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2014-11-09 01:32周伟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单用缬沙坦氨氯地平

周伟宏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老年科,江苏苏州,215000)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其诸多合并症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最为常见。对于这类患者,单一用药疗效往往不佳,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小剂量联合使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及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心血管病伴糖尿病指南的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并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及恶性肿瘤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每组60例。联合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0~78岁,平均(67.27 ±4.16)岁;平均体质量(70.15±5.22)kg,平均收缩压(SBP)为(158.36 ±3.67)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98.35±4.69)mmHg;平均空腹血糖(FBG)为(6.92±1.23)mmol/L。单用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62~77岁,平均(66.25 ±4.27)岁;平均体质量(71.34 ±4.52)kg,平均收缩压(SBP)为(159.42 ±4.07)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97.13±4.58)mmHg;平均空腹血糖(FBG)为(6.87 ±1.14)mmol/L。2 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联合组给予缬沙坦(国药准字H20123211)和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103112)口服,缬沙坦用量为160 mg/次,1次/d,氨氯地平用量为5 mg/次,1次/d,单用组单用氨氯地平5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期间戒烟酒。

血压测量采用常规坐位测量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IN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BG×FINS);血脂及UA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G、空腹胰岛素(FINS)、ISI及血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降低<10 mmHg,且已达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Hg,但未达正常范围;无效:血压变化值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56/60);单用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0%(48/60)。经统计学处理,联合组与单用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

2.2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UA水平变化

治疗前,2组TG、TC、HDL-C、LDL-C 及UA 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 TG、TC、LDL-C及U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单用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治疗后TG、TC、LDL-C及UA水平显著低于单用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单用组(P<0.01、P <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UA水平变化()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UA水平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单用组比较,##P <0.01。

组别 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UA/(μmol/L)联合组 治疗前 2.35 ±1.23 5.27 ±0.52 1.36 ±0.47 3.19 ±0.48 328.16 ±80.13治疗后 1.72 ±0.54**## 4.37 ±0.63**## 2.27 ±0.35**## 1.46 ±0.57**## 294.16 ±81.27**#单用组 治疗前 2.36 ±1.87 5.28 ±1.14 1.28 ±0.49 3.24 ±0.57 342.79 ±69.35治疗后 2.39 ±1.58 5.33 ±1.06 1.29 ±0.36 3.17 ±0.54 330.58 ±58.42#

2.3 2组治疗前后FBG、FINS及ISI变化

治疗前,2组FBG、FINS、ISI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FBG、FINS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ISI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1)。单用组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FBG和FINS显著低于单用组,ISI显著高于单用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FBG、FINS及ISI变化()

表2 2组治疗前后FBG、FINS及ISI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单用组比较,##P <0.01。

ISI联合组 治疗前 7.69±1.23 19.25±6.11 -4.58±0.45治疗后 5.68±0.63**## 10.37±2.16**## -3.98±0.34**##单用组 治疗前 7.82±1.46 18.87±6.14 -4.59±0.57治疗后组别 FBG/(mmol/L) FINS/(mIU)7.75 ±0.84 17.87 ±5.47 -4.51 ±0.43

3 讨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交互促进作用会加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3-4]。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动脉弹性减退、管壁硬化,其血压波动较年轻患者大,难以控制到理想范围,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使患者发生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均有所增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除控制血压外,还应注重降压药对血糖、胰岛素的影响,最大限度保护靶器官,防止并发症。

缬沙坦是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其降压作用是通过阻断血液循环和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动脉血管收缩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等机制实现[5-6]。氨氯地平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外周阻力、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等机制来实现降压目的[7],其对老年人和年轻人舒张压的降低效果相似,但对老年人收缩压的降低作用更强。氨氯地平对心脏传导和心肌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人群中,普遍存在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现象[8],有研究[9]表明,血尿酸与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具有改善脂代谢作用的降压药,将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此外,有学者[10]提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应循序渐进,血压控制可适当放宽,以避免血压骤降引起脏器供血不足。柯元南等[11]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发片剂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缬沙坦或氨氯地平的患者。何中涵等[12]研究表明,缬沙坦除发挥降压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影响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分泌因子的水平,来实现促进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增加其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2]李艳芳.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心病及心血管病伴糖尿病指南解读[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4,16(2):221.

[3]顾晔.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78.

[4]Bruno R M,Penno G,Daniele G,et al.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orsens arterial stiffnes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roug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Diabetologia,2012,55(6):1847.

[5]陈汉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61.

[6]Yano H,Hibi K,Nozawa N,et al.Effects of valsartan,an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receive 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J].Circulation journal: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Circulation Society,2011,76(6):1442.

[7]Snelder N,Ploeger B A,Luttringer O,et al.PKPD modell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 arterial BP,cardiac output and 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 in conscious rats[J].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3,169(7):1510.

[8]张宏武,蒋升,徐焱成.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尿酸及代谢综合征分布的横断面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0):958.

[9]邹贵勉,车文体,眭维国,等.城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4):259.

[10]郑颖.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7):1943.

[11]柯元南,黄峻,诸骏仁.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9):2009.

[12]何中涵,廖华,陈曼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39.

猜你喜欢
单用缬沙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血小板药单用或双联治疗短期并发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莫沙必利单用与联合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