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关于道德品格内容的课程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为此,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教育的实效性,即学生自身道德品格修养的提升。同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灌输式教学为主动参与型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在道德品格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外部大环境的良性影响,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以促进大学生道德品格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道德;品格;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048-03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品格内容的教学,需要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甚至哲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西方一些教育人士认为在你追寻更多的学术与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青年人的道德品格教育。教师在实践中应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开发,加强学习动机和需要的引导,注重情感人格的培养,牢固树立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而非仅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更不是书本知识的单纯灌输以针对考试的教育观念。一个好的教育者对于此内容的把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育的实效性,即学生自身道德品格修养的提升。
一、道德品格的内涵
道德品格是一种人内在的心理倾向,往往支配一个人的外显行为,通常以社会规范作为评判的标准。品格是用道德观点对个体性格所做的描述,如诚实、虚伪、吝啬、公正、偏狭、狂妄等。
1.在教学课程中的应有之义。大学时期是人生的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的一生影响都很大。大学生的道德品格,在教程中就涵盖了两个范畴的内容。首先是外界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等;其次是指大学生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意志力、道德信念、道德标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
2.在实际生活中的丰富含义。关于道德品格的解释很多,但一般情况下,道德品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通常集一个人的德性、尊严和价值观于一身。大学生个体道德品格修养最终形成的结果表现为个体的具体行为、价值观念,包括心理行为等方式,但中坚力量依然得依靠社会,特别是教育行为。
二、道德品格内容教学的现状
1.日常课堂教学与学生道德需要脱节。在高校中,对大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起着直接影响作用的是高校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关于道德品格的内容,是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虽然《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师为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做了大量探索,但目前尚未完全走出“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困境,“填鸭式”教学模式在一些高校尚存。但是每天在大学生的身边都会出现很多道德缺失的案例,有很多同学在现实面前出现难以抉择的困惑,比如“要饭碗还是要道德”、“身边有老人摔倒时不是应该扶起来”、“为什么有人让座了连一声谢谢都换不来”等作为教师该如何解释,难道仅仅是逐字逐句讲授课本的内容吗?难道还认为只要完成教学就是职责所在吗?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日新月异,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向道德学习论的转变,道德学习作为一种学校道德教育新思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2.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的主动意识不足。在现实中,许多学生自身人格心理方面存在问题,比如人际关系敏感、自卑自罪感、抑郁、焦虑、空虚、游戏理想、无德无才等。对于自身的道德品格提升似乎并不关注,比如学生知耻懂耻意识淡化,觉得“道德”这一层次太高深了,认为道德修养对自身影响不大。有学者把当今的大学生称为草莓一族,他们大多为“90后”,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追求,与前几代人有明显不同:外表光鲜亮丽,但是抗压性不足,稍一受挫就会萎靡不振,完全变形,学习需要中的主动认知需求较低。所以,大学生道德学习离不开他们的道德心理活动,因而也自然会被烙印上独特的年龄特点,这些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区别于其他年龄段道德学习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该具体把握,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大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效果。
3.校园及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环境虽然只是传递学习活动的背景,但它极大地影响着学习过程。如果说道德品格内容的显性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那么其软环境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比如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它的影响是潜在地隐藏于各种显性教育背后,也隐藏于学习活动环境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会受到其隐含影响。如果说显性环境对学生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那么软环境对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影响。它的作用方式和效果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行为体现。目前网络的发达带给大学生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消极的、庸俗的、隐讳不健康的网络内容也充斥着大学生的眼球。社会大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虽然固守校园这片净土,但是走出校门那一刻,他们又会如何抉择?况且,在校园中已经有一些道德缺失现象,比如无故旷课、不排队、不文明等言行。其实这些无德行为,学生都知道是错误的,但是却又表示可能哪一天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通俗地讲,学生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受影响的。
三、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大学生道德品格
1.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灌输式教学为主动参与型教学。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或较高希望,与学生相处时的心理气氛也比较和谐,学生则有机会学到更多东西,并积极合理地表现自我。显然这正好是一个培养学生健康品格的过程。相反,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态度和低期望则会直接产生抑制学生情感智慧发展的作。从教育社会心理角度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一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定向作用。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关爱每一个学生,避免对学生形成消极态度和用忽视、否定、拒绝、不公正、贬低等方式对待每个学生,这是当代教师社会角色之中的责任。从哲学角度看,教师还应随时提醒自己,要用变化发展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随时注意他们的积极表现和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印象和态度,使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能够起到积极引导培养健全道德品格的作用。endprint
2.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品格培养中的能动作用。德育课程要成为吸引学生的课程,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知识讲授,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自觉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有关道德品格活动,有意识地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比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我们就可以通过观看时下被大家所热议的一些道德伦理视频,让学生自己体味何为荣、何为辱,真正明白知耻懂耻的重要性。另外,道德品格的培养,绝不是仅仅是单纯地教会学生一点书本知识,把书中仅有的一点内容讲到所谓的条理清晰,其实对于这门课本身来说,这种教学效果并不是理想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如何使这种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向着一种更高的方向发展,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接受道德层面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考验。很多时候,在利益和道德面前,大学生需要在一念之间学会抉择,学会用道德的高尚克服内心阴暗的小虫和外界物质的诱惑。以上的过程,作为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主动参与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所谓的理论,现在在中国的大学生身上,其实不缺乏知识和理论的灌输,缺乏的是自身日常行为和修养的习惯性养成。只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让学生真正从灵魂深处得到净化,否则可能出现的就是教师的说教学生都懂,但是学生从来不思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促进学生不断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只有让学生感到“我这样做是对的”,有“必须这样做”的正确意识形成才能实现。
3.校园文化建设同社会环境相结合。当代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讲,学校是道德、人格培养的重要地方,但道德品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家庭、社会的影响。各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实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学生的道德品格方面,但是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校园文化的宣传和耳濡目染,可能比教师仅仅利用课程的教化达到的效果要好很多。比如,校园文化建设要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真实的历史现象中感受道德品格的重要性。同时在当下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和德行修养的在意,必须让学生提前在大学校园中感受到。可以通过一些讲座和培训实现。这也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除了校园文化建设,关键也要依靠社会环境,从外部形成良好的氛围,比如当前加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这就是弘扬一种新型的高尚的社会情趣和文明行为,这样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学生自发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境界,尤其通过主流的媒体和网络宣传“正能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中哪一类人是我们学习效仿的楷模,哪类人又是应该遭到唾弃和鄙视的。比如之前的例子,遇到老人该不该让座,老人摔倒了应不应该扶,到底该不该从众,走中国式过马路的老路子,等等。这些现实的活生生的案例,就在为我们敲响警钟,社会需要正能量,大学生更需要正能量。净化社会空气,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道德品格提升的意义重大。另外,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让学生心理充满阳光,能够健康有爱地成长,这也很重要。家庭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不可小视,很多数据都表明,家庭和睦,父母有爱,孩子犯罪道德沦丧的几率要远远低于那些父母离异或遭抛弃、没人管教或者是失去父母关心的孩子。对于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来说,接受最早的、渲染最多的就是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教育,让学生做一个知荣辱、讲德性的人,是高等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一名大学生的应有之修养。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实现大学生德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冯光.论道德学习的特性[J].天津教育,2006,(5).
[4]戚万学,等.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5]孙艳丽.大学生道德学习[D].南京:河海大学,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教学研究项目“《思修》课程中道德品格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Y2013074)的成果
作者简介:付春华(1984-),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学位,就职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