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新中国水土保持思想初探

2014-11-10 18:04徐克歌邓群刚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周恩来新中国初探

徐克歌+邓群刚

[摘 要]水土保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府总理的周恩来鉴于中国当时严重存在的水土流失状况,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的论述,并多次身临其境指导水土保持工作。这些论述透析成因,阐明了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途径,理论性、针对性强,形成了独特的水土保持思想,对新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起到了重要导向作用。

[关键词]周恩来;新中国;水土保持思想;初探

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上长期人为活动的破坏,至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高度重视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问题,并且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水土保持思想。系统总结周恩来的水土保持思想,对于推动当前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在黄河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已刻不容缓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万里巨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地域辽阔,涵盖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九个省区,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林木稀少、干旱缺水、土地贫瘠、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贫困人口居多。尤其是面积47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力度还不够,进展速度较慢,水土流失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阻碍了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也加剧了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加重了洪水威胁。[1]85

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一直牵动着人民总理周恩来的心。如何尽快地治理黄河、改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貌,给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周恩来进行了长期调研和缜密思考,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心工作是水土保持。”[2]130并将其作为根治黄河的主要措施。

1952年12月19日,周恩来签发了《政务院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指出:“由于各河治本和山区生产的需要,水土保持工作目前已刻不容缓”。[2]100-101并强调“除去已经开始进行水土保持的地区仍继续进行外,应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延水及泾、渭、洛诸河流域为全国的重点,其他地区亦要选择重点进行试办,以创造经验,逐步推广。”[2]1001958年4月24日,周恩来视察三门峡水库工地,并在工地召开现场会议,在谈到防洪问题时,他说:“不能鼓励地靠修水库来解决防洪问题,必须联系、配合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首先要以水土保持为基础。”[2]130并强调对水土流失的防治,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服务。这些重要指示,为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周恩来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下,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预防和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新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二、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是水土保持的“开路先锋”

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周恩来认为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是滥伐树木、破坏植被,而森林植被的破坏又同古老文化有一定的联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文化最古老,森林植被破坏的也就最厉害。[3]103

据资料显示,黄河流域早在10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息活动,是我国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自然环境比较良好。然而,自盛唐以后,西部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渐趋恶化,森林、草原地区缩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荒漠化、沙化年复一年的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其成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对植被的破坏和气候的变迁。 [4]180对此,周恩来说:“我们的祖先过多砍伐了许多山上的树木,致使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们祖宗的摇篮地,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这个地方的森林破坏了。我们不仅要恢复森林面貌,而且还要发展得更好。”[5]447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遏制石化、荒漠化现象。周恩来认为,必须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大规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1952年12月,周恩来指出:“水土保持是一种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工作,应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带有计划地封山、造林、种草和禁开陡坡,以涵养水源和巩固表土。”[2]480 1957年7月,在周恩来的决策指导下,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纲要规定了25度以上的陡坡,一般应该禁止开荒,以及封山育林、封坡育草、保护野生植物、坡耕地退耕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政策和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些具体方法。[2]1251958年4月,周恩来在三门峡现场会再次强调,要保持绿化、种树育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3]102

周恩来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并将其作为发展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1962年,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应该注意保护森林,努力植树造林。”[5]3771966年2月,周恩来在接见出席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的各省、区林业厅(局)负责人的谈话时,再次指出:“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工业犯了错误,一二年就可能转过来,林业和水利上犯了错误,多少年也翻不起身来。我最担心的,一个是治水知错了,一个是林子砍多了。治水治错了,树看多了,下一代人要说你。”[5]446周恩来真切而又朴实的话语,触动着在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内心。

在周恩来的指导实践下,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植树造林工作取得很大成效,极大地扭转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为新中国水土保持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群众路线是水土保持的科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仍,人民群众保饱受水土流失之苦。如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成为摆在新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周恩来看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958年4月24日,他在三门峡水库工地时深刻地指出:“对水土流失的防治,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要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2]2196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提到:“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着手,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2]4851972年12月,已年过七旬的周恩来在听取陕、甘、宁、晋4省(区)负责人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汇报时,深切地指出:“解放这么多年了,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要加强对灾区的支援,尽快恢复水土流失的治理规模。”[2]184

为了群众,同时还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周恩来认为:“水土保持工作是群众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必须结合生产和实际需要,发动群众组织起来长期进行……”[2]480“所有一切兴修和整修的工程,及管理养护的办法,都必须依靠群众,通过群众,使群众自愿行动起来。……广大人民群众互助合作运动的日益高涨,更是顺利完成水土保持工作的可靠保证。” [2]4811958年4月,周恩来在谈到治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问题时指出:“治黄的方针是:全面规划,各方配合,依靠群众,改变面貌。”[2]130再次强调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要依靠群众。1963年春,在《国务院关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中再次指出:“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依靠群众,依靠生产队,以群众集体的力量为主,国家支援为辅。”[2]485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高度关注和直接领导下,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运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新中国水土保持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周恩来水土保持思想的主要特点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到新中国水土保持工作中,并贯穿始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存在着生产力相对落后、人口众多与环境压力、生态系统脆弱之间的矛盾。1950年代后期开始,为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急于求成、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在“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目标鼓舞下,人们激情高涨地开展生产实践。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草原,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6]155周恩来对此十分担忧,并指出:“森林植被的破坏,不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且也是沙漠化的根源。” [3]103 1961年4月,当得知云南西双版纳许多地方因过度开垦、毁林,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时,周恩来一再嘱咐当地负责人:“要研究解决好合理开垦、保护森林、保持水土的问题,可不要做历史罪人。”[3]171-172

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周恩来进行了深入研究思考。1952年1月,他在《加强老根据地的工作》中指出:“从长期和全局打算,山地应不在开荒,但凡能修成梯田的坡地,并集中力量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在有条件的地区,修塘、筑坝、开渠、打井、扩大灌溉面积;治河、防洪、闸水沟、修水库,做好水土保持。” [5]77强调水土保持工作要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1960年,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方针,发展山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各种土特产的生产。在不破坏水土保持的原则下,发展山区的粮食生产。”[2]144

正是由于周恩来始终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使得新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当前及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的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峻.江泽民的治水思想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3).

[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上游管理局编.黄河水土保持大事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3]曹应旺.周恩来与治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4]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5]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高凌云,吴东华.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探析[J].人民论坛,20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集体化时代山区水土保持的理论与实践”(11SKG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乔钦起工作笔记》与20世纪后半期太行山区环境变迁研究”(2013M53195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中国的日常生活”(11JJD770026)子课题“生态环境变迁与日常生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乔钦起工作笔记》的整理与研究”(12XJC770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徐克歌(1988-),男,河南宝丰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邓群刚(1981-),男,河南商水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四川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

猜你喜欢
周恩来新中国初探
还原真实
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研究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研究综述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心系雪域高原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