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ge VSD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疗效观察

2014-10-28 14:46罗香花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压疮

罗香花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的效果。 方法 :13例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创面两侧缘直接拉拢闭合,无需植皮。 结果: 本组13例中,术后11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伤口仍有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9个月,压疮无复发。 结论 : VSD技术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骶尾部压疮的好方法。

【关键词】压疮;负压封闭引流;外科皮瓣;骶尾部

The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VSD combined V-Y advance gluteus maximus myocutaneous flap on sacrococcygeal region Ⅳ pressure sores

LUO Xiang-hua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yuan, Qingyuan, Guangdong, 51151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combined V-Y advance gluteus maximus myocutaneous flap on sacrococcygeal region Ⅳ pressure sores. Methods 13 patients with sacrococcygeal region Ⅳ pressure sores ,were treatmented with VSD combined V-Y advance gluteus maximus myocutaneous flap, the wound side edges were closed to draw directly, without skin grafted. Results The group of 13 cases, 11 cases of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ed, 2 cases were still wound infection, and wound healed after changing dressing. Followed up with 5 to 9 months, no pressure sores recurrenced. Conclusions VSD combine V-Y advance gluteus maximus myocutaneous flap treatment sacrococcygeal region Ⅳ pressure sores, which has easy operation, fewer complications, a high success rate, is a good way to treat sacrococcygeal region pressure sores.

【KEY WORDS】Pressure sores;Vacuum sealing drainage;Surgical flaps;Sacrococcygeal region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8骶尾部压疮临床上多见于截瘫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一旦发生,治疗棘手,保守治疗常难以自愈,通常需手术修复。2009年6月~2012年12月,我科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 技术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 13例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30岁~74 岁,平均49.3岁; 均为截瘫患者长期卧床,院外压疮形成。压疮发生时间1个月~6个月。创面面积:6cm×8cm~10cm×12cm; 创面均深至皮下,表面均有脓性分泌物,伴恶臭,其中7例伴有骨质外露(见图1)。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取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静滴,摄压疮邻近部位的骨与关节X线片,了解骨质有无破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静脉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必要时输血治疗,以改善患者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前2d进流质, 术日前晚清洁灌肠1次。

1.2.2清创+VSD负压吸引

首先清创,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反复冲洗创面,术中取压疮创面外缘健康皮肤0.5cm 处作切口,彻底切除创面坏死感染组织及瘢痕组织,凿除突出及感染的骨组织, 直至骨面新鲜渗血,并将骨面修平整,用碘伏浸泡创面3min~5min,以合适大小VSD敷料覆盖创面,边缘缝合固定后贴膜,术后持续负压吸引7d左右,待引流液逐渐减少后,拆除VSD敷料,观察创面肉芽鲜活程度,局部未见坏死组织,局部炎症水肿控制良好,则可行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术;若仍有坏死组织,则再次行清创+VSD负压吸引,继续持续负压吸引7d左右,直至创面肉芽新鲜,分泌物较少时方可手术。

1.2.3 皮瓣设计

仔细彻底清创,持续负压吸引至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 在骶尾部创面左右两侧根据情况,可设计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蒂或以臀下动脉为蒂的三角形臀大肌推进皮瓣。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皮瓣设计时,标明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上1/3交点为臀上动脉浅支穿出点,该线中1/3段为臀上动脉浅支的体表投影。在体表投影线区域设计骶部创面两侧三角形皮瓣,底边位于内侧,与创面相连,大小与创面纵轴等宽,外侧为顶(如图2)。先在一侧沿设计线切开臀部外上方皮肤, 在相当于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弧形连线上寻找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用手指在此间隙向皮瓣远侧作钝性分离,可触及臀上动脉浅支搏动,根据血管走行作皮瓣内下方切口,按设计大小劈开臀大肌,掀起肌皮瓣,沿臀大肌深面血管向内追踪,小心分离臀上动脉浅支血管蒂部,最后作内侧切口,至此臀大肌上部“V”形肌皮瓣完全游离。用同样的方法切取另一侧臀大肌上部肌皮瓣。皮瓣切取后,将两侧皮瓣向中线推进,皮瓣两底边拉拢无张力缝合,两侧切口呈“Y”形直接缝合(见图3)。为增加肌皮瓣推进距离,可在外侧切断臀大肌。以臀下动脉为蒂的臀大肌下部肌皮瓣,皮瓣设计时,标明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在连线下方设计倒三角形皮瓣,三角形底边与骶部创面相连,大小与压疮纵径等宽,顶位于外下方。沿设计线先做皮瓣下部切口,显露臀大肌下缘,用手指作钝性分离后翻起臀大肌,辨清走行于肌肉深面的臀下血管,然后作皮瓣上部切口,在臀上血管和臀下血管之间劈开臀大肌,最后作皮瓣底部切口,将臀大肌下半部的骶骨附着部切下,形成以臀下血管为蒂的臀大肌下部“V”形肌皮瓣,呈“V-Y”推进修复骶尾部压疮。皮瓣下放置橡皮引流片数条,无菌敷料包扎。本组病例均选择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

1.2.4 术后处理

术后睡软垫床,尽量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勤翻身,避免皮瓣压迫和挫动, 预防其它部位压疮。观察皮瓣血运,皮瓣有无受压,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有无其他部位压疮。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粪便污染,术后1d~3d拔除引流条,14 d拆线(见图4)。

图1 骶尾部压疮,骨质外露

图2术中切取两侧“V”形臀大肌肌皮瓣

图3术后两侧切口呈“Y”形直接缝合

图4切口拆线后,皮瓣外形美观

2结果

13例病人行清创+VSD负压吸引7d~16d后,行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术,术后11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术后伤口仍有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9个月,创面愈合良好,皮瓣无继发坏死、感染,无压疮再发。

3讨论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过度受压, 以及潮湿、磨擦、感染、营养不良等导致局部皮肤因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烂,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而骶尾部是压疮的好发部位, 这是因为骶尾部软组织薄,长期受压,易致压疮的发生。由于骶尾部压疮临近肛门, 创面污染严重;大多发生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及截瘫患者,患者全身营养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差,创面愈合能力低,治疗非常困难,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且该处深度压疮多呈口小底大的葫芦状,一般均深达骨质且合并较大腔隙,保守疗法常不能治愈[1]。因此临床上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Ⅳ度压疮,修复需手术治疗,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有局部皮瓣、筋膜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而采用VSD治疗,则可为皮瓣的修复准备一个健康、血液循环丰富的基床,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1 VSD在术前准备中的作用

VSD技术是一种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是由Fleischmann等[2]首创,我国裘华德教授1994年首先引进,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已充分肯定其对促进创面的愈合作用优于传统方法[3-4]。由于骶尾部压疮患者病程长且多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再加上创面及四周皮下组织内形成感染的滑液囊,手术后不易愈合,所以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传统的局部术前准备方法是换药,但对于深度压疮常不能通过换药治愈,且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医疗费用。应用VSD技术治疗压疮,术前使用可最大程度地清除创面的细菌有助于控制感染;高负压下的全方位引流,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微血管再生和组织的修复,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部分病人甚至可以不通过植皮达到痊愈[5];避免频繁换药,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皮瓣转移术后使用可减少皮瓣下积液,防止死腔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通过VSD负压作用,不但能够将存留于伤口局部的细菌、溃烂坏死物等由伤口内吸出,消除水肿,增加局部血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可使伤口逐渐缩小,利于伤口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再通,为二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6]。

3.2 臀大肌肌皮瓣的优点

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菱形肌,位置表浅。主要营养血管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属双血管蒂型,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多种形式的肌皮瓣[7]。臀大肌肌皮瓣邻近骶尾部,带血管蒂的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其优点是:(1)溃疡周围含有丰富的带有血管支的肌肉筋膜组织,皮瓣易于成活;(2)臀部的肌腹粗大,局部填充消灭死腔效果较为满意,肌肉可起到良好的衬垫作用,转移受区后抗压耐磨性能好;(3)本组13例均选择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保留了臀大肌下半部分,切取后对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4)合并有骨髓炎的压疮,皮瓣转移后,由于肌瓣包含主要血管蒂,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减少复发;(5)手术操作难度不大,无需分离出血管蒂,不必显微吻合血管,在基层医院亦可施行;(6)对患者影响小,压疮创面可以一期“Y”形无张力缝合,供区无需游离植皮。

3.3 手术注意事项

(1) 彻底清创。所有坏死组织必须切除,使受区变成相对健康的新鲜创面,且不留死腔,为皮瓣提供一个血运丰富的基床是手术成功的关键[8]。(2)皮瓣设计的长度和宽度要足够大,以便转移后能无张力地修复创面。(3)术中应严格按解剖层次切取皮瓣,在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分离皮瓣,这样不易损伤营养血管,出血较少,分离皮瓣时注意将皮肤与筋膜用丝线临时缝合固定。(4)骶尾部压疮邻近肛门,术后应加强护理,防止大小便污染, 尽量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避免皮瓣受压。(5) 皮瓣填塞时,要妥善固定,彻底消灭死腔,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或皮片引流,避免皮瓣下积液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6)注意凿除骨突。因为骨隆起处是形成压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IV期压疮的清创中,需注意骨突部位的凿除。

综上所述,VSD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皮瓣手术的成功率,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操作简便,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外形美观,无复发,是治疗骶尾部压疮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Mimura M,Ohura T,Takahashi M,et al.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 based on shear force and pressures during a bed operation: influence of body types, body positions, and knee positions[J].Wound Repair Regen,2009,17(6):789-796.

[2]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9):488-492.

[3]陶圣祥,喻爱喜,余国荣,等.VSD在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手掌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J].解剖与临床,2007,12(6):415-418.

[4]许诺,袁同洲,王周栋,等.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1):41-43.

[5]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6]赵万秋,钱火红.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3): 48-49.

[7]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第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27-438.

[8]Ulusoy MG,Akan IM, Sensoz O,et al. Bilateral, extended V-Y advancement flap[J].Ann Plast Surg, 2001, 46(1): 5-8.

1.2.4 术后处理

术后睡软垫床,尽量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勤翻身,避免皮瓣压迫和挫动, 预防其它部位压疮。观察皮瓣血运,皮瓣有无受压,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有无其他部位压疮。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粪便污染,术后1d~3d拔除引流条,14 d拆线(见图4)。

图1 骶尾部压疮,骨质外露

图2术中切取两侧“V”形臀大肌肌皮瓣

图3术后两侧切口呈“Y”形直接缝合

图4切口拆线后,皮瓣外形美观

2结果

13例病人行清创+VSD负压吸引7d~16d后,行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术,术后11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术后伤口仍有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9个月,创面愈合良好,皮瓣无继发坏死、感染,无压疮再发。

3讨论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过度受压, 以及潮湿、磨擦、感染、营养不良等导致局部皮肤因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烂,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而骶尾部是压疮的好发部位, 这是因为骶尾部软组织薄,长期受压,易致压疮的发生。由于骶尾部压疮临近肛门, 创面污染严重;大多发生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及截瘫患者,患者全身营养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差,创面愈合能力低,治疗非常困难,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且该处深度压疮多呈口小底大的葫芦状,一般均深达骨质且合并较大腔隙,保守疗法常不能治愈[1]。因此临床上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Ⅳ度压疮,修复需手术治疗,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有局部皮瓣、筋膜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而采用VSD治疗,则可为皮瓣的修复准备一个健康、血液循环丰富的基床,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1 VSD在术前准备中的作用

VSD技术是一种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是由Fleischmann等[2]首创,我国裘华德教授1994年首先引进,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已充分肯定其对促进创面的愈合作用优于传统方法[3-4]。由于骶尾部压疮患者病程长且多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再加上创面及四周皮下组织内形成感染的滑液囊,手术后不易愈合,所以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传统的局部术前准备方法是换药,但对于深度压疮常不能通过换药治愈,且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医疗费用。应用VSD技术治疗压疮,术前使用可最大程度地清除创面的细菌有助于控制感染;高负压下的全方位引流,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微血管再生和组织的修复,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部分病人甚至可以不通过植皮达到痊愈[5];避免频繁换药,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皮瓣转移术后使用可减少皮瓣下积液,防止死腔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通过VSD负压作用,不但能够将存留于伤口局部的细菌、溃烂坏死物等由伤口内吸出,消除水肿,增加局部血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可使伤口逐渐缩小,利于伤口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再通,为二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6]。

3.2 臀大肌肌皮瓣的优点

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菱形肌,位置表浅。主要营养血管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属双血管蒂型,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多种形式的肌皮瓣[7]。臀大肌肌皮瓣邻近骶尾部,带血管蒂的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其优点是:(1)溃疡周围含有丰富的带有血管支的肌肉筋膜组织,皮瓣易于成活;(2)臀部的肌腹粗大,局部填充消灭死腔效果较为满意,肌肉可起到良好的衬垫作用,转移受区后抗压耐磨性能好;(3)本组13例均选择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保留了臀大肌下半部分,切取后对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4)合并有骨髓炎的压疮,皮瓣转移后,由于肌瓣包含主要血管蒂,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减少复发;(5)手术操作难度不大,无需分离出血管蒂,不必显微吻合血管,在基层医院亦可施行;(6)对患者影响小,压疮创面可以一期“Y”形无张力缝合,供区无需游离植皮。

3.3 手术注意事项

(1) 彻底清创。所有坏死组织必须切除,使受区变成相对健康的新鲜创面,且不留死腔,为皮瓣提供一个血运丰富的基床是手术成功的关键[8]。(2)皮瓣设计的长度和宽度要足够大,以便转移后能无张力地修复创面。(3)术中应严格按解剖层次切取皮瓣,在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分离皮瓣,这样不易损伤营养血管,出血较少,分离皮瓣时注意将皮肤与筋膜用丝线临时缝合固定。(4)骶尾部压疮邻近肛门,术后应加强护理,防止大小便污染, 尽量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避免皮瓣受压。(5) 皮瓣填塞时,要妥善固定,彻底消灭死腔,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或皮片引流,避免皮瓣下积液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6)注意凿除骨突。因为骨隆起处是形成压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IV期压疮的清创中,需注意骨突部位的凿除。

综上所述,VSD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皮瓣手术的成功率,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操作简便,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外形美观,无复发,是治疗骶尾部压疮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Mimura M,Ohura T,Takahashi M,et al.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 based on shear force and pressures during a bed operation: influence of body types, body positions, and knee positions[J].Wound Repair Regen,2009,17(6):789-796.

[2]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9):488-492.

[3]陶圣祥,喻爱喜,余国荣,等.VSD在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手掌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J].解剖与临床,2007,12(6):415-418.

[4]许诺,袁同洲,王周栋,等.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1):41-43.

[5]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6]赵万秋,钱火红.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3): 48-49.

[7]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第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27-438.

[8]Ulusoy MG,Akan IM, Sensoz O,et al. Bilateral, extended V-Y advancement flap[J].Ann Plast Surg, 2001, 46(1): 5-8.

1.2.4 术后处理

术后睡软垫床,尽量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勤翻身,避免皮瓣压迫和挫动, 预防其它部位压疮。观察皮瓣血运,皮瓣有无受压,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有无其他部位压疮。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粪便污染,术后1d~3d拔除引流条,14 d拆线(见图4)。

图1 骶尾部压疮,骨质外露

图2术中切取两侧“V”形臀大肌肌皮瓣

图3术后两侧切口呈“Y”形直接缝合

图4切口拆线后,皮瓣外形美观

2结果

13例病人行清创+VSD负压吸引7d~16d后,行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术,术后11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术后伤口仍有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9个月,创面愈合良好,皮瓣无继发坏死、感染,无压疮再发。

3讨论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过度受压, 以及潮湿、磨擦、感染、营养不良等导致局部皮肤因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烂,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而骶尾部是压疮的好发部位, 这是因为骶尾部软组织薄,长期受压,易致压疮的发生。由于骶尾部压疮临近肛门, 创面污染严重;大多发生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及截瘫患者,患者全身营养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差,创面愈合能力低,治疗非常困难,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且该处深度压疮多呈口小底大的葫芦状,一般均深达骨质且合并较大腔隙,保守疗法常不能治愈[1]。因此临床上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Ⅳ度压疮,修复需手术治疗,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有局部皮瓣、筋膜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而采用VSD治疗,则可为皮瓣的修复准备一个健康、血液循环丰富的基床,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1 VSD在术前准备中的作用

VSD技术是一种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是由Fleischmann等[2]首创,我国裘华德教授1994年首先引进,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已充分肯定其对促进创面的愈合作用优于传统方法[3-4]。由于骶尾部压疮患者病程长且多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再加上创面及四周皮下组织内形成感染的滑液囊,手术后不易愈合,所以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传统的局部术前准备方法是换药,但对于深度压疮常不能通过换药治愈,且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医疗费用。应用VSD技术治疗压疮,术前使用可最大程度地清除创面的细菌有助于控制感染;高负压下的全方位引流,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微血管再生和组织的修复,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部分病人甚至可以不通过植皮达到痊愈[5];避免频繁换药,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皮瓣转移术后使用可减少皮瓣下积液,防止死腔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通过VSD负压作用,不但能够将存留于伤口局部的细菌、溃烂坏死物等由伤口内吸出,消除水肿,增加局部血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可使伤口逐渐缩小,利于伤口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再通,为二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6]。

3.2 臀大肌肌皮瓣的优点

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菱形肌,位置表浅。主要营养血管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属双血管蒂型,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多种形式的肌皮瓣[7]。臀大肌肌皮瓣邻近骶尾部,带血管蒂的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其优点是:(1)溃疡周围含有丰富的带有血管支的肌肉筋膜组织,皮瓣易于成活;(2)臀部的肌腹粗大,局部填充消灭死腔效果较为满意,肌肉可起到良好的衬垫作用,转移受区后抗压耐磨性能好;(3)本组13例均选择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保留了臀大肌下半部分,切取后对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4)合并有骨髓炎的压疮,皮瓣转移后,由于肌瓣包含主要血管蒂,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减少复发;(5)手术操作难度不大,无需分离出血管蒂,不必显微吻合血管,在基层医院亦可施行;(6)对患者影响小,压疮创面可以一期“Y”形无张力缝合,供区无需游离植皮。

3.3 手术注意事项

(1) 彻底清创。所有坏死组织必须切除,使受区变成相对健康的新鲜创面,且不留死腔,为皮瓣提供一个血运丰富的基床是手术成功的关键[8]。(2)皮瓣设计的长度和宽度要足够大,以便转移后能无张力地修复创面。(3)术中应严格按解剖层次切取皮瓣,在臀大肌与臀中肌之间分离皮瓣,这样不易损伤营养血管,出血较少,分离皮瓣时注意将皮肤与筋膜用丝线临时缝合固定。(4)骶尾部压疮邻近肛门,术后应加强护理,防止大小便污染, 尽量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避免皮瓣受压。(5) 皮瓣填塞时,要妥善固定,彻底消灭死腔,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或皮片引流,避免皮瓣下积液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6)注意凿除骨突。因为骨隆起处是形成压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IV期压疮的清创中,需注意骨突部位的凿除。

综上所述,VSD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皮瓣手术的成功率,联合双侧臀部V-Y臀大肌肌皮瓣推进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操作简便,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外形美观,无复发,是治疗骶尾部压疮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Mimura M,Ohura T,Takahashi M,et al.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 based on shear force and pressures during a bed operation: influence of body types, body positions, and knee positions[J].Wound Repair Regen,2009,17(6):789-796.

[2]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9):488-492.

[3]陶圣祥,喻爱喜,余国荣,等.VSD在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手掌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J].解剖与临床,2007,12(6):415-418.

[4]许诺,袁同洲,王周栋,等.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1):41-43.

[5]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6]赵万秋,钱火红.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3): 48-49.

[7]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第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27-438.

[8]Ulusoy MG,Akan IM, Sensoz O,et al. Bilateral, extended V-Y advancement flap[J].Ann Plast Surg, 2001, 46(1): 5-8.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运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院内压疮的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