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来的“数学”世界

2014-10-27 17:08顾人芬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数学小学数学

顾人芬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尴尬;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79-02

一、创意缘由

您遇到过这样的教学尴尬吗?明明感觉课堂教学很顺畅,而学生的课堂作业却让您大跌眼镜。学生的作业出了问题,一定是课堂上没有弄懂!既然很多学生都糊里糊涂,怎么课堂还如行云流水一般呢?在巩固练习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在做什么?

自从有了这样的疑惑,无论我在网上学习名师的教学视频,还是在学校举行的各类教学观摩课上,研究巩固练习阶段师生的行为成了我的观课点。共性出来了!在这个教学环节,绝大多数教师采取的形式是“学生演练”。此时,除了几个幸运儿能够到黑板上“潇洒写一回”让老师和同学看到外,其余学生也只能“默写”在自己的随堂本上,要想展示也只能寄希望于被老师抽中放到实物投影仪上才能“抛头露面”,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就无法被老师看到了。再看老师,他们大多是到小组中、到学生的身边巡视看一看,接着指名评讲订正后,提一些诸如“做对了吗”“对的举手”“会了吗”等无关紧要的问话。学生到底做对的有多少,做错的为什么错,老师就不得而知了。

深入思考这些环节,老师们所做的也就是一看,一问,学生呢,则是一听,再没有下文。往往一个学生答对,老师就以为其他学生都会;一个学生做错,老师就以为其他学生也会犯错。以一部分学生的情况代替全体学生,这显然是教师对学情判断偏颇了!

那么,怎样才能采集到每个学生的真实信息,全面掌握全体学生的信息呢?一次陪女儿买文具,无意间看到了一种规格50×35(单位:cm)的白板,这激起了我的回忆。还记得在女儿小时候白板曾经给力画画、写字呢!何不将它引进课堂,让白板代替学生的课堂练习本。

二、创意描述

以前,课堂练习时,学生习惯于将自己对习题的理解写在随堂练习本上;如今,自从“白板”——这种廉价、简约的新型文具走进了数学课堂, 孩子们将思考的过程外化于“白板”之上。

课上,学生将白板当成随堂本,一有需要学生动笔时,他们就在各自的白板上演练起来!白板上的字比作业本上的大多了,教师在巡视时,谁对谁错,错点在哪里,谁的解法独特,创新点在何处都将尽收眼底。

待解题完毕,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白板举起,要求“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学生对举。为了使每块白板都能让对面小组的学生看得见,两个“半球”的学生举起的白板要成阶梯状,即第一排的学生将白板垂直置于桌面,后排学生举起的白板依次比前排的略高。这样,对应“半球”的学生就会互相检查,我也会继续在这时尽可能仔细地观察白板上的内容,特别是关注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每每这时候就已经有学生发现别人或者自己的问题所在了。接着,有问题的学生会以自己的白板为载体提出质疑,其他学生也会利用自己手里的白板进行解答。在展示中,一些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的学生,当他看到对方的正确解法后,有的甚至不需要老师讲解就已经恍然大悟!

三、创意功效

白板以它即时着笔、即时擦改、课间展示、实时评点的优势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灵活互动,顺应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一)变局部参与为全员参与

传统教学,学生的参与往往是少数人(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却会因长久的“落寞”而无奈地安于现状的“落伍”。渐渐地,学业受挫者自卑、沉沦;学业成功者傲慢、自负,这显然已失去了教育的初衷。

课堂上举起白板,对错一目了然;举起白板,学生的思维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思维结构更严谨了,学习态度也更认真了;举起白板,自我真实呈现,那些不专心甚至不学习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暴露”,这样有利于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督促,那些要想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的学生,听讲就得更专注,想问题就要更深入,解题也要更仔细了。

奕晗同学发表感言:在作业本上写的时候,有的同学懒得写,反正老师看不到,在白板上写就不敢偷懒了,因为老师全看得见。课上再也不敢“梦游”了,要不然老师让你写,展示时你拿不出来,多没面子呀!

(二)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曾听一位哲人说过:“只要教学存在,学生必参与其中。”问题不在于学生是否参与,而在于学生如何参与,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首要问题。传统教学,有些教师为了不自找“麻烦”,往往采取“单打”型的教学方式。有白板的课堂,学生有了表现的机会: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诠释自己的创新解法;他们利用手中的白板给同伴答疑;他们一起讨论,争着做小老师分享合作成果;他们激烈地开展着两个“半球”间的解题PK……这时,“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课堂不再“一言堂”。

这样的学习方式,新颖又有挑战性,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充满生机,深刻而又丰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并感悟着参与的幸福,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随之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吗?

(三)变浅层参与为深度参与

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一听就会,一看就懂”的教学顺畅,“一做(题)就错,一过就忘,一考就晕”的教学尴尬,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用心,思维滞留在浅层学习的状态,作业缺思考,教师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作业的真实情况。自从课堂上使用了白板,教师只要放低姿态,走下讲台,一次行间巡视便足以了解学生的学情。若是发现了学生的创新解题方法,则让学生利用白板为载体“辩” 自己的见解;若是发现了学生学习中的欠缺,就根据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或是直接让学生“论”同伴的困惑;若是老师明知故“错”,“强词夺理”,学生便在据理力争中达到了对知识的刻骨铭心。

班级QQ群中,宇轩的妈妈欣慰地告诉我,以前,孩子总是把课上的遗留“问题”带回家,自从用了白板,孩子的问题少了,心情好了,学起来也轻松了。孩子还打趣地告诉她,课上老师能快速“扫描”,发现“漏洞”,及时“清除”。

有了白板,课堂有了相互激发、相互修正的学习空间;有了白板,师生之间更融洽了,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情意;有了白板,教师打开的是教学的另一扇“窗”,带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数学”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数学小学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