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和高校改革的发展,传统的辅导员机制已难以适应学生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转化角色,更新理念,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的导师型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索导师型辅导员的角色和工作机制是对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的一种完善。
关键词:导师型辅导员;角色定位;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029-0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加速期[1],高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也在发生很大的改变,其需求出现新的特点,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建设辅导员制度,以适应新时期的学生需求,关系这支队伍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顾此失彼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辅导员招聘条件的提高,很多高层次人才涌进了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加强。然而应对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要求,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在加强自身研究力的同时,还要实现导师化。当然,无论是专业化、职业化、研究型,还是导师型,其根本目标都是为了育人,为了更好培养高校人才。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和课堂教学规模逐步扩大,在给予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学生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实践导师的职能划分的多维复合管理很难覆盖每个学生个体。而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强度大、节奏快且要求高的工作,面对社会多元化而导致学生群体思维和需求多元化的情况,学生个人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稍不注意就会顾此失彼。
1.传统辅导员事务缠身,“只辅不导”已成常态。辅导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这一点所有辅导员都高度认同。同时辅导员工作也是一个“良心活”,“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周末不休息,中午晚上加班,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等,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然而,作为辅导员,日常基础性的工作,虽然任务十分繁重,但都是每一个辅导员的份内之事。学生工作是一门学问,科学辅导的重点在于“导”,而“导”主要侧重学生政治思想性方面的引导、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曾说:“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他还说:“欲达教育之目的,务须注意精神修养,向深处培,向厚处培。”只是目前辅导员工作的责任范围较宽,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务,辅导员都需要知情或执行。各高等院校中,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辅导员忙于琐碎的日常事务,更多地扮演着“勤杂工”、“保姆”的角色,工作只能浮于表面,止步于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专业化、专家型的辅导员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工作状态长此以往,拥有高学历的辅导员必会感到学无所用,很容易在琐事中消磨掉上进心,产生强烈的迷失感,更会处于被边缘、被轻视的境地。
2.传统理念存在偏差,“主”、“客”角色根深蒂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在传统“管控型”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更多偏向于教育、控制、规范、约束和奖惩,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等方面发展的影响作用也有限,工作渗透力不强,仅仅局限于学习和生活的浅层。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长期定位在“主体”与“客体”上,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下,学生管理工作依靠较为僵化、硬性的条条框框,过于强调纪律和行为规范,管理一直停留在以学校意志和辅导员意志为主的基础上,管理的中心过分集中于思想政治方面,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对学生的诉求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指导,这种隔靴搔痒的工作态度难以同学生产生情感交流的共鸣。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过程中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理智告诉人们采用怎样的方法做,而情感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做,因此,辅导员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单一角色,已经兼有了育人制度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的性质。突破学院学生管理的瓶颈,因地制宜,创新辅助管理体制并充实到多维复合管理框架中,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二、导师型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学习型+科研型
辅导员其实是一项最能全面锻炼个人教育能力和育人技巧的职业,关键在于你自身是否善于尝试、总结、提问和研究。当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而社会的飞速变革与发展及教育背景的改变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辅导员的学习能力。辅导员学生融入象牙塔生活,成人成才的最直接引导者,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要具备团队管理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辅导专业技能、演讲能力、文书能力、熟练运用现代网络载体的技能和艺术特长。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知识,磨砺这些技能,才是我们应该用功的重点。辅导员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专业能力: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能力以及职业指导的能力。首先,辅导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及政治敏感度。正如教育部2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第三条所提到的: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2]作为辅导员,我们的思想是否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是否深刻;我们的行为模式,影响学生的行事风格;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作为学生潜移默化模仿的对象,作为一个学生的榜样,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必须严格。首先,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要求,还需要辅导员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能充分把握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真正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其次,辅导员应当具有心理干预的能力。教育要保证效果,需要首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辅导员应当具有职业指导的能力。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如何认识社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何掌握求职的技巧等,是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工作中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学生的了解,便于辅导员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管理,通过学生的个性特征做有针对性的就业观念的引导。由于高校辅导员多为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相关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技能相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endprint
2.增强科研意识,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高校辅导员来源专业背景复杂,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投入精力不够,科研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他们开展学术研究的比例均明显偏低,对于科研总是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然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责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大有作为”且“大有可为”的中坚力量。辅导员科研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大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辅导员科研能力对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应有自己的专业,并应该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有学者说:身体忙于事务不要闲芜了脑袋,面对有知识的人工作更需要的是知识与智慧。辅导员要牢固树立科研意识,把科研看作自己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立身之本,消除“科研门槛高”的想法。通过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在研究优秀学术论文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并通过学术研究,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水平,增强科研意识,提高个人研究学术的主动性,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换。
三、导师型辅导员的工作机制——专业引领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工作理念的创新是导师制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先导。我国之前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知,甚至只是做到了最表层的学会现阶段的书本知识,学生连终身教育的求知能力都没有完全掌握,导师制则加强了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导师型辅导员有助于细化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扩大教育管理的参与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以控为主”向“以导为主”的机制转变。辅导员管理的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每个学生的个性、禀赋、背景、兴趣等都可能大相径庭,在工作中辅导员又无法像企业组织中那样运用强有力的激励手段,只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和约束学生。学生对辅导员都有一种“向师性”,会时刻注意其言行举止、喜怒好恶,并下意识模仿。因此,辅导员要以“导”为主,努力转变工作模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思想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钻研不畏艰难的精神和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
2.“事务为主”向“思维引导”的机制转变。高校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论文撰写等过程,还应通过课程外的各种活动加以拓展和深化,比如大学生UIT、挑战杯等项目,导师型的辅导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因此,导师型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些竞赛平台,带领学生努力打造师生学术研究团队,共同学习研究,全面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营造宽松、和谐、人文关怀浓郁的学习、生活氛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情况、专业能力以及素质培养情况,帮助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还能通过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郑杭生,冯仕政.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J].东南学术,2000,(2)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EB/OL].
http://www.gov.cn/flfg/2006-07/31/content_350701.htm.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太原科技大学青年基金课题项目“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项目编号:20123023)的研究成果,负责人:郝嘉利
作者简介:郝嘉利(1983-),女,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辅导员,助教,山西汾阳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