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洗手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4-10-21 20:19张乃利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培养幼儿园策略

张乃利

摘 要:洗手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幼儿是否能够主动、正确规范的洗手,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还有利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但是,目前幼儿洗手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成人的监督之下完成,幼儿缺乏主动意识,影响了幼儿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本文通过改变传统观念,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家长资源,实施家园共育以及挖掘利用多元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园卫生洗手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园 洗手习惯 培养 策略

洗手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标准明确规定了,幼儿洗手的六个步骤,以及教师和保育员在幼儿洗手环节的保教工作标准。但是,通过对幼儿洗手环节的观察不难发现,幼儿的整个洗手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成人的监督之下完成,幼儿缺乏主动意识。另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不能很好的理解洗手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往往容易偷懒、糊弄、玩水、洗的不彻底、冲洗不干净、洗后二次污染等等,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

因此,针对幼儿年龄以及学习特点,制订相应的培养策略,使幼儿能够主动、正确规范的洗手,不仅有利于幼儿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时还有利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一、转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观

传统教育形式以教师为主体,多以幼儿集体活动为主,教师过多的指令性提示,造成幼儿活动过程的高控制、依赖性大,缺乏主动性。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变被动洗手为主动洗手,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近几年,幼儿园教学活动逐步倡导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在生活教育方面,以教师为主发号施令的指挥,集体洗手、入厕等现象仍较普遍,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1、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1)环境的提示,促自主学习。为幼儿创设有益的隐性环境,让幼儿不知不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主动地洗手。如:将洗手方法分步骤拍成照片,并配上卡通图案、卡通文字,粘贴在洗手池上方。每当孩子进盥洗室洗手时都会很自然地看一看,并模仿上面的步骤正确洗手。再如,对于常规性洗手,可以配合音乐,发挥不同音乐对幼儿的提示作用。幼儿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下自主洗手准备,促进幼儿洗手主动性常规的建立。无处不在的环境提示,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自主性形成。

(2)自我评价,促自主性巩固。传统教师监督评价,幼儿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毛巾的一角缝上笑脸标志,每次幼儿洗完手后,针对洗手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得好的可以将带有笑脸的一面朝上挂好。通过设立自我评價标志,幼儿一方面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同时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保教结合,发挥保育员互补作用

传统教育中,存在“重教轻保”的观念,重视“保教结合”,一日生活中,保育员要担当起“保育老师”的任务,不仅要辅助教师负责孩子的保健、养育工作,同时还要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日常常规教育。洗手时,教师可以与保育员达成共识,求得他们的密切配合。如:提醒个别孩子何时该洗手,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卷衣袖,督促不良洗手习惯的孩子认真洗手等等,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二、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良好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努力开发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卫生习惯。

1、加强宣传指导,促进教育思想一致性

(1)在幼儿园已经初步养成了的主动洗手好习惯,但在家里由于父母的过多包办、代替等,使得幼儿形成“家园两样”的独特性。因此,幼儿园及时通过家园互动栏,向家长宣传家庭成员,如何方向一致地对孩子进行卫生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班级网页、博客、微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自觉主动洗手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怎样在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一致地锻炼。

(2)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实地观察幼儿的洗手情况以及幼儿园在洗手方面的教育方法、科学洗手步骤、教师指导策略等,使家长直观了解到幼儿园的做法,以便调整纠正幼儿在家的不良或错误洗手方法,促进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2、挖掘家长资源,家园共育

(1)“家长助教”简单地说,就是邀请有职业特长、专业优势的家长到幼儿园来与教师一起上课,丰富幼儿的知识。充分挖掘家长幼教资源,邀请医生家长充当家长助教,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角”,帮助孩子更深层次地理解为什么要经常洗手。医生老师的专业讲解、示范与实验,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勤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开展亲子情境表演、亲子制作、亲子共读、亲子洗手操等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表演、收集、制作、阅读大量有关洗手以及卫生保健的图书、宣传简报、绘本等,达到一定的亲子交流、亲子共育的教育效果。

(3)发挥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去,参观卫生院、参观卫生宣传板报、卫生保健方面的宣传栏;或者结合社区开展的“世界洗手日”、“卫生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幼儿开展自制卫生宣传标语、漫画、图片、绘本等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家长、小朋友宣传卫生知识、发放卫生宣传彩页,营造良好卫生教育氛围。

三、多元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1、语言和儿歌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

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他们感知事物往往从事物的表象入手,喜欢听节奏鲜明、具体形象的言语,而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动有趣,正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在既口语化又便于吟诵的儿歌声中,孩子一边念、一边模仿洗手的动作,将认知、情感、行为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年龄的游戏和情境表演

游戏是一种使幼儿感到快乐、满足的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年龄的洗手游戏和情境表演。夸张的动作,将小朋友带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情景交融的游戏活动,唤起了幼儿内心的需求,幼儿在参与情节的表演中,深入了解卫生洗手的重要性。

3、开展“大带小”活动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挥幼儿自身的作用,开展“大带小”活动,请稍大点的幼儿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到托班弟弟妹妹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在同伴学习中,幼儿的洗手技能得到了复习与巩固,在榜样欣赏中,自身也获得了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

4、卫生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元渗透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可以与主题结合,将洗手卫生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元渗透。比如在艺术领域中,可以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洗手标志、宣传栏、步骤流程图、开展“我会洗手”主题创作等等。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形成。

幼儿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良好的正确的习惯已经成为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通过家园共育、多元互动,营造了和谐浓厚的家园卫生教育氛围,有效促进幼儿的洗手卫生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8).

[2]陈思宏.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7(27).

[3]李岩.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J].宁夏教育,2010(10).

[4]张宏艳.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猜你喜欢
培养幼儿园策略
我爱幼儿园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