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缺少“自我”的表现,这是目前作文的普遍现象。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作文中“我”缺失的原因,着力思考如何找回作文中的那个“我”,如何使学生的作文真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情境;鼓励;阅读
江苏省的语文高考中,作文占了70分,总分160分,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作是基本的要求之一。写作是一种表达,是为了倾诉和交流的表达,所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虚情假意,甚至脱离生活、胡编乱造。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学生的作文反而都没有了个性,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切的叙述和情感都没有自“我”的存在。
一、作文中的“我”去哪里了
作文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虽然学生也都写的是生活中的事,表达的也是自己的真实情感,却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反而让人觉得作者是凌空蹈虚,内容轻飘飘的,没有分量,甚至一半内容都是流水账、凑字数。因为作文中所写的事情,没有作者的观察和取舍,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细枝末节的体验和感受都写上去,不取舍、不提炼、不挖掘,啰啰嗦嗦地记着流水账,其实和作文题目没有多大关系。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现在的学生因为课业繁重,失去了很多真实体验生活的机会,但没有脱离生活本身。生活带给我们的各种感受,都需要“我”这个主体自己去体悟、去记忆,敏感地抓住那些细微的差别。莫言说:“有人说,我是个没有思想只有感觉的作家,某种意义上是在批评我,但我觉得是在表扬我,我觉得小说就是从感觉出发,一个小说家在写作时,应该把他的全部感官调动起来,就是说我要描写一个事物,我必须要调动我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让小说充满了声音、气味、画面、温度。”由此看来,要找到“我”在生活中的各种感受,也并不是很难,只要“我”用心去发现,投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生活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文是心灵的对话,是情感的流露。如果文章和生活、思想、做人分离,只是大片大片的假话、套话,抒写心灵,表现真情却退隐难见,那么这样的文章就是孤独的灵魂的无聊自语,怎会引起共鸣?所以莫言说:“作家的理性力量太强大后,他的感性力量势必会受到影响,而小说如果没有感觉,就是干巴巴的学生腔,小说应该像一条充满了人气的街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气
味,各种各样的温度,仿佛置身其中,不这样,势必枯燥无味。”这里的感性应该指的就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写作者——“我”的主观感受、真实感觉。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去写去挖掘的,而不是成篇的假模假样的套话、假话,让作文变成既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在追求分数的潮流中,学生、老师都理性地分析问题,如何保证作文能在考试中不拿低分,并依此加以训练。于是,除去那些作文很好的学生,处于中流的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就总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作文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运用感性基因来抒发“我”的感受,而不是理性地分析“我”该怎么样。
二、找回作文中的那个“我”
如何找回作文中的那个“我”,如何使学生的作文真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自己的个性?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学生自己去多经历多感受,但是面对高考,学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那么,我们教师是否能够反思一下,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教学工作做到位,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表面上看,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害怕,不知道写什么。但是当老师把作文批改好发下去,学生那充满期待又紧张的眼神明确地告诉我,孩子们是喜欢写作的,很想把“我”的故事、“我”的想法说出来,只是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在进行写作指导前,首要的就是挖掘学生内心的那个“我”,形成“我”的认知和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在情境中体验“我”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生活的体验,“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的感受都大同小异。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我”都是不同的。老师的空头说教引不起学生千差万别的感受,更无法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创设一定的情境或结合一定的实物进行作前指导。如看一部电影,或听一首歌,甚至只是一片落叶,都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再如可以让学生做一件相关的事情,开展一个相关的活动。以前的小学老师常常会布置这样一个活动,让你回家帮妈妈做一次家务,感受妈妈的辛苦。这样真实的生活体验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能触动孩子心灵的,都能让孩子在行动中体验到顺利与挫折,感到欢乐与悲伤,只因有“我”的参与。只可惜,高考的指挥棒、教学进度的追赶时时约束着我们,让老师更多的只能纸上谈兵,“节约”学生做的时间,犹如“高铁”,提速再提速,剥夺了他们感受生活的权利,致使作文似乎只能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2.在鼓励中发现“我”
(1)用亮点点亮作文的可能性
也许只是一篇平淡无奇的作文,但是只要它有一个亮点,哪
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语,都应该充分肯定。让学生知道自己在作文上的可能性,放大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的“我”。
(2)通过展示来进行鼓励
公开的赞美和肯定能充分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的方式很多,可以在班中朗读,在班上张贴。笔者曾经搞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同组学生共用一本作文本,一天轮一位学生,学生不仅自己要写,还要对其他同学的文章进行点评,一周收一次,下周一再发下去。对于教师来说,虽然每周都要批改作文,但是学生的兴致很高,不管写得好与不好,他们对于别人写的文章都很“捧场”,认真地阅读点评,评语虽然略显幼稚,但很真实,并且比平时正式写大作文都写得好。
(3)点评到位,事半功倍
平时在作文讲评中,教师一般先概括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总结优点,接着重点分析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选出几篇优秀作文做范文,或朗读或传阅;或找出几篇比较差的点评一下,试图“改邪归正”。这样的作文讲评,实际上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即平时作文不是太好、分数不高不低的中间部分的学生。他们也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表达了作为一个人“我”的想法,等待他们的却是不尽如人意、却又是意料中的分数和公式化的评语。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受挫,作文中的“我”也就和其他人越来越雷同。
《语文教育心理学基础》指出:“写作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的运动,写作过程即人的心理运动过程。学生作文写得好与差,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作心理能够充分发挥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写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但是,毕竟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都有限,不能每篇作文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盘托出,针对突出问题的建议就显得公式化,另
外,因为不是跟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即使提了建议也可能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致使这些评语收不到实效。
所以,笔者总是尽可能对学生进行面批。根据学生特点,有选择、分批次地进行面批,还可以把存在同样问题的几个同学叫到一起,以一个同学的作文为例,进行小范围的集中面批,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面批外,笔者所在地区的教研室还组织了各校进行“二次作文”,也是很好的办法。平时作文一般只写一遍,然后教师讲评,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每一篇作文都没写好,没有成就感,教师的讲评也没能派上用场。“二次作文”则能弥补这样的缺憾。第一次作文训练的时候只公布作文题,不作任何提示,限时完成,以此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能力。第二遍训练之前教师就第一次作文中暴露出来的审题、立意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评和提示,当然,最好是能像之前提到的进行面批。然后再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修改旧作或重写新作,争取每次作文都能让学生写出一篇最满意的文章来。
3.在阅读中发现“我”
功利化的心理,再加之学业负担过重,学生对语文老师布置的阅读与鉴赏无暇理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在假期有时间,充斥荧屏的娱乐类、搞笑类电视节目也占据了大多数时间,附和着全民追求直观、省力、不用动脑筋的浪潮。静不下心来阅读,如何能发现“我”?大千世界,如果仅仅做一只井底之蛙是无法发现自己的,无法真正认识自“我”。阅读正是能帮助你更好地挖掘“我”未知的一面,更好地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美妙的旅程,你能在别人的旅程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身影,能在别人的旅程故事中体会不同的情感,或者仅仅震撼于文字的力量。这些阅读的体验是个人的,是“我”这一个个体会有的,也许不是瞬间的强烈冲击,但却一点一滴地带给你永远深刻的印象。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在家庭中的普及,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微阅读”的阅读方式。这种碎片式的即时分享(半文半洋的哼哼唧唧,只言片语地晒晒心情,闲言碎语地发发感慨)逐渐变成了学生文字对话的主要方式,并且花去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谁还会有时间去翻开书本,感受那白纸黑字中蕴藏的美呢?更何况,考试中对名著的考查更是让学生仅剩的那
一点点阅读欲望消失殆尽,好好的名著阅读变成了试题的死记
硬背。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管是对语文的学习还是写作,都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也许正是这种不算立竿见影的作用,让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忽视了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没有个体化的阅读,更别提个体化的体验,致使可怜的牛顿一次又一次地被苹果砸,爱迪生做了无数次灯泡的实验才成功……缺少阅读积累,没有生活的体验,学生的作文就变成了这一个学生的作文,而可以归为“这一类”学生的作文,学生的“自我”在
哪里?
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争取到语文阅读的时间?作为教师,也应该采取各种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曾采取这样的方式:在班级间设置流动书箱,每班一个,每周书箱在班级间流动,互相交换。这种方式激起了学生看书的好奇和热情,学生之间也经常交流读书心得。
当然,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笔者所在地区一般都对高中三年作文进行系统训练。高一阶段侧重于记叙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高二阶段侧重于议论文的训练,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高三阶段,则侧重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文采等专题训练,传授一些应试的写作技巧。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作文该如何写。
再比如,教师可以自己以身示范,和学生同写作文。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生活、情感勾起了学生巨大的好奇心,并且使他们觉得和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课堂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信任感,敞开心灵,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获得更大的成效。”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的这番话就是最好的解释。
在这个追求自由、崇尚个性的时代,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关注到每一个写作主体、每一个学生,致力于培养和挖掘学生心中的那个“我”,使之充分展现出来,“我”的快乐,“我”的悲伤,“我”的个性,“我”的每一细微的不同。找回作文中的“我”,真正写出有“我”存在的文章。
参考文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陈芳,女,出生于1985年1月,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