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良 王丽芸 刘玉珍 曹玉昆 鞠晓明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300381)
利多卡因复合神经妥乐平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王国良 王丽芸 刘玉珍 曹玉昆 鞠晓明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30038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复合神经妥乐平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利多卡因复合神经妥乐平,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分别于患肩行神经阻滞。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利多卡因复合神经妥乐平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可改善患肩的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
利多卡因;神经妥乐平;糖尿病;肩周炎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肩周炎患者呈增多趋势,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发病率为19%[1],此类患者治疗方式与一般肩周炎患者不尽相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观察选择利多卡因复合神经妥乐平(Neurotrotropin)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糖尿病史均在6年以上。②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③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患。④肩关节周围钝性疼痛,尤其夜间疼痛加重。⑤肩关节主、被动活动障碍。⑥无肩部外伤、手术史;无神经根型颈椎病。⑦患者肩关节X线平片均无阳性发现或仅有骨质疏松。⑧患者经内分泌专科常规治疗,肩周炎症状无明显好转。⑨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取2012-08—2014-02在我院疼痛门诊接受治疗且符合上述标准的糖尿病合并肩周炎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4~73岁;病史1个月~3年,均为单侧肩关节发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药物配制:神经妥乐平(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批准文号:520040070)3 mL,含3.6 NU(NU为神经妥乐平单位,为效价单位)、2%利多卡因5 mL,加入注射用水至15 mL。肩胛上神经阻滞:患者取端坐位,双肩自然下垂,先确定患侧肩胛冈,过中线做垂线,在垂线平分线外上方约2.5 cm为穿刺点。用10 cm长带有深度标志物的7号穿刺针,垂直稍向前倾斜进针,深度不超过标志物,至肩胛上切迹,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入配制药液5~7 mL。腋神经阻滞:确定患侧肩大圆肌与肱三头肌长头肌长头交点和肩峰连线中下1/3或肩峰背侧下4~5 cm凹陷处(四边孔处),将此处做为穿刺点,用3 cm长7号针朝喙突方向进针2.0~2.5 cm,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入配制药液5~7 mL。
1.2.2 对照组 药物为2%利多卡因5 mL,加入注射用水至15 mL,神经阻滞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治疗均2次/周,6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每日行患肩各个方向的功能锻炼,强度循序渐进。
1.3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疗程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3]。VAS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监制的VAS卡,卡上印有10 cm线段,线段上有可移动的游标,线段两边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最剧烈疼痛(10分),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移动游标至相应位置并计分。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包括疼痛(30分)、关节活动度(2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5分)、肌力(5分)和关节局部形体(5分)共5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版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41±1.29)分和(85.67±9.37)分,与对照组的(4.03±1.52)分和(66.41±8.1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 治疗前 30 7.34±1.31 40.78±13.27治疗后 30 1.41±1.29a 85.67±9.37a对照组 治疗前 30 6.98±1.36 42.18±10.21治疗后 30 4.03±1.52ab 66.41±8.13b
糖尿病与肩周炎的相互关系愈来愈受到关注,其相关性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与肩周炎的发病率间有一定的意义[4]。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动脉炎和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累及大小血管和微血管,造成骨关节营养障碍[1];亦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长期代谢紊乱导致滋养神经或血管病变,肌肉、关节营养不良易受损伤有关[5]。
糖尿病合并肩周炎在降糖联合治疗的同时,应针对肩周炎进行有效的治疗,其治疗主要有两个目的: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否则,肩关节剧烈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
在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中,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应用较广。肩周炎属无菌性炎症,局部适量糖皮质甾体激素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糖皮质甾体激素无禁忌的肩周炎患者,神经阻滞的药物配制中,常规加入适量糖皮质甾体激素。但对于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患者,因激素治疗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糖皮质甾体激素属禁忌。
神经妥乐平是一组由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的肽类物质,具有镇痛、修复神经细胞、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及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神经妥乐平可调节延髓中缝核的5-羟色胺(5-HT)能系统和去甲肾上腺能(α2受体)系统的功能,并可抑制炎性介质——缓激肽的释放[6]。应用利多卡因复合神经妥乐平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取代了局麻药加激素的方法,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且阻滞点在病变区域,通过药物的浸润与弥散作用,可迅速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阻滞修复病变区域的神经,使肩周炎的病理过程逆转。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田国平,史玲,汪崇淼,等.肩周炎合并糖尿病与患肩部位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3,33(6):456.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
[3]陈银海,赖蕴珠.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综合评定[J].中国康复,2000,15(1):12-14.
[4]苏云其,美克.社区糖尿病患者肩周炎的针灸康复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234.
[5]王惠利,郭淑芹.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4):84-85.
[6]石玉生.神经妥乐平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1):57-58.
2014-06-05)
1005-619X(2014)09-0798-02
10.13517/j.cnki.ccm.2014.0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