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石沟村黄土滑塌灾害及治理方案

2014-11-09 12:46高立强
山西建筑 2014年25期
关键词:民房坡脚坡体

高立强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陕西榆林 719000)

1 概述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高陡边坡多,居民多居住在沟谷两岸及黄土坡脚下,近年来,不断发生黄土滑坡、滑塌灾害,据调查,全县有各类地质灾害128处,其中滑坡78处,崩塌44处,这些地质灾害点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子洲县就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石沟村滑塌发生地位于子洲县城南约150 m处,地处大理河右岸,左岸阶地有青银高速公路,北侧有石沟村至县城水泥公路,河谷川台区交通条件优越,黄土梁峁沟壑区交通较为不便。本文论述了石沟村滑塌的特征、形成机理,提出了治理方案。

2 滑塌概况

子洲石沟村滑塌点介于河谷与黄土梁峁沟壑两地貌过渡区,北临大理河冲刷面,自身为黄土高陡边坡(陡崖),坡体前缘河流冲刷强烈。A坡(原滑塌体)是一种自然成因的整体性坐落式土滑塌(见图1)。B坡为黄土陡坡,破坏模式为滑塌—拉裂型(见图2)。

图1 A坡(北坡)滑塌区

图2 B坡(西坡)滑塌—拉裂区

西、北坡体交界区边坡失稳,该坡后缘局部出现拉裂缝,主滑方向为北偏西方向,前缘直达冲沟与大理河交汇处或至河床。蠕滑体前缘宽度50 m~100 m,后缘宽度30 m~50 m,厚度5 m~20 m,体积9×104m3左右。

2.1 地层岩性

滑塌区地层自上而下有马兰黄土和三叠系砂岩。马兰黄土,浅黄色、粉土质,质地均匀,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具大孔隙、虫眼,遇水易崩解,根据本地区重大工程试验成果,具有较强的湿陷性,该层分布广泛,厚度几米至十几米或几十米;三叠系砂岩(T3w),细粒砂岩为主,浅灰色,部分略显青灰,厚层状为主,夹页岩,顶部裂隙发育,强风化层厚度1.0 m~2.5 m,隐伏于马兰黄土层之下,河谷、冲沟多有出露。

2.2 B坡对民房的影响

B坡属黄土陡坡,呈梯坎状,B坡因A坡滑塌受到牵引,在其交界区边坡稳定性较差,该坡后缘及A,B交界一线局部出现拉裂缝,存在滑塌安全隐患,若进一步发展,将危及沟口一带民房。

3 滑塌成因分析

3.1 A 坡滑塌

地貌空间条件:边坡的临空面是滑塌产生的必要条件。该坡体前缘紧邻大理河右岸坡,岸坡陡深,微地貌单元属黄土陡崖,为该滑塌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地层岩性条件:该坡体上覆为厚层黄土,下伏砂岩夹页岩。黄土孔隙大,土颗粒间下部存在钙质联结,地下水或地表水浸入后钙质联结失效,强度迅速下降,易崩解,而下伏的砂岩夹页岩具有良好的隔水条件,在雨水较大时基岩层面上形成水的富集,当存在临空面时极易导致坡体失稳。黄土具有大孔隙垂直节理等特性,其垂直方向的渗透性较水平方向大;因此垂直方向上具有很好的渗水性,易发育落水洞,导致大量雨水进入土体,增大土体的饱和度,加大重度,降低抗剪强度。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的作用是该滑塌产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大气降水下渗往往在基岩面富集,土体湿或发生饱和,接触带土体力学强度降低,极易出现滑塌。

气候条件:根据现场踏勘及子洲气象资料,本区2009年降雨量比常年偏多,加之该年度冬季和2010年1月~2月遭遇多场持续风雪寒流,增大了坡体内含水量,造成坡体失稳;包括表层冻融现象也是诱发坡体失稳的因素之一。

上述条件是A坡滑塌的主要诱因,该滑塌为坐落式黄土滑塌。

3.2 B坡破坏模式

A坡的滑塌导致B坡牵引式拉裂,尤其两坡交界区土体变形,地面开裂,利于降水渗泄,增大土体重量,由于土、岩接触面(基岩面为相对隔水层)有利于地下水富集,将导致土体结构软化,其抗剪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性。目前B坡面处于潜在发展期,属牵引式滑塌隐患体,破坏模式为滑塌—拉裂型。

4 滑塌治理方案

按永久性工程考虑,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在确保民房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经济合理。

4.1 应急治理方案(B坡)

B坡前缘陡坎地带(临民房一线)采用挡土墙防止削方土体滑落,对该坡体隐患区进行整体卸载,至上而下分级削方、放坡,根据勘测成果和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1)挡土墙。

B坡民房背后一线设置挡土墙,墙身采用M10浆砌条石砌筑。挡墙顶宽1.8 m,基底水平宽3.66 m,墙高4 m,墙面坡比1∶0.3,墙背坡比1∶-0.1,墙底面倾斜,坡比为 0.1∶1。挡土墙基础嵌入地基中不小于2.5 m(基岩埋藏较浅段嵌入新鲜基岩内),墙背做反滤层,挡土墙内设排水孔,布5排排水孔,沿水平方向间距2.0 m,沿垂直方向间距2 m,按品形布置,排水孔外倾5%,进水口包裹渗水土工布。挡墙后设置塑料排水盲沟,塑料排水盲沟外径100 mm、内径60 mm、内置φ60 mm PVC花管,塑料排水盲沟伸入反滤层,塑料排水盲沟长度根据地质情况尽量延伸。在挡墙后回填土反压。土质基底采用碎石垫层。

由于B坡前缘呈坎状,紧贴民房,不具备挡土墙沟槽开挖条件,也存在次生灾害隐患,可不考虑作为应急方案必备条件,为消除放坡土体滑落影响民房安全,可以在施工过程将工作面拓宽扩缓。

2)分级削坡。

按剖面进行削坡清方,45°放坡削方水平距离为8 m,垂直距离8 m,坡脚设置不小于2 m的马道,坡脚设副渠——防水渠(顶宽600 mm、深200 mm、底宽200 mm,壁厚100 mm ~150 mm),南侧修筑主渠——排水渠(顶宽900 mm、深300 mm、底宽300 mm,壁厚150 mm~200 mm),砂浆砖砌,防水砂浆抹面,底为混凝土,坡降3‰以利排水;削方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位置设计详见剖面治理措施布置图。

4.2 综合治理方案

在应急治理方案(B坡)的基础上,进一步清除A坡松动土体,必要时由上而下分级放坡,坡脚一线堡坎护坡,上坡体应完善护坡水保措施,同时兼顾疏通河道。对C坡亦采取放坡削方处理。

A坡滑塌松动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B坡部分削坡清方的覆加,坡脚一线的清方处理将导致松动土体进一步滑塌,同时加剧后缘陡立面小规模滑塌,现阶段治理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建议疏通河道后,右岸坡维持原貌,等坡体稳定后再实施治理工作,如分级放坡、坡脚一线堡坎护坡等。

B坡为黄土高陡边坡,兼存多级陡坎,总坡度约66°。按45°分级放坡治理,削坡清方量约6万m3,工程费用远大于坡间民房搬迁费用。黄土高陡边坡,尤其陡坎段,强降水或连阴雨易诱发滑塌等地质灾害,建议坡间居民迁移避让。

[1]彭建兵,李庆春,陈志新,等.黄土洞穴灾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范立民,岳 明,冉广庆.泾河南岸崩岸型滑坡的发育规律[J].中国煤田地质,2004,16(5):33-35,42.

[3]李 明,杜继稳,高维英.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与降雨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09,26(4):599-606.

[4]许 领,李宏杰,吴多贤.黄土台缘滑坡地表水入渗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2):32-35.

[5]章 健,杜 斌,李小豹.错落式黄土滑坡运动学模型[J].山西建筑,2010,36(16):73-75.

猜你喜欢
民房坡脚坡体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降雨对库区边坡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不同开采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一毫米治好“坡脚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