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内化理论引入我国学校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

2014-11-17 21:27刘朋
关键词:德育教育研究

刘朋

摘 要:道德内化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将多种学科的研究模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跨学科的理论,国内外很多学者都非常重视道德内化理论的研究。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我国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当前的德育工作方法过于单一,模式陈旧,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将道德内化理论引入到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当中,对于德育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道德内化理论;德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250-03

道德内化理论重点关注人的认知行为和道德情感,而目前道德内化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火热。道德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情操高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而此过程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学校德育教育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学校德育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虽然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间已经很久,但是实效性较低,教育没有触动学生的内心。所以,将道德内化理论引入学校德育教育当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内化理论的内涵

对于道德内化理论的研究,国内外都有着不同的进展。即便是在我国国内,研究的角度不同,认识也不相同。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道德内化非常关注,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也有很多典型的觀点,比如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内化,就是将外部物质动作转化为内部精神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内化,也就是一种行为准则,个体成员愿意遵守集体所规定的准则,并且将这些准则作为个人的价值观。《道德内化论》认为,道德内化就是个人在经受了社会环境的熏陶,学习了相关知识,并且经过了行为实践,认可并接受社会道德理念、道德准则,并且将这些理念和准则转化为自己的信念,最终影响自己行为的过程[1]。另外,还有相关的书籍对道德内化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所谓内化,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接受社会上政治观点、思想精神、道德理念等,并且将这些转化为自己个人的认识,同时自觉用这些规范和观念来约束个人行为,作为个人行动准则的过程。国外对道德内化的研究也比较多,但是其实质描述的都是同一个过程。道德内化过程是个人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个人实现道德自律的必要条件。简而言之,道德内化就是社会道德经过一系列过程,转化为个人道德的过程。当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个人信念之后,就会成为个人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而个体就会按照这种道德标准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承担个人责任,并且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

二、将道德内化理论引入我国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道德内化是德育工作的起始点和终点

学校德育工作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有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最终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进而实现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升。在德育工作当中,教育者起到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在道德方面的需求,使用合适的教育手段,根据德育的目标,让学生参与到教育当中,最终培养出学生健康的道德信念和正确的道德认知。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要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转化为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实现从“他律”转变为“自律”,教育者就必须引导和启发学生,让教育内容真正的内化到学生的道德体系当中,如果学生认可了教育者所传授的道德内容,那么教育工作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实现该过程,最重要的是道德内化程度的大小。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和教育者思想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之前,由于受到了社会以及家庭方面的影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道德经验,此时学生正处于道德“他律”阶段,自身的行为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此时必须重视外在教育的作用[2]。通过外在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该阶段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将道德内化的作用完全体现出来,德育工作的效果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所以说,德育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均是道德内化。

(二)道德内化是德育教育的工作目标之一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坚决拥护党的方针和基本路线,主动遵守法律,形成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拥有自我判断的能力。道德内化也是衡量和检验道德教育工作效果的方法。如果没有形成内化作用,那么道德教育也就没有发挥价值。道德内化决定了道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否实现,道德教育的实现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够表现出来。所以,内化是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当将内化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还要把它当做是一种手段。在新的时期,只有不断改变教育方式,重视培育内化机制,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才能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行为的道德内化,将道德规范作为个人的准则,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道德内化是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教育时,因根据自身的因素来对外来因素进行同化,经过自身的过滤、筛选以及接受等相关过程最终完成内化。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过程,所以教育者的作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能仅关注影响德育教育的客观因素,比如教育的手段、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设施等,还必须关注学生的道德内化以及自我教育能力。所以,从这点上看,道德内化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在教育当中应该充分重视。

三、引入道德内化理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德育工作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也不断向前发展,在人与人之间,合作越来越频繁,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学生作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的主体意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当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往往是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个人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健康的就业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观念都没有形成。而当前的德育工作重点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学生成为了教育中要改变的对象,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必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导致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低[3]。由于道德主体对于道德内化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道德进行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德育教育中,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对道德内容的“接受”和“同化”作用,鼓励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在自我体验中实现超与自我。要引导学生在教育中学会领会道德内容知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最终形成个人的道德素质体系。只有实现德育工作从教育“物”到教育“人”,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德育的作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德育工作要尊重个体内化的差异和阶段性

1.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首先,心理发展不仅是连续的,更是阶段性的,它是连续和阶段二者的统一。其次,不平衡性是心理发展的另一个规律,心理发展系统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速率也不相同,有时还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变动。所以,即便是同龄人之间,心理发展特点有时也不相同。另外,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时期。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某些行为和心理发展在某一时期是最佳时间,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把握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并且给与相应的良性刺激,那么个体会在该方面取得较好的发展。所以,心理发展的初期,个体身心发展速度通常比较快,学校要充分关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并且合理利用好关键期进行德育刺激。

2.道德教育针对心理特点: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所以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待道德内化时,就必须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道德教育要关注到发展阶段不同,心理特点不同;二是要重视不同道德系统的发展关键期。所以,关注道德系统的关键期对于个体道德素质的发展非常重要。人的发展分成了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时期道德成分是不同的。在婴儿期,由于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只能从“好”和“坏”这两种非常简单的方面来进行。处在这一时期的儿童,父母对其影响比较关键,而且他们对于道德问题的认识多是通过父母的强化而获得的。所以,在这一阶段,家庭父母也要重视对孩子道德的正确引导。在道德判断方面,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的判断多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而且会随着父母或者教师意志的转移而变化。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能够依据道德准则进行初步的自主判断。在情感方面,儿童对于道德准则的认识已经开始,关心其他人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在遵守准则的情感方面体现出初级的稳定性。在这一阶段学龄前儿童的道德心理已经超过了实际的行为,内化对象主要是道德规范,而父母的教育、指导对儿童该阶段自主判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父母的诱导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时,学龄前儿童由于意志能力较差,所以应当以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作为主要的手段。步入小学之后,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出飞跃式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也是诸多心理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期儿童的道德行为表现为缺乏稳定性,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在该时期,要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对道德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会认知道德,同时增加道德观方面的新观点,实现儿童言行一致的发展。在中学时期,青少年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成熟阶段。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初中二年级是道德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容易出现分化[4]。从初中三年级一直到高中一年级之间,是道德心理发展的初步成熟期。学生在初三时,道德成熟度发展迅速,并且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如果在该时期学校没有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或者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就会致使学生的道德心理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呈现出动荡性的发展。所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重在该时期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当学生步入大学,进入成人阶段后,个体道德心理体现为具有系统的道德观,道德内化的发生主要就是在这一阶段。在该时期,道德认知方面的挑战主导了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而情感方面的条件则对原有道德观念起到了强化作用,相比较而言,认识方面的作用要大于情感的作用。所以,在对大学生以及成人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道德观念的引导上。

(三)德育工作必須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

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灌输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其实是一种非常刻板的教育方式,该教学方法将学生当做是改造的对象,直接使用课堂问答、强迫执行等,让学生学习僵硬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准则。这样的教育方法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和强制性,忽略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不强。长期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5]。灌输教育的目的仅仅是完成了德育教育传递道德知识的任务,机械的方法导致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较低,所以,灌输教育不是德育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德育工作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不是灌输和被灌输的关系,而是对等的合作关系。每一位德育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学生的道德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实现自主学习。另外,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生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真正将道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规范,实现行为“自律”[6]。

总而言之,道德内化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它不仅是德育工作的目标,还是重要的手段。将道德内化理论引入到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还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时期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另外,在德育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方法,与学生平等交流,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117.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4-236.

〔3〕樊桂清,牟占军.德育目的与学校德育实效性引发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4):19-21.

〔4〕赵兴宏.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46-49.

〔5〕杨军,王振.学校德育工作者德行的“木桶效应”与“蝴蝶效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39-41.

〔6〕杨绍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2-113.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