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四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培养;能力提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策略。”实践也证明,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自学。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小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需要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教师的要求去预习。同时,教师也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如,任务落实预习法、笔记预习法、自主质疑探究法、温故知新预习法、尝试练习预习法、动手操作预习法等。预习方法的使用应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二、课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中去找信息,找答案,或是让学生互相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9 Shopping A板块时,就是让学生互相扮演顾客和服务员,笔者只在旁边稍做指导。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灵活运用了买卖商品的英语知识,同时还提高了运用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也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一次小小的讨论,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使用,但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选择一些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慢慢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可以形成永久记忆。“温故而知新”,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艾宾浩斯曲线可以知道及时复习对于加深和巩固知识是多么可贵,可以防止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可以让学生回想今天、这个单元、这个星期、这个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注意点又在哪里,只有知道如何复习,才有可能自主复习。教师可以画出一棵知识树,列出单词、词组、句子、知识点、注意点,把厚书学薄。
教师在布置复习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分层教学,一是必须完成的,就是最低要达到的目标;二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就是目标较高的作业,要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如Story time部分最低要求是能熟读课文,再高一层是背诵课文,更高一层是仿照Story time编写对话。让学生从最低目标出发,向高一层目标迈进。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复习,帮助学生养成复习习惯,学生自学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四、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阅读资源,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自主阅读英语的习惯。学校提供的阅读资源可以是教师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自行编写的课外拓展材料,也可以是跟教材内容、难度相近的课外书籍、报纸,如《英语时代报》等。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开展报刊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报刊的基本常识,并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报刊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课外阅读中遇到的新词汇。比如,在阅读后,要求学生把生词摘抄在一本小本子上,利用工具书查明词义,在班级阅读讨论中将之归纳在班级词汇库中。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但可以扩大了词汇量,而且能够学到很多课文中没有的常用单词和句子,同时也能够了解很多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人生哲理等,更重要的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了,课外阅读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了,而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若能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和课外阅读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那么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大幅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慧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
作者简介:钱丽娟,女,1987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苏州相城区陆慕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