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文学》中儿歌作品的教学

2014-11-14 21:46:01旷光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幼儿文学教学研究

[摘 要] 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儿歌作为幼儿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以其独特的语言价值和美学价值,吸引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开展幼儿文学有什么意义,儿歌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成功地开展儿歌教学,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幼儿文学;儿歌作品;教学研究

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发展更是推进了幼儿文学的进步。广义的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符合其审美需求的文学。作为幼儿文学的重要组成组分,儿歌作品一方面要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是幼儿们能够接受,能给他们带来美感和快乐的文字。

一、开展幼儿文学教学的意义

现在社会,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幼儿缺少生活上和精神上的伙伴。幼儿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充当起了幼儿伙伴的角色。因为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幼儿文学能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第二,幼儿文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教会幼儿做人;第三,幼儿文学能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第四,幼儿文学作为幼儿的精神食粮,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第五,幼儿文学能发展幼儿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智力发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六,幼儿文学能愉悦幼儿身心,有利于培养孩子们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幼儿文学中儿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唱歌教学”

儿歌教学常用的教学有演唱、吟诵、边吟唱边做动作、边吟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即兴创作等等。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唱歌,偏重于教幼儿记住歌唱、歌调,而忽略了教孩子们进行动作模仿。例如,在《数鸭子》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让幼儿记清楚歌唱、歌调,但忽略了组织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和叫声。要知道幼儿的智力和思维并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运用活动教学对幼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孤独的“行为教学”

当前的儿歌教学,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幼儿的歌唱是否标准,歌词记得是不是一字不差。这种孤独的“行为教学”,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自由表达,也没有进行表演,更谈不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就只是被动机械地记忆和模仿,幼儿在学习中所获得的只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记住一首儿歌而已。例如,《小兔子乖乖》这一儿歌,其中涉及的角色、动作、对话、场景都非常丰富,是一则非常全面的幼儿儿歌教学素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把教学内容仅限制在歌唱和模仿动作上,没有给孩子们创建完整的表演场景并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这首儿歌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3、残缺的“审美教学”

幼儿文学是通过极具情调的、感性力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目前的幼儿文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感知,而没有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愉悦感、感知力,没有形成一定的儿歌表演模式,使得儿歌缺乏审美感,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儿歌中的绵羊咩咩地叫,小熊在吧嗒吧嗒地走来走去,花猫喵喵地叫着要吃鱼,这些生动形象、富有色彩画面感的儿歌都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媒介,幼儿教师应该做到“歌”尽其用。

4、空白的“情感教学”

在幼儿文学教学中,儿歌作品的目的是要将不同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进步。所以说,幼儿文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更要注重幼儿情感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儿歌教学过于偏重技能、技巧训练,而缺乏情感投入。如在《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中,教师没有让幼儿说说妈妈关心自己的事情、没有让孩子动手表达对妈妈的爱等。儿歌教学中没有充分对幼儿进行情感引导,也导致幼儿文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空白,

5、孤独的“导演教学”

儿歌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幼儿教师们如何去“教”,更多的是要看幼儿是否会“学”。“教”与“学”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努力在儿歌教学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目前的儿歌教学中,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几乎还没有形成。例如,幼儿教师尝试让孩子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及叫声,也只是让幼儿“乖乖”地按照老师安排的环节和步骤去做就行。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让幼儿“动起来”了,但却没有赋予幼儿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是孤独的“导演教学”,也就谈不上建立积极、互动的教学模式了。

三、幼儿文学中儿歌教学策略

1、关注幼儿主体,深入幼儿心理

幼儿心理发展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都要从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启发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刷牙歌》就是很好的例子,幼儿大多贪玩,不重视刷牙这类日常清洁活动,“小牙刷,手中拿,天天都要把牙刷。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净,保护牙齿人人夸!”。这首儿歌用极其浅显易懂、富有节奏的语言概括了刷牙的方法和作用,短小却富有韵律,好记易诵,深入幼儿心理,也符合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全面感受教材,形成幼儿文学视野

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作为语言教材,又可以配合游戏进行娱乐;既可以丰富知识、开启智力,又可以培养审美、熏陶感情;既可以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又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的品质。全面感受教材,正确认识儿歌,从儿歌中提炼出审美感、音乐感和色彩感,引导幼儿感知自然、生物,认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打开幼儿的文学视野。在进行幼儿文学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儿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长颈鹿》这类富于幼儿逻辑,又新颖、稚拙的儿歌,可以通过引导对话,猜谜语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3、转变教师角色,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在儿歌教学中,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幼儿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儿歌教学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所以幼儿教师要深入童心世界,和孩子一起置身于一定的感性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享受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趣,领悟智慧提升的乐趣,从而由浅层的感官的愉悦,上升为对教学内容体现出的外部世界的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发掘幼儿思考、判断、发挥、创新的潜力。

4、创建灵动课堂,提升幼儿参与情感

评价幼儿文学课程中儿歌作品的教学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幼儿的参与度和思想的发展度,成功的课堂是因为学生精彩而精彩的。提升幼儿参与情感就是要大力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而情感智慧是幼儿整体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当前的幼儿文学课堂,教师“满堂言”的现象依然很严重,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通过情境创设、游戏教学、媒体运用等途径和手段,为孩子们创建一个高效的、开放的灵动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中。

5、采用多元教法,施展幼儿个性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多元化的教育材料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材料,教师可以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儿歌活动的资源。而多元化的儿歌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学会如何去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多元化的教法有利于幼儿教师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都能够做到自由施展。在儿歌作品的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发展。通过角色扮演、榜样示范、节目编排等,把握幼儿个性的发展方向,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夯实根基。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文学中的儿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和改正。作为幼儿教师,应在关注幼儿主体,深入幼儿心理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角色,全面感受教材,采用多元教法,创建灵动课堂,使儿歌教学真正能起到促进幼儿在愉悦中快乐成长、提高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对一次小班儿歌教学活动的思考[J].学前课程研究,2009(05).

[2]张小琴.浅谈幼儿成长的好伙伴——幼儿文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

[3]王玉.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9(02).

[4]闻君丽.关于幼儿园儿歌教学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旷光彩,貴州省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文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幼儿文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论幼儿文学启蒙教育
幼儿文学童趣课堂实施策略初探
强化幼儿文学“二次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对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思考
文理导航(2015年18期)2015-06-18 16:49:45
简述幼师课程幼儿文学教学存在的困惑与对策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