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碧波 刘云高 梅文婷 何月盈 李芳芳
[摘 要] 学制衔接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是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义的学制衔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招生考试评价机制等方面的衔接;狭义的学制衔接是指上下级学校间的连接及其结合方式。有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中高职学制有益经验和做法,探索中高职学制的“无缝对接”,彰显中高职学制衔接的生机与活力,是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出坚实的步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制衔接,模式,启示
本文运用比较教育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分析国外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学制衔接方面的特色和我国一些试点地区的可行性做法,期望对我国中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外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情况
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美国是典型的“单轨制”学制的国家,英国是典型的“双轨制”学制的国家。清政府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和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分别抄袭和承袭日本学制,法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上述国家在“现代学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职业教育研究也倍受世界关注。
1、德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双元制”,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课程上实行阶梯式职业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模式。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均以较低层次职业教育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中职阶段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可以进行就業,也可以去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德国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入门深造的机会,进行双元制学习的中职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高等院校的同等学力和资格。
2、美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美国实行的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教育体制,并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采用课程体系衔接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课程衔接的方法是把高中后技术教育的课程与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的实用技术课程建立起内在的连接,随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改进衔接课程体系,开设一些技术准备课程供上高职的学生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类工程技术课程。
3、日本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日本拥有完整的高中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等一套完整学历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推荐考试等手段选择优秀职业高中毕业生进入国立高等职业专门院校的制度,并开发出与职业大学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
由于具有注重终身教育的传统,学生职业高中毕业后,普遍愿意进入诸如职业大学、专门学校,和高中专攻科学校等多种形式职业继续的场所。
4、英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现行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早在30年前就已经在国家层面确定,国家教育委员会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职业资格与普教文凭等值作用的制度。它们按各行业十一大类共计分为5个等级标准来设置职业资格,并与普教文凭等值认同。职业资格教育的课程,通常由国家职业考试委员会与中学教育考试委员会共同协调和审定,以保证两类教育文凭等值的权威性,随之英国又实行学业认可累计学分制制度。英国通过国家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与文凭等值的规定,确保了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
二、国外中高职学制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启示
世界各国都有其各自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但综合起来大致有三种:国家承认普教与职教等值的衔接模式;经专门补习以学历达标实现衔接的模式;通过课程或教学大纲直接衔接的模式。笔者结合国外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国外中高职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要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德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体现在课程开发 主要是“双元制”课程模式,它融合了职业性方案的规范性与模块式课程灵活性的特点。所有课程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且呈阶梯式上升。
2、教学与产学研融为一体,促进校、企、社的有机结合。美国社会时常抱怨产业工人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工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缺乏高水平思维能力和交流信息能力,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教学内容陈旧,知识面狭窄,课程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教学课程的设置要面向一个职业群,以宽厚的基础,宽广的知识技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要求。
3、终身教育体系化。21世纪的中国既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又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能很好的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多元化挑战。因此,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时,必须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向社会开放,提供全方位的继续教育,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总之,加强中高职学制的衔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基于本国国情,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高职职业发展之路,从而为服务经济社会,共圆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该文章为立项并给予经费资助的省级课题。批文号为鄂教职研【2013】8号。
作者简介:魏碧波(1980—),男,湖北赤壁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老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