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活动课和乡土史的教学相对比较薄弱。活动课生动活泼,乡土史资源丰富而又贴近学生生活,以活动课《致敬“常州三杰”》为例,阐述如何在活动课教学中渗透乡土史,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乡土史
初中历史活动课,大都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多上活动课,另一方面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活动课的地位一直在被弱化甚至边缘化,这的确是一种遗憾。下面就以活动课《致敬“常州三杰”》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的。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理性思维水平有明显提高。对活动课的积极性很高,即使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仍然乐此不疲、兴致勃勃。可见,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近身边的历史,感受历史是十分必要的,这正符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观点: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由师生合作自主编写,大致对应八年级上册,以“常州三杰”为缩影,展现我党早期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我党早期领导人,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选取乡土史中的“常州三杰”,渗透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逼着学生被动学习。通过活动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探寻身边的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学习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进行历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培养合作意识、锻炼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4)通过制作微视频,布置展板,进行演示讲解,学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历史。
(5)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伟大牺牲,感受党由弱变强的必然性。
四、活动准备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知学习论的观点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什么。探明这一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经过讨论,首先制订了调查问卷。
1.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比较完善,问题也较有针对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常州三杰”的了解度较高,比例为89.6%,三人名字都能写对的学生比例稍低,仅为67.1%。对“常州三杰”的具体生平事迹,了解度很低,仅有一个模糊的认识。
2.参观访问纪念馆
常州革命烈士陵园主要是为了纪念三杰而建造的,故又称“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张太雷纪念馆分别位于青果巷、清凉路,恽代英祖籍所在地常州小河有恽代英纪念广场。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留下影像资料以及各种文字资料。
3.观看相关视频
经过搜索学生发现,至少有以下影视资料可供参考:电影《秋之白华》《大雷雨后》《永远的青年》,6集电视连续剧《恽代英》等。
4.查找资料,阅读书籍
通过网上查找的方式,尽可能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打印。去常州图书馆、常州博物馆查找相关史料,如《张太雷研究史料选》《恽代英传记》《瞿秋白文集》等,做好笔记。
五、活动内容
1.影像中初识“常州三杰”
学生课前将影像资料整合,制作成时长约10分钟的微视频,既包括电影电视资料的剪辑,也包括学生参观纪念馆的视频资料。在观看微视频时,笔者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都聚精会神,效果很好,因为那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果实。
2.竞赛中体会“常州三杰”
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进行知识问答,分必答和抢答题。学生分组合作,踊跃参与。通过竞赛,不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而且在问与答之间,对常州三杰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有效巩固了参观访问的结果。
3.评比中感受“常州三杰”
上述两个环节后,将早已准备好的展板出示,展板上展示的是学生的调查报告,选取一杰,将自己的调查成果整理成文,强调规范性和真实性,可附图片。学生自主评选最优秀调查报告,教师在旁简单指导,培养学生从规范性、科学性、真实性等方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4.文字中致敬“常州三杰”
最后一个环节是前三个环节的延续,也是整堂课的升华,学生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完成一篇名为《“常州三杰”精神之我见》的小论文。学生了解到,城市的发展,不光要靠经济,更持久的动力应该是城市的灵魂,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而以常州三杰为代表的革命烈士,正是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底色上最鲜艳的一抹红色。
六、探索与反思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搜集各种资料,参观纪念馆,制作展板和微视频,酝酿小论文。学生的历史素养在这次活动中有了大的提高。包括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与人沟通协作交流分享的能力,跨学科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多媒体制作的能力,爱家乡爱祖国的基本人文素养,重证据的历史证据意识等。
不仅如此,在追寻“常州三杰”的过程中,对家乡常州,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由衷的自豪。爱家乡爱祖国,浸润在学生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在历史活动课中开发乡土史资源,学生可以直面历史,用自己的双手碰触身边的历史,对家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加入自己的想法,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在活动课中,教师应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包括课前的活动准备亦然,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稍加点拨即可,带领学生把握住总体方向,其余的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知道学生比我们想象中更出色。
但是总还有不足和遗憾,如:
(1)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局限于中国史,世界史几乎没有涉猎。当然这与笔者目前选择的切口较小有一定关系,但常州也不是不能与世界史联系起来,如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二战,不过其中的联系可能没有那么明显,资料也比较匮乏,较难搜寻,但仍不失为一个研究方向。若把乡土史的范围扩大至整个江苏或是华东地区,研究的领域又会拓宽很多。
(2)课题组内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还有待提高,除了组长要积极推进课题研究,也要带动组员积极参与进来,一起形成专业成长和课题研究的合力,让研究、探讨、合作的风气浸润校园。
(3)个别学生不小心丢失了资料,因此进行历史研究和探讨一定要保管好过程性资料,资料的留存和整理也是历史素养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作者简介:吴炜瑛,女,1988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