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墨价值观异同及其价值体现

2014-11-05 23:11门磊
今传媒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仁爱

门磊

摘 要:“爱”虽作为儒墨两家思想共同的逻辑起点,他们都希望通过爱维护社会秩序,调和阶级矛盾。但两家立场不同,取舍各异,造成其价值观的差异甚至对立。孔子的价值观以人作为本位价值,以忠孝为基本道德规范,以推己及人作为价值实践方案,将个人的道德践行与维护社会制度结合起来,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天子的权威。墨子主张兼爱交利,把功利价值当做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将爱利一统于公义,要求人们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平等相爱,反对侵略战争。

关键词:儒墨;兼爱;仁爱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68-03

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有他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春秋末年,中国逐渐从奴隶制度发展到封建制度。周天子已经不能维持旧的社会秩序,诸侯间倚强凌弱、以众暴寡的侵略战争不断发生。社会秩序的严重混论,阶级冲突的不断加剧,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冲突日益加剧,反映奴隶制度的价值观念已丧失权威。所谓周德既衰,私学勃兴,处士横议,百家蜂起,各著书立说以论时政。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墨两家,《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1]”据《淮南子》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2]”墨子既学孔子之术,两家又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泛爱众作为其学说的逻辑起点,力求维护社会的稳定,调和阶级矛盾。但两家立场不同,取舍各异,互相攻讦,其分歧的核心在于是兼爱还是别爱。汉武帝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定儒家于一尊,墨家自此销声匿迹。

一、孔子的仁学本位价值观

孔子站在奴隶主阶级的保守立场上反对奴隶和平民起义,坚持维护旧的宗法制度,力图补弊起废,变而不乱,以达王道。 他作《春秋》,是非二百四十年历史,总结认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3]”失其本就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即所谓“礼崩乐坏”。礼指的是周礼,是维护奴隶等级制度的共同规范。礼崩乐坏实质上是宗法制基础上的等级制度与人伦关系遭到破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4]”可见周礼是维护宗法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既然制礼作乐乃是统治阶级的专利,与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克己复礼

孔子把个人自觉的道德践行同奴隶制度的兴衰联系起来提出了“仁”学说。《论语》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4]”仁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皆为慈爱之意。《说文》曰:“仁,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说文》的解释或许不合符其本义,但我们可以窥见仁的思想虽不是孔子的发明,“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早已出现,但孔子不仅认为仁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而且将“仁”“礼”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维护奴隶制度相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4]”在他看来,仁是制礼作乐的前提条件。仁作为内在的主观精神,礼是外在的客观规范,二者相互统一作为主体的人。“为仁”是“复礼”的落脚点,恢复周礼的权威是其政治目标,自觉按周礼办事才可以达到仁的精神境界。所以克己复礼,人人有责,具体来说,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二)仁者爱人

仁爱是君子的特权。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4]”为仁乃是少数君子的特权,占社会大多数的“小人”是没有资格的。可见孔子的“仁”乃是一种限于统治精英阶层的先验道德,是为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做辩护。《中庸》说:“仁者,人也”,仁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他物的内在本质,这进一步强调了“仁”的先验性,成为最早的性善论雏形。如此说,只有克己复礼,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只有达到仁的境界,才算有资格为人。“礼”“人”“仁”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成为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论依据。

(三)推己及人的价值实践方案

忠孝是为仁的基础。“推己及人”是孔子价值观落实的基本方法,这使君子们在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必须自觉践行仁的道德规范,把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渗透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孔子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和君臣关系提出了具体的规范。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4]”以孝悌为基础又推及忠君。《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孝敬父母是孝的开始,那么孝悌和忠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孝经》说:“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5]”父权本是一种自然权力,孔子将父权绝对化,并由父权引申出君权,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质上是要求人们安守本分,上下不得僭越的宗法等级制度,最终回到周道之上。在道德规范中突出“亲亲之恩莫重于孝,尊尊之义莫大于忠,” 这就是两千多年以来维系世道人心的纲纪。

二、墨子功利主义价值观

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把兼爱作为社会安危治乱的前提。

(一)兼爱以兴天下之利

墨子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6]”国与国不相爱会引起战争,君与臣不相爱导致篡权夺位,父子兄弟不相爱就会败家亡身。他认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不相爱就是自爱自利,必最终会利己害人。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兼相爱,交相利。[6]”人们只有做到互助互利,相亲相爱,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实现。从此就不再会有怨恨矛盾,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无事。他说:“仁人之所以为事也,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也。[6]”墨子所追求的不是个人私利,而是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他所追求的爱,不是自爱,而是无差别的兼爱。他明确反对儒家所主张的“亲亲有杀”“贵贱有常”的级差道德,《墨子》曰:“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6]”墨子认为自爱,包括儒家所谓的仁爱,正是社会秩序混论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用无差别的兼爱代替奴隶主阶级的仁爱。

(二)兼别之辨

墨学在当时地位显赫,墨子对于儒家思想的批评影响很大,儒门子弟不得不出面对墨子的批评进行反驳。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7]”孟子认为墨子无等差的兼爱思想是无父无君,与禽兽无异,违背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之规定。可以说,墨子把孝看做是利,就是把否定了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不承认儒家所谓的“亲亲有杀”“贵贱有常”,也就否定儒家所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伦理纲常,这中正孔子思想的要害。在孟子看来这等于否定了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就等于违背了人性,只能沦为禽兽之列。孟子一方面反击墨子的批评,另一方面认识到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局限性,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7]”孟子由外及内,将君子之仁推己及人。首先是爱物,就是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其次是仁而不亲,就是他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后是亲亲,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基础上的亲爱,是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敬、子孝。三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递进关系,符合《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孔子的仁学思想相比,更具合理性。

三、儒墨价值冲突

儒墨两家价值冲突集中体现在对于义利的看法。 儒家突出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强调一种实践理性的学说。他们认为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就是“为仁”,把人与动物的差别绝对化,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内在联系。孔子说:“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4]。在他看来,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仁,就在于克己复礼。《中庸》说:“义者,宜也。”《礼记》曰:“仁近于乐,义近于礼。”按周礼办事,辨贵贱,别亲疏,序长幼就是合乎义。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拥有道德价值,是否合于善,在于他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本身是不是合于周礼。

(一)人是价值活动的主体

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是价值主体,最核心概念,是一切价值活动的根本依据。孔子的价值观以人为基础,以仁为本位价值。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之间,人的生命价值最为珍贵。马厩失火,孔子只问:“伤人乎”,不问马。在他看来人是目的,其余一切都是手段。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作为价值尺度,能够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他强调人的自由,应该超越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活动应该基于主体的自我选择,而不是像动物一样迫于生存的必须。儒家把仁义理想化,将其看做崇高无比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标准,他们在现实中无法证明其存在,所以只能从先验意识中寻求道德规范存在的合理依据。严重脱离实际的道德规范,大多数不能做到,反而异化为少数人天赋的特权标签,造就出大批色厉言方的伪君子。

(二)孔子赦事诛意的价值评价方法

对于道德价值的评价方法,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4]”孔子显然重行为动机和轻行为效果。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在孔子看来这不是正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才是正直。鲁国闻人少正卯能言善辩,孔子说他是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担任大司寇七天便行两观之诛。老子看到了事物的矛盾是相辅相成的,任何矛盾双方都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他强调“以德报怨”,主张“齐善恶”的相对主义价值观。孔子将善恶相区别,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反对抹杀善恶是非的界限。在他看来善恶不是绝对地同一,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齐善恶”不利于调动人们向善的积极性,只有“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5],才能实现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周礼作为规范性道德价值,只能存在于人的道德思考之中,它重视人活动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而轻视活动的效果价值规范,君子不仅要行为恪守周礼,更要正本清源、深根固本,这便为先验的道德意识留下了发展空间。孟子沿袭孔子的思想,试图证明人的先验善性。他认为人的意识中,本来就有一种善的萌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作为人的道德发端,这些善端的扩充就仁义礼智。孔子所谓为仁由己,是强调价值主体的能动作用,孟子虽然没有直接说人本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但他强调人性有善端萌芽,这就将这些道德范畴根植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也就是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孔子的价值观把道德价值看成绝对的超功利价值,把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割裂开来,排斥功利,走向了形而上学。其实,无论道德规范是多么神圣,描述的多么先验、多么神秘。它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相联系的。但道德规范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不针对具体利益,而是作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规范发挥作用。

(三)墨子义利统一论

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把是否有利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他认为有用、有利就是善的,不利和灾祸就是恶,一切价值评价都取决于价值活动的后果,功效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基本依据。墨子提出价值评价标准之后,又提出了价值选择的问题,他看到了趋利避害是人与动物的自然共性,他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6]”价值选择本质是价值主体对于厉害关系把握的过程,功利价值的核心就是利害关系,也就是利益问题,这要求人们在价值活动中权衡利弊。墨子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面临利害关系时,人总是从质的方面去把握和理解它。墨子承认功利价值的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人的功利价值活动贯穿于人的活动始终,无怪乎胡适说墨子学说就是实用主义。墨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存在很大缺陷,他把利害作为善恶的判断标准,忽视价值主体的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本身,他说 “孝,利亲也。”他把君臣、父子之间关系等相等同,看做是单纯的利益关系,否定了了价值的多样性,抹杀了家庭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

墨子从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以兴天下之利为己任,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他说:“万事莫贵与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面临冲突时,个人应当做出牺牲。他将利人而不利己的思想贯穿在自己的言行当中,高度赞扬那些以此为宗旨的义士,鄙视那些只看重个人价值而置道义于不顾的利己主义者,他把这类人称为“别士”。有学者将墨子的理论与西方功利主义相等同起来,其实不然。西方功利主义以理性为起点,把社会整体利益看作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具有理性的人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整体利益,这种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个人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墨子的“贵义于生”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可谓是同归而殊俗,孔子强调牺牲个人价值以维护周礼,通过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以达到总高精神境界的“为仁”成就人的道德价值,这种道德价值是对于功利价值的排斥。墨子强调功效,把社会价值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和最终归宿。他追求的公利价值是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体,义寓于“天下之利”中,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

相较而言,孔孟的仁爱思想更符合现实,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口味,易于为人所接受。但这种道德规范具有统治阶级的属性,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与广大人民相向而行的。《庄子》说“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8]”这种评价是比较公正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属性,从来没有超阶级的道德规范,也就从来就不存在统一的爱。但墨子能站在广大劳苦大众的立场,从根本积极维护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否定奴隶主贵族的特殊利益,提倡人人平等,直到今天仍具丰富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 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 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仁爱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森工健维仁爱天下 花旗松素情满人间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仁爱济百世 武汉协和初心不改
弘扬国医 仁爱大众
仁爱 诚信 谦和 敬业
——邯郸市中医院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