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雪,石卫东,陈恩琪,王志远,刘美含,吴艳华,李佳晶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电诊科,吉林 长春13003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经济、快捷的方法。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观察颈部斑块形态目前研究较多,但对动脉硬化与锁骨下动脉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对随机人群锁骨下动脉进行筛查,旨在探讨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的部位,同时探讨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收集2011年2月-2012年6月期间在吉林省中日联谊医院电诊科行超声检查的随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1人,女性159人,年龄18-93岁。
1.2.1 参照2009年卫生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标准,颈部动脉及锁骨下动脉IMT≥1.0mm为增厚,局限性IMT≥1.5mm为斑块。IMT增厚或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都认定为存在粥样硬化病变。
1.2.2 遵循200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年龄结构的划分方法: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者为长寿老人。介于本次数据采集中,男性及女性中长寿老人均为一组,人为的将年龄分组为:≤44岁组、45-59岁组、60-74岁组及≥75岁组
1.2.3 吸烟 年龄为20岁及以上者:每天至少吸一支烟,吸烟达6个月及以上者;年龄为15-19岁青少年者:每周至少吸一支烟,吸烟达3个月及以上者。饮酒:每周至少一次饮用含酒精的饮品,达1年及以上[1,2]。
1.2.4 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1.2.5 依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我国人群采用 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和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或负荷后2h葡萄糖≥11.1 mmol/L。
1.2.6 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相关标准:①总胆固醇(TC):合适范围<5.18mmol/L,边缘升高范围为5.18-6.19mmol/L,升高范围≥6.22mmol/L。②甘油三酯(TG):合适范围<1.70 mmol/L,边缘升高范围为1.70-2.25mmol/L,升高范围≥2.26mmol/L。③低密度脂蛋白(LDL):合适范围<3.37mmol/L,边缘升高范围为3.37-4.12 mmol/L,升高范围≥4.14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HDL)合适范围≥1.04mmol/L,降低范围<1.04,升高范围≥1.55mmol/L。
1.2.7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依照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WGOC)的分类标准,把BMI进行如下分类:BMI<18.5为偏轻体重,18.5≤BMI<25为正常体重,25≤BMI<28为超重体重,BMI≥28为肥胖。
由专人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及饮酒史;根据吸烟史及饮酒史分别分为有/无两组;按身高及体重分别计算BMI后分别分为偏轻体重、正常体重、超重体重及肥胖四组;依据研究对象自述血压、血糖及血脂情况分别分为高/非高两组;行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后的结果,分为有斑块组及无斑块组。
1.4.1 采用Philip iU22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5—12MHz进行检查。患者呈仰卧位,探头置于锁骨上方扫差,显示双侧锁骨下动脉。测量指标包括:①内中膜层厚度;②斑块部位及大小。
1.4.2 统计方法:经SPSS19.0软件包处理所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同时建立logistic回归判别分析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因素对锁骨下动脉斑块是否形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0-74岁年龄组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因素对斑块是否形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将锁骨下动脉斑块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高龄因素中,60-74岁组的锁骨下动脉斑块阳性筛查率是青年人组的8.6倍;≥75岁人群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发病率为青年人群的7.18倍,高血脂人群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危险度是2.365,见表2。
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后壁发生率77/80(96.25%),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于前壁概率2/80(2.5%),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前壁与后壁同时发病的发生率为1/80(1.25%)。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精神压力增大,与AS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IMT和斑块是可靠的血管终点结局的替代指标之一[3,4]。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在无症状的成年人进行心脏血管疾病筛查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5],可以得出超声学检查对检出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已达成共识。
流体动力学观点认为[6-8],血流通过平直无分叉的血管时,血流速度频谱呈中心对称的抛物线型,流体通过弯曲部位时,轴向速度抛面偏离之前的对称状态,最大速度发生在近外侧管壁,剪切力明显增高,不易形成AS;但在弯曲血管内侧区流速梯度减小,易形成涡流,近管壁侧速度减慢,易形成分离区,进而易发生AS。AS发生部位的“选择性”合理解释了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斑块后壁发病率高于前壁。
增龄是致AS不可逆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60-74岁组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logistic回归分析中60-74岁组及≥75岁组人群中锁骨下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是青年人组的8.6倍、7.18倍,因此对于高龄人群,行锁骨下动脉超声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病高危个体。
高血脂在单因素结果分析中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高血脂是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OR>1),这一结果与目前国内外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符[9-11]。
吸烟因素作为单因素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之后得出结果显示,其未进入回归方程。换言之,吸烟尚不能认为是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与吉林省地区人群生活习性有关,吉林省地区相对吸烟人数、长期吸烟史及低龄化吸烟者较多。吸烟史由吸烟指数(吸烟年限x支/日>200)确定[12],因没有较为精密的统计数据,可能会导致阴性率增加。
表2 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由单因素分析可知高血压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高血压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相关性,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高血压暂不能被认为是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发现:除年龄这项不可逆危险因素外,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均对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Linnebank的研究结论相同[13],即影响锁骨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仍是传统的危险因素。戒烟及膳食干预可逆转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干预的重心放在减少或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危险因素对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肖婷婷,林汉生.中国南方地区鼻咽癌家庭史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5):4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3]W.H.Chen,D.S.Ho,S.L.Ho.Prevalence of Extern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J].Stroke,2003,29(4):631.
[4]Takahashi W,Ohnuki T,Ide M,et al.Stroke risk of asymptomatic intra extracranial large-artery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adults[J].Cerebrovasc Dis,2006,22(4):263.
[5]任卫东,冯赫林,马春燕译.超声显像与多普勒超声检查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2-264.
[6]W ong KS,Huang Y,Yang H,et al.A door-to-door survery of intracra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Liangbei Countrg,china[J].Neurology,2007,68:2031.
[7]袁光华,张 武,简文豪.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检查规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06-507.
[8]黄 葵,李治安,杨 娅.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兔早期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8):370.
[9]王义成,袁桂莉,郜新春.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4):222.
[10]戴淑华,蒋学俊,李建军.氟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2):183.
[11]姜玉新.超声造影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述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325.
[12]Akosan K 0,McHugh V L,Barnhart S I,et al.Pilot results of the early detection by ultrasound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Evaluation(EDUCATE)study[J].Am J Hypertens,2007,20(11):1183.
[13]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