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2014-11-26 11:10刘绍燕庄曾渊郭晓勤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李东垣风药苦寒

盛 倩 刘绍燕 庄曾渊 郭晓勤

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李东垣为易水学派中补土派的创始人,也擅长眼病的治疗。在《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等著作中有不少论治眼病的方剂,充分体现了其立足于脾胃论治目病的学术思想。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经验的有效载体,通过古代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对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本文运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李东垣治疗眼病的方剂进行用药及组方规律分析,以期更好的理解李东垣论治眼病的学术思想。

1 资料与方法

《兰室秘藏·眼耳鼻门》〔2〕、《东垣试效方·眼门》〔3〕治疗眼病的内服方剂共30首(包括眼和耳鼻共用方2首),根据所治病症分为外障眼病用方17首:黄芩黄连汤、泻热黄连汤、芎辛汤、选奇汤、神效明目汤、明目细辛汤、助阳和血汤、防风饮子、拨云汤、神效黄芪汤、归葵汤、救苦汤、当归龙胆汤、温卫汤、龙胆饮子、羌活退翳汤、温肺汤;内障眼病用方13首:地芝丸、益气聪明汤、复明散、冲和养胃汤、蔓荆子汤、熟干地黄丸、益阴肾气丸、羌活退翳丸、补阳汤、泻阴火丸、升阳柴胡汤、疗本滋肾丸、加味滋肾丸。均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1.1”。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将原文中涉及的药名,主要根据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进行预处理录入,如将白芍药、芍药均录入为白芍;将当归身、当归梢均录入为当归;将生甘草、炙甘草、甘草梢均录入为甘草等。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的“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及用药规律分析。

2 结果

2.1 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特点

2.1.1 用药集中:治疗眼病的30个内服方剂中包含68种药物。用药总次数为306次,有28味中药仅出现1次。由“频次统计”将药物按使用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使用频次在5以上的药物有23味(表1),占所用药物的 33.82%(23/68),使用次数占眼病用药总次数的75.49%(231/306)。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支持度(支持度是指所选组合在整体数据样本中至少出现的次数)设为最低值5时,有311种药物组合,但仅包含22味中药(均是表1的药物)。这充分体现了李东垣方多为其自创,用药具有集中性。

表1 李东垣眼病方剂中频次≥5次的药物

2.1.2 用药体现五脏苦欲补泻用药之法:李东垣师从张元素,用药主张五脏苦欲补泻。“肝之窍通于目,离为火,能耀光而见物,故分别五色也,肝为之舍。”(脾胃论·五脏之气交变论)〔4〕李东垣常用肝脏苦欲补泻之法治疗目病,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5〕,甘草、川芎、细辛、白芍均列于表1,是治疗眼病常用的药物。

2.1.3 善用辛散,重用甘温,慎用苦寒:李东垣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不同,将药物分为五类,载于《药类法象》〔5〕中。李东垣眼病方剂常用的23味中药(表1)按《药类法象》的方法进行分类可分为4类:“风升生”类药物,防风、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细辛、蔓荆子、川芎8味,用药次数占眼病用药总次数的 28.10%(86/306);“湿化成”类药物,甘草、当归、人参、黄芪、橘皮、熟地黄6味,用药次数占眼病用药总次数的23.53%(72/306);“寒沉藏”类药物,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知母、龙胆草6味,用药次数占眼病用药总次数17.97%(55/306);“燥降收”类药物有茯苓、五味子、芍药3味。由此可见,李东垣治疗眼病风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补益药、苦寒泻阴火药。李东垣论治眼病善用风药,一是用其祛风散邪、燥湿止痛;二是意在以诸风药升发阳气。目居高位,生理上更有赖于脾气的升发将精微物质升运于目,目得清阳之气的温养,而维系其正常的功能。即所谓“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 ”(《兰室秘藏·头痛门》)〔2〕

2.1.4 补益药的使用特点:李东垣常用的补益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甘温益气的甘草、人参、黄芪、橘皮、白术。甘草、人参、黄芪正是李东垣最常用的甘温三味的组合,补元气升清气且甘能泻火。李东垣治疗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所致内障眼病的方子多含有这一组合,如蔓荆子汤、冲和养胃汤、益气聪明汤。若兼有气滞予陈皮,理气健脾又可防补药甘壅碍脾胃。若兼有津液停滞,则配伍白术健脾利湿。二是养血滋阴的当归、熟地黄。李东垣认为肝藏血,目为血脉之宗,目得血而能视,“调理脾胃、养血安神”是眼病治疗的原则。当归辛甘温,为和血之圣药,况有甘味,又欲以为向导,可引血入肝,故治疗眼病常用当归。根据“规则分析”熟地必与当归、生地合用(规则分析即出现A药物时,同时出现B药物的概率,置信度为1表示100%出现),具有养血凉血益血之功,是李东垣针对目血虚阴弱火旺、视物昏花而设。熟干地黄丸、地芝丸均是这类的方剂。上述两类补益药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李东垣眼病组方的两类基本类型,即《东垣试效方》所言“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气虚者,气弱也”及“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乃血虚气盛,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元气不足;火者,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

2.1.5 风药的使用特点:李东垣常用的风药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柴胡、升麻、葛根之类,可升引脾胃中清气,使之上行阳道,亦能引甘温之气味上行。二是羌活、防风、细辛、蔓荆子之类。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其中唯蔓荆子气清。三是川芎,既能助元阳之气,又能活血行气止痛,辛温以通为主。根据软件“规则分析”,气温味大辛的细辛必与风药之润剂防风合用、多味风药同用时多与甘草、当归配伍使用,这体现了李东垣为防风药辛香温燥、升散太过而耗伤元气的思想。

2.1.6 苦寒药的使用特点:李东垣重视脾胃,慎用苦寒。治疗目病运用苦寒药泻火时,强调用酒洗酒炒酒浸等办法来减缓其苦寒之性,避免寒伤胃气,并重视滋阴药的配伍运用,以防苦寒伤阴。李东垣常用的苦寒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知母、生地,从具体功能上讲又分为两类,一是黄芩、黄连、龙胆草,长于清热泻火燥湿,黄芩善泻肺火,黄连善泻心火,龙胆草善泻肝火。二是生地黄、知母、黄柏,既能滋肾水真阴不足,又能苦寒清热泻火。

2.2 内外障眼病用药特点

13首内障眼病用方中包含48种药物,17首外障眼病用方中包含45种药物。李东垣常用补益药、风药、苦寒药(使用频次≥5)在内外障眼病中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总体而言补益药及苦寒药在内外障眼病的运用中无明显差异:二者使用频次各占50%(36/72);苦寒药在内外障眼病中的使用频次分别是 47.27%(26/55)、52.73%(29/55)。 然有的补益药仅用于内障眼病且搭配方式相对固定,如熟地黄合生地黄、当归养血凉血;白术和甘草、人参、黄芪、茯苓益气利湿。有的苦寒药如龙胆草仅用于外障眼病,并多与黄芩、黄连相须为用,因其善于清利肝经湿热,故多用于治疗黑睛生翳、目赤肿痛,湿热为病。就风药而言外障眼病使用更多,眼居体表易感受外邪,当以祛风散邪为治疗原则。在风药具体的选用上亦有内外障眼病的不同,其中细辛、藁本、麻黄、荆芥、白芷仅用于治疗外障眼病且多相须为用,而独活则仅用于治疗内障眼病,且与羌活、防风相须为用,即在补阳汤、泻阴火丸和升阳柴胡汤中。内障眼病中最常用的风药是柴胡、羌活、防风,意在以诸风药升发阳气。肝开窍于目,肝主疏泄,柴胡可疏解肝经郁滞且可引精气上达目窍作引经药,故最为常用;且柴胡均与当归合用,肝主目,二药均归肝经,柴胡疏肝气、当归养肝血,配伍使用治疗目病甚好。

表2 内外障眼病方剂中常用补益药、风药、苦寒药的使用情况(频次)

2.3 补气升阳泻火的遣药制方特点

通过软件“用药模式”功能,将药物组合按照出现频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李东垣眼病方剂出现频度较高的6味药用药组合中(表3),仅涉及甘草、当归、黄芪、人参、防风、羌活、柴胡、升麻8味中药,均为补益药或风药。这既是反映了李东垣用药的集中性,也是反映了李东垣固护脾胃,善用甘温之品及风药补中升阳泻火,慎用苦寒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即《脾胃论·脾胃胜衰论》〔4〕所言“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综上,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较客观的总结分析了李东垣眼病方剂的用药组方规律,有利于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和继承。另外,李东垣制方强调“主病之谓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别之”,并主张“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因此,研究李东垣的眼病用方特点,还需要重视方中药物用量及君臣佐使构成情况,明确其所治眼病的主症、兼症,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李东垣从脾胃论治眼病的学术思想。

表3 李东垣眼病方剂常用6味药组

[1]李健,卢朋,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4-257.

[2]李东垣.兰室秘藏[M].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2007:31-48.

[3]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等.金元四大医学家名著集成[M].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1997:616-620.

[4]李杲.脾胃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3,4.

[5]张元素,李东垣,著,伍悦点校.珍珠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7,199-204.

猜你喜欢
李东垣风药苦寒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观菊赏鹦有怀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咏棕树
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苦寒吟
治疗偏头痛用风药
风药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