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保定 071000)
人文素质是人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的集中表现,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提高其人文素养,在处理各种事务时能够遵循人文精神。[1]“使人成为人”和“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两类课程构成了大学课程体系的整体,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区别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专业课程,是大学“使人成为人”的课程的主干和本体,即通过传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充分均衡发展,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随着终身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人文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没有把人文素质课程置于学校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位置上。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从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入手首先掀起“人文教育热潮”,但从现实表现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列入整体教学规划之内,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明确为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倾向。[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作为现行课程体系的一种补充,在具体实施中,只是靠增加选修课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或者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等方式来实现。
二是人文素质教育课时占比过小。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一般应占总学时的20%左右,而我国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所占比重普遍低于10%,[3]且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为主体。在高职院校,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大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比重,人文、社会类的基础课课时较少。
三是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联系性、全面性,所开设的课程单一、片面、孤立、零散的现象较普遍。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课程体系较为系统完善。而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开设课程数量少、涵盖面窄、教学资源匮乏。公共选修课由学院组织面向全院学生开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从笔者所在学院近两年公共选修课开设情况来看(详见表1),近四个学期,课程总体数量呈递减趋势,教师开课积极性不高,课程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教育领域,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关注,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偏爱娱乐性强、容易取得学分的课程,形成了“为了学分而选课、为了选课而选课”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表1 某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公共选修课开设情况统计表
“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即基于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企业不同主体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通过多方合作,整合资源,不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中,单纯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作用,投入过低,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学校自上而下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认识,调动其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热情。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建构项目驱动模式,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人文素质教育应该走出课堂,通过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氛围,组建人文社团,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和企业文化展,开展校企文化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拓展人文素养教育途径,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评选出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为学校精品课程,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努力提升课程的内涵,以网站、网络课堂的形式建立优质的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自学平台,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应突出对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既考核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面试、论文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1.整合性。在以工学结合、产学合作为助力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与职业教育整合,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综合,使内在的人文精神外化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追求。
2.系统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艺术等多门学科。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既利于避免课程的单一性、片面性,又利于统筹规划,使各门课程在功能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形成整体效应。[4]
3.实效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坚持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原则进行有目标的整合,做到少而精,以适度够用为限。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应该与学院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即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加大行业人文素质课程比例,注重发挥行业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就业”并非简单的“技能就业”或“生存就业”,“能力”并非简单的“岗位能力”,其内涵所指应该体现综合能力的就业,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整合后的共同体现。[5]基于此,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四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个角色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体现资源整合优势,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1.学校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者。人文素质体现着学校的学风、教风、工作作风及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进行整合,明确人文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并依据专业技能和学生综合能力分别开设基础人文素质课程、核心人文素质课程、优质人文素质课程,使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基础人文素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法制,应占人文素质教育总课时的50%;核心人文素质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占人文素质教育总课时的30%;优质人文素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即从职场文化的角度出发,满足高职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应占人文素质教育总课时的20%。[6]
2.教师是课程体系的实施者。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将人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融会贯通,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领会人文素质的内涵,吸收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校应积极为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校内外、校企之间的交流。
虽然人文素质类课程多由公共课教师承担,但其他专业课教师也应加强自身人文素养,使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更好地与专业教育内容互相渗透。此外,可以聘请企业文化部高管承担企业文化类课程的授课任务,通过其切身感受和体验,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带到课堂上来。在学校人文素质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型教师的通力合作下,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文品质,[7]提高学生与人交往、与社会互动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做事”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3.学生是课程体系实施的接受者。人文素质教育的隐性教化功能,使很多学生对其缺乏耐性和兴趣,而人文素养的作用会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因此,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努力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感受人文环境的熏陶,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通过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显著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职业道德,激发创新意识和潜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企业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参与者与检验者。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模式不断创新,真正实现了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如“苏宁班”、“冰点·蓝狐班”的组建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企业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人文素质教育而言,企业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参与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并以员工的“乐业”、“再业”度和企业文化对人才的需求检验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程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逻辑前提和重要载体,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将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中,有效开展创新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1]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4-08-30/05433529 060s.shtml,2013-10-20.
[2][5]周榜师,尤艺金.试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闽南高职院校的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3-87.
[3][4]王莉芬,李晓衡,张 夏.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4):94-95.
[6]何海翔.综合职业能力视阈下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EB/OL].http://www.chinazy.org/models/zjyj/detail.aspx?artid=33297&cateid=1570,2013-10-20.
[7]钟荣跃.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考试周刊 ,2010(1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