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高原地理环境分异与城镇上山空间资源研究*

2014-11-14 05:29王嘉学王教元肖梦景余洁芳
关键词:上山高原城镇

王嘉学, 王教元, 肖梦景, 余洁芳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西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为数不多的平地集中了绝大多数优质耕地资源,对于西南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随着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加快,建设用地与优质耕地保护的矛盾愈发突出。[1]为此,推进新增建设用地上山,确保粮食的持续安全,高效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西南各地发展中的重大决策考虑。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着眼长远,提出了“城镇上山”的战略,谋划“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推动云南城镇发展从主要占用耕地、平地搞城镇建设,转变为向山地坡地要建设用地,实现城镇上山、工业上山,从四面扩张建设城镇转变为山地城镇的择地发展、实现城镇组团型发展,打造与自然地貌有机结合的城镇风貌,让“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2]近2年来,学术界也开始对云南城镇上山的可行性、途径等进行探讨,昆明、德宏、曲靖等地也开展了工业上山的实践。[3][4]但大家对云南“城镇上山”的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特别是支撑“城镇上山”的最为基础的空间资源,还缺乏认识。滇东高原是云南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最为快速的区域,城镇建设与坝区优质耕地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充分认识其地理环境及其对城镇上山的空间支撑能力,是推进城镇上山战略的基本前提。

一、研究区概述

研究区地处云贵高原中西部,东与贵州高原和广西接壤,西以小江断裂和红河断裂南段为界,北接四川,南邻越南。包括曲靖市、昭通市、文山州的全部和昆明市、红河州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上,自北往南分属川中前陆盆地(盐津、水富一带)、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昭通-曲靖-石林一带)、南盘江克拉通盆地(罗平-师宗-开远一带)和滇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带。除小江断裂带等少数南北向断裂外,主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局部出现“山”字形构造和旋卷构造。出露地层以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出现硅质岩、硅质泥岩、泥岩、砂岩和二叠纪、古近纪火山岩。地势呈现由中部向北、东、南、西倾斜的格局,水系略呈放射状,北部、西北部属长江水系,东部、南部属珠江水系和红河水系。气候分异明显,降水量具有由中部向北、东、南增加的趋势,中、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高原气候,南部属亚北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滇东高原是云贵高原人口和城镇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云南主要的工业城市聚集区。有大城市1个(曲靖市),小城市7个(昭通、宣威、文山、开远、个旧、蒙自、弥勒)、县城31个,镇300余个。

滇东高原纵跨近6个纬度带,横跨近3个经度带,且海拔高差明显,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海拔高度、水动力条件及地貌形态的相似性,笔者将滇东高原划分为原上缓丘盆地小区、原边中山河谷小区、斜坡台地丘陵小区和台缘中低山河谷丘陵小区4种类型的地理环境小区进行城镇上山用地空间约束条件分析。

二、滇东高原地理环境特征与城镇上山选址要求

就城镇上山选址而言,云南省经济研究院的报告中提出了8-15°的用地要求。坡度超过15°会带来城市建设成本的大幅上升,甚至会触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而威胁到城市安全。小于8度,多属优质耕地,失去了“上山”最根本的目标。滇东高原坡度<8°的土地面积26468.92km2,占24.71%,坡度为8-15°的土地面积28647.05km2,占26.74%,坡度>15°的土地面积52019.54km2,占48.55%。表面上看,8-15°的缓坡资源非常丰富,但城镇建设还应避开活动断层,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避开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等,这些都构成了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的一般约束条件。此外,不同的地理环境小区自然环境基础、生物资源赋存、社会经济联系等又有较大差异,由此造成城镇上山在选址要求和约束条件上也有一定差别。

1.原上缓丘盆地小区

该类型面积约37629km2,位于研究区中部准高原面及其附近地区,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属高原季风气候,降水量700-900mm,相对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水资源较为匮乏。坝子面积占27.9%,主要有昭鲁坝、会泽坝、宣威坝、盘江坝、曲靖坝、陆良坝、泸西坝、石林坝、弥勒坝等,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是省内粮食主产区之一。坝区内人口众多,是滇东、滇东北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坝子周边高原面相对平缓,山体高度不大,多为相对高度50-100m的缓丘,坡度不大,山形圆润。基底岩石主要有碳酸盐岩、砂岩,局部地区为玄武岩,抗压力较好。土壤主要为山原红壤,局部地方紫色土、沙土和水稻土等,其中,山原红壤为黏土或粘壤土类,肥力较低,植被覆盖差,有零星裸露山原红壤分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小规模发生,主要集中在局部陡坡段。喀斯特区裂隙发育,溶洞广布,石漠化严重。

因地处滇东、滇东北门户,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该区一直是云南最为重要的重工业聚集区及城市化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建设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在推进城镇上山战略中,要特别强化森林生态、水源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城镇上山空间资源优选主要考虑:(1)坡度8-15°;(2)尽可能利用石漠化土地和其他劣质土地;(3)避开面积0.3km2以上的林地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断裂破碎带;(4)边缘距离大、中城市小于40km,距离县城小于10km,距离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小于5km,距离水源地小于20km。

2.原边中山河谷小区

该类型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北部,面积约22903.67km2,为准高原面向深切河谷的过渡地带及向斜坡台地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差大,河谷在800m左右,山地在2500m以上,最高达4005m。坝子主要位于河谷地带,均为断陷河谷坝,坝型狭长,面积较小,为人口聚集区。两侧多有大型活动断层通过,山势多陡峻,洪涝、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频发。区内水资源丰富,不构成城镇发展的限制因子。有林地主要分布于河谷两侧山体,对于减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具有重要作用。城镇多位于宽谷地段。城镇上山的空间很小,主要考虑地质条件较稳定、坡度较缓的山前阶地。城镇上山选址的约束条件确定为:(1)逆层坡坡前阶地或缓坡段,坡度8-15°;(2)避开面积0.3km2以上的林地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断裂破碎带;(3)避开滑坡、泥石流带,避开大型冲沟段;(4)距离县城和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小于10km。

3.斜坡台地丘陵小区

该类型共有两个片区,即东部的罗平片区和南部的蒙自—文山片区,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峰丛峰林十分发育,峰体多陡峭险峻,不宜做建设用地。地表干旱,石漠化广布,森林覆盖率低。岩石主要为二叠纪、三叠纪浅海相碳酸盐岩,承载性、稳定性较好。但地下管网发育,裂隙、溶洞多而深,需经过填充、加固后方可为建筑所用。土壤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和石灰土,肥分相对较高。地质灾害主要有小规模崩塌、滑坡、岩溶塌陷等。坝子数量众多,主要有罗平坝、蒙自坝、个旧坝、文山坝、丘北坝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是云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云南人口和城镇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城镇建设与坝区优质耕地保护矛盾十分突出。城镇上山的空间主要是山麓缓坡和坝中缓丘,选址要求为:(1)坡度8-15°的缓坡、缓丘;(2)尽可能利用石漠化土地;(3)避开面积0.5km2以上的林地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断裂破碎带;(4)边缘距离中小城市小于30km,距离县城所在地小于15km,距离镇政府所在地小于5km,距离水源地小于10km。

4.台缘中低山河谷丘陵小区

该类型有两个片区,即东南部的南盘江河谷—富宁片区和和西南部的红河河谷片区,为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和越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云贵高原边缘区水动力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山高坡陡,年降雨量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内出露的岩层主要为石灰岩、泥岩、砂岩和第四纪冲积、洪积物,土壤主要为黄壤、黄棕壤、砖红壤,多为膨胀性土。城镇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面积10m2左右的溶蚀洼地、溶蚀盆地或南盘江、红河河谷中的相对宽阔地段。与原边中山河谷区类似,坝子面积较少,主要有富宁坝、普阳坝等。森林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不构成城镇上山的限制条件。因而,本区城镇上山的约束条件确定为:1)坡度8-15°;2)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断裂破碎带和面积1km2以上的林地;避开大型冲沟。3)距离县城小于10km,距离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小于5km。

三、城镇上山空间资源优选结果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利用遥感影像图解译出各小区的植被、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城镇、地质灾害等信息并建立相应图层,在ARCGIS环境下与云南1∶25万地质图、1∶25万地形图,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邻近分析等,得到滇东高原不同地貌区城镇上山空间资源优选图(图1),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一)不同地貌区城镇上山空间资源

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滇东高原可资利用的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共有217.23km2。如果与坝区对等置换,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可节约的坝区优质耕地量是十分可观的。其中,原上缓丘盆地小区最为丰富(68.88km2),斜坡台地丘陵小区次之(33.06km2)。这两个小区也是滇东高原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与需求量大致吻合。即便在人口相对稀疏的原边中山河谷小区和台缘中低山河谷丘陵小区,亦分别有33.06km2和28.81km2的城镇上山空间。滇东高原各地貌小区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分布具体如图1所示。

(二)不同行政区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

认识不同行政区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对于市/州或县/市层面制订和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行政区主要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分布具体见表1和图1。从市/州资源量来看,文山州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最大,达66.11km2。其次为曲靖市和昭通市,分别为55.30km2和50.17km2。红河州和昆明的滇东高原部分较少,分别为27.51km2和18.1km2。从县市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来看,面积在10km2以上的有文山市、宣威市、砚山县、罗平县,最高为文山市,达13.91km2。面积5-10km2的有广南县、曲靖市(含沾益县)、昭阳区、会泽县、富宁县、富源县、巧家县、彝良县、西畴县、镇雄县、麻栗坡县、嵩明县、马关县、盐津县和弥勒县,其他县/市可资利用的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均在5km2以下。

从可利用城镇上山空间资源连片情况看,主要有25块连片分布区,分别为宣威—板桥—海岱—田坝圆形地带、沾益县炎方东北部、马龙—马鸣—大庄—月望弧形地带、王家庄—马过河片区(马龙县)、富源县城—白水、寻甸县城—河口镇、曲靖东山—富源墨红、陆良小百户附近、师宗县城附近、泸西县旧城附近、罗平县板桥附近、罗雄镇西南部、弥勒—西三镇、弥勒县东山、丘北—腻脚、鲁甸县城附近、彝良县城—海子—树林、洛泽河—龙街、镇雄县城—场坝—中屯、蒙自芷村—老寨、文山市秉烈—东山,砚山县干河—维摩、富宁县珠街—黑支果、西畴县县城—新马街、广南县八宝镇西南部,这些连片区有利于城镇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表1 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

表1 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

市/州 县/市 面积 市/州 县/市 面积 市/州 县/市 面积昭通市曲靖市大关 3.08镇雄 5.65昭阳 7.83永善 4.30彝良 5.87鲁甸 1.82巧家 6.53盐津 5.08绥江 3.45水富 3.32威信 3.27曲靖、沾益 7.94宣威市 12.39马龙 4.63曲靖市文山州罗平 10.06富源 7.47师宗 3.72陆良 1.40会泽 7.70文山市 13.91砚山 10.37丘北 9.15广南 9.05富宁 7.69马关 5.09西畴 5.66麻栗坡 5.19红河州昆明市蒙自 3.52个旧 3.89开远 3.05弥勒 5.00建水 4.12泸西 2.55屏边 2.94河口 2.46东川 2.21寻甸 3.38宜良 4.26嵩明 5.16石林 3.09

图1 滇东高原不同地理环境小区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分布状况

四、结论与建议

滇东高原不同地理环境对城镇上山用地选址的条件有一些差别。研究表明,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空间资源总量为217.23km2,且与城镇化发展趋势及要求在空间上大致吻合。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上山需求量大的原上缓丘盆地小区和斜坡台地丘陵小区空间资源量较大,如曲靖市区(含沾益县)、文山市、宣威市、砚山县、罗平、昭阳区、会泽县、富源县、镇雄县、麻栗坡县、嵩明县、弥勒县等人口大县,城镇上山空间资源均在5km2以上。仅有少部分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县市山地空间资源明显不足,如蒙自县、开远市、陆良县和鲁甸县等。研究结果还表明,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空间资源相对较为分散,连片分布不多,26个连片分布斑块面积都在2—6km2间,这意味着山地整理工作仍十分繁重。

在推进“城镇上山”战略的具体工作中,不但应以空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征制订相关新型城镇化的有关规划,而且应针对滇东高原不同区域的城镇上山空间资源量开展规划与管理工作,用地指标审批和考核指标“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客观的。

[1]明庆忠,王嘉学,张文翔.山地整理与城镇上山的地理学解读——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秦光荣.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城镇化之路[N].光明日报,2011-11-15.

[3]陈根鹏,朱庆华.云南省城镇上山可行性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3,(1).

[4]许青萍.云南“城镇上山”的途径、成效与经验探析[J].创造,2003,(227).

猜你喜欢
上山高原城镇
上山走“之”字
即将上山的驱熊犬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上山的路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