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伟
摘 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能力须关注四个问题:掌握课程开发理论,熟悉课程开发程序;发挥地域优势,发掘课程资源;树立大课程观,关注隐性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05-04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研制——开发——推广”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召集专家来进行,而教师则被排斥在课程开发之外,致使教师欠缺课程开发能力。同时,在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培训也只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而针对课程理论及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甚少。因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意识。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在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进行课程开发,进而适应学生个性以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需关注四个问题。
一、掌握课程开发理论,熟悉课程开发程序
20世纪以来,课程研制问题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焦点与重心。在长达百余年的时光中,课程理论探究高潮迭起,经久不息。各种课程流派精彩纷呈,各种课程研制模式及方法各领风骚,令人眼花缭乱,所引发的反省、批判呼声与改革实践连续不断,使课程开发探究领域呈现出一幅波澜起伏的历史图景。课程研制进入多元化时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研制标准的多元化。课程研制的标准在经验论与知识论、理性与非理性、个体与社会、社会适应与社会改造、科学与人文之间寻找立足点。二是课程研制模式的多元化。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课程研制科学化运动的兴起,开始深入到课程研制过程的步骤及程序的构建等深层次问题,形成了各种课程研制模式。如: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实践模式、批判模式等等。三是课程研制方法的多元化。课程研制方法在理论与实践、控制与理解、技术与艺术、实证与思辨、定性与定量、普遍性与相对性、规范性与灵活性、抽象化与具体化之间寻找立足点。
透析这些在20世纪课程研究热潮中所涌现出来的多元化的课程研制理论与模式,虽然各种课程流派的模式、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侧重点、角度不同,但是,课程开发一般都关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四个问题。舒伯特(W. H. Schubert)把 “目标”、“内容”或“学习经验”、“组织”和“评价”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1]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也应从这最基本的四方面入手:
(一)在课程开发的目标上应体现开放性、导向性
课程开发不宜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但是,课程开发不是不要目标。没有目标,不仅课程研制过程缺乏计划性、方向性,而且,缺乏目标导向,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无从谈起课程研制。所以,课程开发需要制定课程目标。但与以往课程研制的封闭式目标不同,课程开发只确立一种具有开放性、导向性、核心性和发散效应的目标群,而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排除异己的、驱使教育过程单向度运作的操作化目标。也就是说,课程开发中确立的课程目标并不在于控制、束缚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而在于引导、启发,使教育过程形成一种发散性的运作机制。它与封闭式的、输入产出化的课程目标所引发的线性教育运作机制完全不同。
(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要体现兴趣优先、资源为本的原则
兴趣优先是指课程开发要关照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课程顺利推行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资源为本是指课程开发要以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作为主要依据。
(三)在课程的实施上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
任何课程要想发挥其效能,都必须在课程实施中通过教师的运作和学生经验的建构,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使教师的知识视野得以拓展,能力得以发展,素质得以提高,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在课程评价上倡导多维度、多层次评价
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有助于我们拓展课程开发的视野,推动课程的开发向纵深发展。
二、发挥地域优势,发掘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因而,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
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村中小学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开发的自然、文化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是,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却十分丰富多彩,具有显见的课程资源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的丰富自然资源。我国农村占整个国土面积的80%以上,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拥有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类型众多的自然条件。这些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筛选大多可以进入课程领域。二是农村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民间文化分为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大范畴,民间文化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俗事物中。我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既体现着民族之魂,也象征着民族之根。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农村广阔的生产劳动资源。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生产劳动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农村课程资源。种植的各种作物,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使用的各种农具以及在农家、田野里的劳作,都具有极大的课程开发价值。这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农村学生了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大农村的这些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课程资源既不同于一般社会资源,也不是现实的课程成分或运作条件,而仅仅是一种潜存形态。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能真正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进入课程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而行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二是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三是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开发与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一般来说,每一种课程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课程资源本身的多质性,同一的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各类课程资源,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四是个性原则。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资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突出个性。[2]
三、树立大课程观,关注隐性课程
课程按其形态载体的表现形式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二者共同构成教育课程。隐性课程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列入课程计划,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从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它不列在课程规划中,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是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二是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三是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四是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3]
隐性课程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感;有助于完善个性,健全人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创造力。教师要有强烈的隐性课程建设意识,认真建设隐性课程。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基本途径。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学习能力和优良品质的发展。在教态上,教师宜仪表整齐、朴素、美观大方,态度亲切、诚恳认真,感情真挚、热烈、冷静,举止庄重、从容、恰当。此外,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时,教师的敬业态度、人格力量以及为达成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愿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会给学生打上深刻的“烙印”。二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又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注五种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三要设置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室环境。教室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一种课程,需要教师先行价值转向,将“布置”的指向由观照“物理空间的形式美”转向观照“对人的意义”。这种转向对于唤醒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意义重大:能使教室布置工作既重视环境设计效果,将其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来研制;又能防止走极端,避免“圣诞树”式的环境设置,杜绝设置盲目求优、求多、求全,而力求具有清晰的主题,追求美感和教育意义。
总之,隐性课程对学生具有长期熏陶作用,能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而且,这些影响将伴随学生终生,具有长期、持久、牢固的教育效应。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着力于隐性课程的建设。
四、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和要务,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农村地区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也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在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农村学校应结合当地经济结构、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及学校实际情况等,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理论性问题,更是操作性问题。从理论上讲,它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论知识;从实践的角度看,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课程编制技术。因为只有教师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有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以及课程资源,熟练地掌握课程实施技能,才可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方案。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角度来讲,教师应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校本课程研制的过程。校本课程研制即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制过程和一般课程的研制过程基本相同。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很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一种误解,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开发一门全新的课程,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较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主要有六种。
一是课程选择。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是指在众多可能的课程中由学生自主选择、由学校及教师付诸实施的课程开发方式。
二是课程改编。这是指针对原有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一些学程上的修改,主要是指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某些具体的改动,以适应具体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
三是课程整合。这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方式一般有关联课程与跨学科课程两类。
四是课程补充。这是指为提高国家、地方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课程补充可以是矫正性和补救性练习、报纸杂志、声像材料、图画、模型的摘选等。
五是课程拓展。课程拓展的目标是拓宽正规课程,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内化价值观和掌握技能的更多机会。
六是课程新编。校本课程开发也可以开发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例如,特色课程、乡土课程、时事专题课程都属于这一类。[4]
总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将成为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唯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才能够取得重大突破。所以,农村中小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