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兵
摘 要:文章简述了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大意义和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对当前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做好失业人员的公共服务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 内涵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9-07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总方针下,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当前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相互交织。社会保障在体现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技术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要求。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合理性和可预期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质量就业就是“体面劳动”,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自身基本权益,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够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劳动者满足自我需要、实现个人价值、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收入、福利待遇、权益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有幸福感和归属感,单位和个人实现双赢。
二、高质量就业内涵的理解
对高质量就业内涵的理解应当包括五个核心要素:
1.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与充分的就业机会。既关系到就业创业的环境条件,也关系到就业政策落实和公共服务的实效,是确保就业机会增加和就业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
2.就业公平与劳动报酬。公平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基本保证,劳动报酬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最重要、最直观的因素,二者为就业者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就业公平中收入公平和同工同酬是重要内容,应将劳动报酬与公平就业有机结合在一起。
3.就业能力与职业培训。掌握就业技能,是实现相对稳定就业的前提,加强职业培训能力建设,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手段,实现由依赖开发岗位安排就业转到更加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实现扩大就业、提高就业素质的“量”和“质”的并举。
4.就业稳定与社会保障。就业稳定是社会转型时期劳动者最大期望,而社会保障是稳定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保证条件。
5.劳动关系与职业安全。此要素关系到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保护和劳动者安全健康,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
这五个要素,既涵盖了劳动者在就业前后全过程中最关切的问题,又可以衡量各级政府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的落实,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就业质量状况。这就要求在就业工作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三、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1.实施扩大就业计划,使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稳定和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通过税费减免、技术支持、金融扶持、市场服务、法律咨询等多种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帮助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实践表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当前多地出现“用工荒”,作为企业要解决招工难,从长远看产业升级才是最终的出路,适当条件下企业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同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优化组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低端劳动力密集产业的依赖。
另外,政府要设置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40、50”、零就业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群,通过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吸纳就业,从而达到“提供一个岗位,帮助一个家庭”的目的。
2.优化就业结构,就业形式更加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需求作为派生需求受影响于产业、技术等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优化,客观上有利于增长就业弹性,使同样的经济增速拉动更多的就业,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拉动就业增长,提高就业质量。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注重发展实体经济,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还能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增长。因此,要积极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坚持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措施,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积极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完善创业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创业引导力度,强化创业人才培育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复转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投身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初期创业者为培训对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和SYB(创办你的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IYB(改善你的企业)和EYB(扩大你的企业)培训,满足不同创业者的需求。另外要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项目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资金和项目扶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他们创业成功。通过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更多人的就业愿望。
3.强化就业服务,就业环境更加公平。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统筹做好青年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推进(下转第72页)(上接第70页)公共服务就业平台建设,加快城乡就业政策、制度的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公共创业就业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服务效率和水平,完善失业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点缺工企业实施对口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着力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提升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水平。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建设信息化,建立就业信息系统和数据中心,加快就业系统内部业务经办的信息化和数据整合,实现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就业信息和人才信息、社会保障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内部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准确、高效的用工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劳动力信息发布力度,通过市场服务大厅、互联网、电视台、手机短信等多种措施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布真实、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基层平台开展一对一的宣传服务,在政府、企业、劳动者之间搭建一个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减少劳动者无序流动,提升劳动者求职率和企业招聘成功率。
4.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增加就业的稳定性。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特别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统筹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使城乡劳动者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帮助劳动者实现更加稳定的就业。
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力争使每一个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能够接受职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免费培训范围,重点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就业导向性培训,储备职业技能人才。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速职工技能提升。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引导公众树立合理的择业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让劳动者人尽其才。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要紧扣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因需施教。长中短培训相结合,初中高梯次并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真正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
5.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提高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要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积极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覆盖面,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劳动条件改善机制。要健全并落实劳动标准体系,适时修订完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劳动条件标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推动劳动定额标准化管理,要为劳动者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对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来说,还要完善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就业不但成为劳动者谋生的手段,也成为劳动者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业是一个多元方程,需要各方合力求解,只有在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下,进一步全面准确把握劳动者、市场、政府在促进就业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互促共进,良性互动,既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又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才能实现就业质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为建设繁荣、和谐的社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9〕4号)
[2] 王兵.提高就业质量是就业工作之本〔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作者单位:晋城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山西晋城 048000)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