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方法

2014-10-31 19:52常欣欣
人民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十八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常欣欣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是坚持历史唯物论与运用辩证法的统一,是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的统一,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了理论创新的规律。

【关键词】十八大 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着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中,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了理论创新的规律。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反复告诫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九十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的,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结晶,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无论是新思路还是新观点,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我们吸取苏联东欧改革走入改旗易帜的歧途的教训,在创新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绝不数典忘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100多年前以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对未来社会主义做出的预测,很多与我们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相距甚远。因此必须以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教条,不能使之正确地反映不断变化的现实,不能对现实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就会使理论丧失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形式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背叛,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损害。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是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这就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历史唯物论与运用辩证法的统一

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又处处贯穿着辩证法的精神。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遵循着这一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反作用。正是遵循着这一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中处处都体现着辩证法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说:“‘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根据唯物辩证法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他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针对当前我国改革所要解决的都是棘手的两难问题,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的讲话都贯穿着辩证思维。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些重大关系,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内在规律。关于党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的关系、全党动手和部门负责的关系等。还有关于在经济发展中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和环境的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等等。总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处处都体现了对辩证法的自觉运用。

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的统一

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深厚沃土中,实践的需求和呼唤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同时理论创新必须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洞察世界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正是根植于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直面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中也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世界潮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告诫全党要顺应世界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当今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熟知国情又洞悉世情,贯穿在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如在讲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正因为我们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所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同时他也指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在讲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他也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在讲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联系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训指出,环顾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殷鉴不远,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中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总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党的思想路线。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6月。

责编/周素丽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十八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发展探讨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研究综述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