丁小芳(1990.10—),女,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上海大学2012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遗忘曲线背诵课堂教学
英语词汇学习浅析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艾宾浩斯记忆模型在电力运维自学习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遗忘曲线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