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玉 崔锦铭 沈蓓绯 高小清 张鑫
摘 要: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快、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变化、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空巢老人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凸显。基于对常州市工人新村社区、河海社区等空巢老人的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弊端。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了让空巢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需要把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社会支持系统;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064-03
按照社会学的解释,“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无子女或子女长大成人后另立门户的纯老人家庭。具体包括三种:第一种是没有子女,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或者鳏寡孤独的老人;第二种是虽有子女,但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的留守老人;第三种是有子女,且与子女在同一个地区,但单独吃住,或者尽管与子女同在一屋檐下,但因子女工作繁忙或其他的原因,缺乏沟通,形成理论上的空巢[1]。
一、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困境分析
1.经济保障方面: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养老金,金额在2 000元左右,同时社区给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生活补助,80~89岁之间的,每月可以补助150元,90岁及以上的老人每月补助200元,大多数子女也会给父母经济支持。由此可见,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大多数空巢老人的“月收入”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日常开支,他们的经济状况良好,但如果出现重大疾病,他们的月经济收入就无法满足这些额外的开支,政府、社区都在尽最大可能地帮助他们在就医方面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医疗优惠政策。
2.生活照料方面:生活照料是我们常说的“吃、喝、拉、撒、睡”方面的照顾,它是“空巢期II”家庭老年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不同年龄阶段或身体状况的空巢老人对生活照料的需求程度不同,对于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空巢老人,他们自己能够解决吃、住、行及看病、养病方面的照料;对生活半自理的空巢老人,他们会尽量解决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任何事情,其他的事情需要子女或他人的帮助;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照料几乎全部落在了配偶、子女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肩上。
3.健康保健方面:从生理学的角度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先后经历下面几个阶段的变化:发育阶段、成熟阶段、保持阶段、衰退阶段。60岁以后人体器官开始慢慢衰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出现,小到腿疼、腰疼,大到高血压、冠心病、瘫痪在床等,只要有疾病,就需要有人照料,可大多数空巢老人无法随时享受子女的照料。针对这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空巢老人有不同的困难,对于夫妻独居的空巢老人,如果有一方生病,另一方会细心照料,如果他们都有疾病,互相照料,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真正内涵;对于鳏寡孤独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鳏寡孤独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照料几乎只有子女的照料,他们是空巢老人中非常弱势的群体;对于未婚的空巢老人,他们没有子女,生活照料只能自己料理,鳏寡孤独和未婚空巢老人是我们特别关注的群体。
4.精神慰藉方面: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变化、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严重缺乏[2]。“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对于那些夫妻独居的空巢老人,他们可以互相倾诉,他们的精神慰藉比较饱满;对于鳏寡孤独空巢老人,他们的情感非常欠缺,可见他们的喜怒哀乐大多数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对于未婚的空巢老人,他们的精神需求极端缺乏,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寂寞感,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从调查及其数据分析中得知,空巢老人的性别基本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状况,而年龄、文化程度、月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家庭中的地位等因素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影响[3]。比如年龄因素,一般来说,空巢老人如果行走便利,他们的生活状况比较良好,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菜、出去跑跑步、聊聊天等;如果行走不便,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不容乐观。由此可见,高龄鳏寡孤独和高龄未婚的空巢老人是我们关怀和关注的重点对象。
二、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现状分析
(一)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正式的社会系统包括政府支持、社区支持、正式组织支持,这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关键所在,因此他们对空巢老人的支持力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对空巢老人所给予的关爱程度。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问题。
1.政府支持。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的种种举措给空巢老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持[2]。政府支持主要包括政策及经济方面的支持,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每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政策和规定,《中华人名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专门为老年人制定的法律,它为老年人的家庭赡养、社会保障等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持,2013年,“常回家看看”也被列入《中华人名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也是一部专为老年人制定的书籍;政府每年还会制定具体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如今年“虚拟养老院”的发展及落实;在经济支持方面:中国是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承受加速加快的老龄化状况,决定了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政府包办养老福利事业),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到养老事业的发展中去,因此还需要政府鼓励个人、企业或组织捐款。
2.社区支持。社区支持是空巢老人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它落实政府的福利政策,另一方面它给空巢老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因此社区工作的“质量”状况决定了空巢老人享受的服务情况。
社区支持已经提供的服务: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社区工作人员对空巢老人的关爱频率很高,同时也很细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区工作者是空巢老人的“高级保姆”,他们关心空巢老人的吃饭、健康状况、情感、聊天、就医等等,同时每周楼长或社区主任对他们进行上门看望,事虽小,可是它真实地流露出社区工作人员对空巢老人的关爱之情。目前政府提出的“虚拟养老院”的构想已进入模拟阶段,重点对象大多数为空巢老人。虚拟养老院,就是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一个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虚拟养老院实现了居家专业化养老,可见虚拟养老院的发展对老龄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endprint
社区支持现存的不足之处:目前中国普遍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基本上完全由政府买单,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因此资金成为影响社区工作的最大障碍[4]。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找到“自营”的养老模式,目前提出的虚拟养老院就是以自营的方式经营,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个人或组织捐款,来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社区工作者严重缺乏,目前政策规定,1 000户才有四个社工(社区工作者的简称),对于新社区来说社工的工作量不算太大,但对老社区来说这显然是一项艰巨任务,老社区强烈反映社工太少,希望政府同意增加人员。因社工数量严重缺乏,空巢老人的有些需求不可能马上能够得到解决,社工没时间每天探望一次高龄鳏寡空巢和未婚空巢老人,因此出现有些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才被发现;医疗保障方面欠缺,社区内没有开设老年门诊或老年卫生保健中心。
3.正式组织支持。该研究中,正式组织是指机构、企业等的支持,在采访中,社工和空巢老人反映他们会受到正式社会组织的支持,例如“周末关爱”、企业给社区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等,但强度欠佳。
(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同于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稳定性、确定性的特点),它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但这种社会支持系统也很重要。本文中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个人、家庭成员、邻里、亲友。
1.个人支持。不管家人、亲友、邻里给空巢老人给予多少关爱和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寻找快乐,因为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自己身边。首先,空巢老人应该勤于锻炼,锻炼不仅能够让免疫功能加强、胫骨放松,而且能够让心情愉快;其次,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写写文章、邻里之间走访、参加社区各种各样的活动(像唱歌、跳舞、下棋)、出去旅游,去看看祖国的山山水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就不会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忍受心灵的孤独;最后,心态一定要乐观,不是我们常说“心态决定命运”吗,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空巢老人一定要学会笑迎着它们。
2.家庭支持。家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唯一的温暖港湾。在2000多年的东方文化里,我们一直强调一个“孝”字,它几乎在每个子女的心里有着深深地印记,可如何真正做到“孝”了,需要每个子女为之不断努力。丰富的物质给予远远输给了情感的慰问,空巢老人希望子女常来看望他们[5],可是为了能让子女安心学习、工作他们从不提及自己的心愿。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尽量抽空去看望父母,如果方便,希望子女和父母能够住在同一社区或邻近社区,这样方便看望他们,陪他们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幸福感[6]。
3.邻里支持。邻里对空巢老人的支持远高于亲友的支持,他们常常一块儿锻炼、参加社区活动、出去买(下转110页)(上接65页)东西、聊天等,它真正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真谛。老人们彼此相互帮助,老人们认为子女忙,她们都不愿打扰孩子,可有时会感觉非常孤独,但只要和其他老人说说话,心情就好多了。由此可知,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非常重要。
4.亲友支持。首先,亲戚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亲戚是除了子女、配偶之外的另种亲缘纽带 。调查显示,31.2%的空巢老人与亲戚经常联系,51.5%的空巢老人与亲戚偶尔联系,17.3%的空巢老人与亲戚不联系,在某种程度来说,他们能够给空巢老人一定的情感支持;其次,朋友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只有25.7%的空巢老人常和好友联系,他们常常相互走访,一块儿锻炼、旅游、聊聊天,32.2%的只有在有事是才联系,42.1%的基本已经不联系,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空巢老人越来越不愿和亲友联系,特别是高龄鳏寡孤独空巢老人。
三、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及建议
1.社会投入更多资金。老龄事业作为一项“夕阳产业”,它和其他产业一样,只有注入大量的资金,它才能正常运作。中国是在“未富先老”的状态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因此政府投入的资金是远远不够。在此情况下,政府应该鼓励组织、企业、个人捐款,来募集更多资金发展老龄事业[7]。
2.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开支大部分由政府买单,在政府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限制了中国养老事业的完善及发展,为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新的养老保障体系,比如寻找“自营”的养老保障系统—虚拟养老院、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统一培训、鼓励空巢老人常去社区参加社区活动等等。
3.鼓励大学生成为社区志愿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到志愿者的大军中去,但社区志愿者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可见社区志愿者的壮大迫在眉睫。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第二位老师,应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社区志愿者,并定期看望那些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陪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让空巢老人饥渴的精神心灵得到“鸡汤的灌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