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江
摘 要:通过对RFID技术优势的了解和研究,阐述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每个流程具体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论述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和优势。
关键词:RFID技术;固定资产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144-02
固定资产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础硬件条件,一个学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教学、科研的综合实力。管理好高校的固定资产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最终的目标。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研力量的不断增强,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在迅猛的增加,以往老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资产数量的增长,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智能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趋势,已经在众多的高校中实行起来。本文提出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引入RFID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智能化的基本思路。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2012年4月1日开始实行的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财政规则》,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然为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量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中国高校购置固定资产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政府拨款的无偿性容易产生固定资产投入的盲目性,人们对固定资产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在高校内部,各院系从方便使用等自己的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的模式,不愿共享,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管理部门缺少从内部调剂或挖潜考虑的思路,加上高校的资产信息无法共享,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往往使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特别是教学、科研用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仪器设备淘汰更新快,如果不提高早期使用率,就会造成隐形浪费,导致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下。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数量巨大。固定资产入账、销账、调账都是靠兼职的资产管理员申报给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人员中完成的。由于各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都是兼职,再加上“一校多区型”的办学特点,经常是集中一批到管理部门申报一次,导致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资产的总体状况。兼职资产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一次集中大量的数据录入,容易发生信息录入出错,造成账面信息与实物信息相差甚远。很多资产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资产变动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家底不清。
目前,我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是依靠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每项资产进行入账、调拨、条码打印。虽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改进了以往老式管理的一些弊端,但是再对于实际资产盘查中还是存在诸多难处。
RFID技术的引入能效解决固定资产数据分散采集输入的瓶颈难题,这样才能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活动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实物信息与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因此,建立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管理成为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
二、RFID技术简介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三、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存储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不可仿冒、可并发识别等技术特点,因此通过资产管理平台数据库的支撑,就可以在标签内可靠实时地记录资产相关的信息,从而进行实时的资产管理监管,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支出。清晰的操作界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处理,使该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操作模式,为高校资产评估、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避免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上可能造成的隐患。
系统流程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和盘点等操作,它包含了设备从出厂、投入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设备购入时候加装电子标签,标签内写入资产的信息,每次进行资产管理操作时,读写器都会读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并将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资产的跟踪管理。
1.资产新增操作:在发卡程序内填写需管理设备的有关信息(校区名称、使用单位名称、资产条形码、型号、名称、购入日期、使用人名称、使用地点名称),将该条记录保存到数据库中。将写有资产信息的电子标签,按规定贴附。
2.资产调拨操作:准备好要进行调拨的资产,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此时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将带有电子标签的资产取出,从门口走出,观察读写器上的声光提示及LED显示屏显示资产的数量,确认设备上的电子标签被读到。关好门,此时资产已经调离该场所。将资产带到有需要进行调拨的目的地,打开门,将资产带入到带入场所,确认资产上的电子标签被正确读到。关好门,完成资产的调拨操作。endprint
3.资产维修操作:准备好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使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将故障设备带出,观察读写器上的数码管显示,确认正确读到标签。故障设备即调离该场所。将设备带到仓库维修区,按下读写器控制按钮,确认所有设备上的标签信息被正确读到再次按下读写器控制按钮,此时设备即处于维修状态。
4.资产报废操作:准备好报废的设备,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使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将报废设备带出,确认正确读到标签。将设备带到仓库报废区,按下报废区读写器控制按钮,确认设备上的标签信息被正确读到。再次按下读写器控制按钮,即完成设备报废操作。
5.资产盘点操作:按手持机“I/O”开关开机。在界面上方,点击打开连接性窗口,点击连接GPRS,启动盘点程序。进入盘点场所进行扫描,对扫描出来资产与该场所人员核对,如有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完毕通过GPRS上传带终端进行信息的更新。
四、RFID技术引入固定资产管理后可能带来的优势
1.RFID系统的优势。(1)整个系统具有远距离快速识别、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操作、易扩展等特点。(2)建立安全可靠的资产档案,通过高新技术加强资产监管,合理调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防止资产流失。(3)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业技术角度研究问题,着实解决资产管理中的混乱无序、实时性差的问题。提供一个对进出资产自动识别、智能管理的先进、可靠、适用的数字化平台,使管理者对内部资产实时动态管理的能力得到质的提高。(4)充分利用RFID自动采集和通讯方式无线远程传输功能,实现资产变动信息与系统信息的实时一致,实现由后台系统对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和记录,使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内就可以及时了解到资产的调拨和使用情况。(5)所有资产数据一次性输入,系统根据不同区域RFID读写器采集的数据自动判断资产状态。
2.RFID系统的效益。(1)实现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资产自动管理利用RFID技术无线射频自动识别和GSM通信网络无线远程传输功能,实现对资产全生命周期(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等)过程的智能化动态实时跟踪集中监控管理,整个管理过程无需任何人工干预。为企业投资决策、资产合理调配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据,有效增大投资边际效益和提高资产使用率,减少无谓的设备投资和闲置浪费。(2)在资产管理中实现人、地、时、物同步管理系统将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的嵌入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对资产日常操作流程中涉及到的任务、地点、实物、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引入短信提示告警功能,由系统实现对日常工作的有效监管,减轻了资产日常管理的压力,节约了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资产盘点和无谓调拨的成本,避免了因各种因素造成的资产流失,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益。(3)消除了手工记录和信息传递的工作量和差错率通过系统实施应用,彻底消除了手工记录和信息传递的工作量和差错率,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预期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晖,王东辉.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11).
[2] 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33-139.
[3] 张文丰.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28-32.
[4] 易佑金,杨氢.基于RFID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9,(11):62-65.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