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中多元化考核问题研究

2014-11-11 00:34刘福莉孙彩霞张传亮王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

刘福莉+孙彩霞+张传亮+王乐

摘要 以高校科研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考核目标的偏差导致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失真。通过对多元化科研考核体系内涵分析,建立适用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实际的多元化科研考核体系,以提高我国高校科研考核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科研 科研管理 多元化考核

科研作为高校主要管理职能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服务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科研考核作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保障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并有效激励了高校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但在实践管理过程中我国科研考核存在着问题。

一、高校科研考核的现状科研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服务于科研,推进科研的不断发展。科研考核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取得成绩的工具,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往往受到质疑。(一)科研考核目标偏差科研考核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与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在进行科研考核标准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考核指标。这使得科研考核目标出现了偏差。科研考核不在是为了科学研究进步服务,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利益强加于制度之上,使得制度缺乏客观性。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也只考虑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要求,而非考虑专业发展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了高校教师对于科研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情况,而科研整体质量不高。(二)科研考核标准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分类有12个,专业分类:一级专业达到了80个,二级专业达到了358个。其基本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而每个学科的发展情况不同,专业研究的过程大相径庭,例如,人文社科的研究过程相对较长,而理工科的投入相对较多等,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对科研考核标准设定中并未考虑学科的不同而出现的科研成果产出不同的情况,所有专业考研考核一刀切,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质疑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三)科研考核模式单一科研考核中侧重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著作的出版,而往往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我国目前科研考核采取的是不同论文刊物的定级、不同课题项目的定级和著作发表的级别赋予不同的科研分,根据科研得分来判定一定时间的科研绩效。考核模式相对单一,且存在偏向性。偏向的科研考核,使得大部分科研成果只是理论上的可行,而往往在科研转化过程中变得不适用,大量资金的投入最后缺乏有效的科研产出,这不利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搞笑科研考核模式单一所导致的。

二、高校科研多元化考核特征多元化考核是在原有高校科研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的重点偏向于高校科研的实际成果转化,因此更能客观反应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一)考核目标明确考核侧重点向本原回归,重新将科研目标有原来的服务于科研工作者自身发展转变为服务于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这就明确了科研的本身的发展目标,这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进高校产学研的发展,更符合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二)考核结果相对公平以社会效益作为科研考核的标准和目标,指针对理工科的成果社会转化。而针对文科等社会科学,主要根据社会评价结果和影响因子来判定。因此,多元化的考核考虑到了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考核标准,因此与原先科研考核相比相对客观,考核结果相对公平。加入社会评价因子,使得考核主体也变得多元化,评判社会化能客观反应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判断缺乏主体,评判过程可能出现舞弊行为等。(三)考核模式多元化考核模式多元首先表现在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科研考核模式试图将社会评价主体,科研工作者评判主体和科研认证评判主体引入科研评判体系中,从多方评价能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客观性,同时也为科研下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多元评判将科研工作者变为科研评判者,科研评价更加公开,增加客观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但有可能增加考核的时间周期和考核的成本,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院特点进行简化考核过程。

三、多元化科研考核体系构建多元化考核既有纵向的考核机制、也有横向的考核标准。纵向表现在过程性考核,即学科多元化考核。横向考核表现在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标准多元化等。(一)科研考核目标制定考核目标偏向于社会效益评价和社会影响,因此需要对原有的评价目标进行调整,增加社会评价的指标,例如企业评价指标、政府评价指标、NGO评价指标等。强调科研项目在社会实践的中转化效益,而非单纯数量上的增加。需要列出符合高校科研多元化评价的组织和部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科研被认定的人员进行科研认定社会效益认定的材料。这有利于出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科研孵化的效率。从产学研角度看,有利于企业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有效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二)成立学术评价委员会目前,高校各学院都通过科研秘书对学院各项科研成果进行整理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定级,评价过程相对简单。由于个别评价标准存在着模糊性,因此需要进行集体评价,建议成立学术评价委员会,承担科研成果的评定和学术水平的评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凸显重大的、模糊性科研研究的时间问题,客观的赋予权重,增加其在科研评定的分量,并进行科学引导,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申报重大项目,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过程中,提高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转化效率。(三)对科研考核进行监控多元化的科研考核是全过程考核,因此需要建立多元考核的监控体系。该监控体系主要目的在于对科研考核系统进行有效性的监控,确保科研考核系统运行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需要适度对该系统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如果发现有偏差,应及时对该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修订,以符合客观评价的要求。同时需要对评价系统的评价成本和评价时间进行监控,适当降低评价成本,控制评价时间。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其评价的监控体系,实现多元监控。

参考文献:

[1]孙佰清.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绩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6).

[2]孟庆湘,邓艳波.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

[3]冯春贵,黄兵.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
构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
高职科研管理中量化考核的局限与人文反思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如何做好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
论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