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贻
摘 要 语文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四种能力中,“读”的能力对其他三种能力具有牵制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朗读都应当占有课堂教学的一定比重,重视朗读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生本地位 创设情境 延伸课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千百年来,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十分重视“读”的效果,推崇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强调“读”对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少不了品读,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记叙文,议论文,无论是诗歌,剧本,朗读课文都应该占有课堂教学的一定的比重。有些人认为阅读理解只要在想和看上花些功夫就行,而事实上有些文章、有些精彩段落光靠看,是难以深刻感受出文章的意味,体会语言的奥妙。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语言文字通过多种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文字的形式与内容一起刺激读的人、听的人,无声的文字化为了有声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呼之欲出;朗读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学生就能渐渐受到良好语言的熏陶、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可见朗读对培养语感形成语文感悟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把朗读放在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地位。
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也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时间太短,要讲的内容太多,朗读太浪费时间,于是阅读的环节,就如走过场一般。有的学生甚至一堂课下来,书本都还没有打开,老师已经大谈教参的见解,当一个接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已经没有时间去阅读和思考了,体验教学变成了检验教学,下了课,一篇课文就这样结束,而学生又收获了多少?这样的课堂效率实在太低。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讲解分析无法代替学生阅读的实践,没有阅读,就没有体会,更不会联系实际生活的体验,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时间让学生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情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阅读教学课也被称为讲读课,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又看又读,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发挥在努力钻研教材,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突破口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方面。课堂上简明扼要的讲解分析能启发学生深究课文的欲望,研讨语言表情达意的奥秘,起到点拨、开窍的作用,能指导与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过多的讲解,繁琐唠叨,只会使课文支离破碎,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主要靠学生自己大量接触并有意识地去学习规范、生动、优美的语言,朗读课文是接触、理解、消化、吸收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自己朗读,教师指导得法,绝不会浪费时间。
2 创设情境唤醒阅读兴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联想才会产生实际效果。因此在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上,导入新课时可采用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的方式。有的教师精心设计课件,化动为静,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首先要将阅读置于能够激起学生共鸣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情感层面上接近文本,体验阅读的乐趣。例如选用流行歌曲为学生所熟悉,更容易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有位老师在上《荷塘月色》前的导入新课时给学生播放流行音乐《荷塘月色》,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气氛,又能在音乐声中更能体会散文中描绘的朦胧、静谧的意境。
尤其是诗词鉴赏的教学,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通过形象来表达感情,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精炼。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诗歌内容由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就能更好地推进教学的环节。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写景纵横千里,豪迈大气,既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表达革命家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朗读前,学生对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无法确切地把握,但在朗读之前,如果播放一段北国风光的图片,再来一段歌手演唱的《沁园春·雪》的音乐,让学生一边看着白雪皑皑的北国辽阔的风光,一边感受着激越、雄浑的气概,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理解,朗读,就会渐入佳境。好的朗读,能比诗文本身给人的东西更多,因为朗读语言里饱含着朗读者独特的感受、熟练的技巧和声音魅力。
语文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朗读特长,有感情地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录音来熏陶学生,或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提练情感,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的主动参与。
3 教会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朗读着重以声传情,把静态的文字通过有声的语言动态化,形象化。朗读效果好的前提是充分阅读理解,对课文理解得越深刻,朗读时就越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可借助眼神、表情、动作,但不能喧兵夺主;重要的是以声音取胜,咬字要清晰,轻重缓急都不能有所含糊。
朗读要取得好的效果,需指导学生掌握要领;若不掌握基本要求,便会不得要领,张口就读,则随意性很大,难以达到朗读的效果。在朗读之前要求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初步掌握朗读内容,扫清文字障碍。朗读时有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个层次是正确,无添字、漏字、换字、破句,能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朗读。因为有些学生由于粗心大意,缺乏准备,对一些长句子、难句不理解而读得疙疙瘩瘩。第二个层次要求是流利,讲究顺利流畅,节奏清晰和谐,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把作者书面语言化为了诵读者自己的口头语言。第三个层次是把握重读与语调,读出情感。能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重读与语调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例如在老舍的《我的母亲》中,作者写到:“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文中三个“怕”带着作者对家信的盼望与对母亲身体状况的担忧,总怕听到不好消息的复杂心情,学生朗读时就需分析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才最能充分表达出文章的情感,才能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清代戏曲家李渔就曾对演员说过这样一段话:“言者,心之声,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李渔《李笠翁曲话》)这短话用于朗读也很合适,朗读的人须深入作品,“梦往神游”“设身处地”,使得写作人的“心曲隐微”由朗读的人“随口唾出”。
由于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同,教师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调动每一个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或者齐读重点段落,读前提出要求,读后点评。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点名指导,有的学生时常添字、漏字、改字,这主要是默读时不认真的态度造成。逐字逐句的纠正收不到良好效果,要从培养良好的朗读态度入手,要求特别仔细认真,不要一目十行,宁可慢些,但要准确。又如,有的学生长句读破,短句停顿不当,这多半是由于没有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有的学生喜爱朗读,但常常读得飘忽,或者过分夸张,听起来有造作的感觉,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指导,知道哪些课文,哪些段落,哪些语句,最合适请哪一位学生读,使每个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短到长,每个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读好,便会有十足的信心。教师要适当及时地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一点进步就要表扬,学生必然会做得更好。
4 校园书声,营造书香氛围
在学生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一步,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地开展朗诵比赛。尤其是诗歌体裁的课文。创设良好的氛围,营造书香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增加文化积淀,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起很好的效果。例如开展校内的“经典诗文 书声校园”的活动,每天早晨早操后广播台都安排播放经典诗文篇目的名家朗读,学生手头也分发经典诗文校本教材。由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词开始到现代诗到短小精悍的美文,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会名家诵读时充沛的感情,激昂的情绪,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歌之美,语言之美,诵读的感染力。
定期举办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知识竞赛,让许多学生重新捧起经典文学名篇摇头晃脑地吟诵体味,甚至有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自己编排了诵读表演,为了诵读时感情到位,他们反复揣摩网络资料诵读视频中的每一个句的表现。这样学生有了“读”的兴趣,更乐于在朗读中积累。
总之,“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尤其是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莫忘这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每个语文教师,都能让学生读在其中,乐在其中,并且在每一篇的课文的“读”中都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余文林,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