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2014-10-21 20:19徐静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徐静

摘 要:转轨经济下“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主要原因在于陈腐的就业观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过快的高校扩招和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导致大学生供给规模大于社会人才需求,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等措施有助于破解大学就业困境,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的效率。

关键词:转轨经济 大学生 就业困境

一、引言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中国的GDP为2164.6亿美元,同期美国为2.295万亿美元,中国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而2013年美中GDP分别为16.198万亿美元和9.039万亿美元,中国达到美国的56%,稳居全球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就业问题,“追赶效应”和“人口红利”等词成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热门词汇。然而,时至今日,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回落,中国就业市场严重分化,大学生就业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下政府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转轨经济下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不是朝夕造成的,长期依赖“三来一补”外向型低附加值加工工业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中国教育产业化弊端及落后的就业观念都是造成大学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转轨经济下“蓝领”人才需求总规模大于“白领”人才规模

自2007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许多专家惊呼“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事实上这里的人口红利指的是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低附加值的加工工业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制造充斥全球,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由于低廉用工成本,使许多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全球,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至城市,成为蓝领工人。虽然2007年次贷危机给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经过三十年发展的中国内需已经开始拉动经济发展,即使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并导致部分过度依赖低用工成本的外资企业转移至别国,但农村可转出人口已非常有限,蓝领工人的需求规模却不断扩大,从而造成多地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不能完成,从而使以“白领”工作为主的大学生需求规模相对较少,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教育产业化后大学生培养数量迅速扩张并超过人才需求

1997年以前,国家每年培养出的大学生的数量非常有限,当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100.04万人,此后,中国教育实行产业化,各大高校纷纷扩招,至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招生人数突破700万人,短短十八年时间招生规模扩大了七倍,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教育产业化导致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大,远远超过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了大学生相对过剩,从而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导致部分专业人才相对过剩

扩展后,虽然大部分大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但为了获得快速发展,这些学校纷纷不遗余力地扩规模、上专业,开设新专业的主要依据不是师资力量,也不是社会需求,而是盲目跟风,追求大而全,热门专业要上,没有就业市场的专业也照上不误,从而使一些专业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严重过剩。如部分医学专业、法律专业、会计、物流、美术和教育等就业相对比较困难,部分大学毕业生不得改行。事实上,部分专业大学毕业生过剩的同时,高层次人才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如高层次的会计和物流人才就非常紧缺,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陈腐的就业观念制约大学生择业就业并导致自愿失业

中国传统的就业观念为“学而优则仕”,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人数为20839,而报考人数多达156.2万人,录取比例为75:1,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用“惨烈”来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学生被称为“天之娇子”,上了大学就表示拥有了干部身份,可以进政府工作,这种就业观念至今还影响着很多大学毕业生。高校扩展之前,人才培养的数量远低于社会需求,因此,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高等教育已成为几近普及,高校培养人才数量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虽然仍保留“干部”身份,但事实上已是普通的劳动者。受就业的企望过高和其他陈腐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就业,“啃老族”明显增多。

三、突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固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反映出教育产业化的弊端,但从长远看,这种现象也是短暂的,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大量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必然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当前,培养模式调整、招生计划调整和就业观念调整应成为突破大学就业困境的主要举措。

(一)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的是蓝领工人和高層次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乏,说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需要调整。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又一个大手笔,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和技工荒的被迫选择和改变。虽然这种方式有点激进,但总体来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模式是值得肯定的,改革实施后,必然会减少学术型大学生的规模,相应提高技术型人才规模,满足社会需求。但改革高歌猛进的同时,各转型高校的培养模式也应快速积极转变,不能套用原有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培养应加强基础研究,强调理论创新,而技术人才培养应着重强调实践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招生计划

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找不到工作,更多的是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前者是总量过剩,后者是结构性过剩,两者都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借助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统计方法,每年都有专业机构进行就业调查统计,发表最难就业和最好就业的专业,这些将成为高校调整专业的主要参考。一般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一定要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专业,做出特色,提高专业的影响力,培养更多该领域的人才。非优势专业的选择及招生规模的确定都首先要调查社会人才需求和兄弟院校人才培养规模,然后再根据师资力量决定是否开设本专业及招生规模。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规模才会使人才供给满足人才需求,提高就业率,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

(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陈腐落后就业观念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业观念是受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和就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就业认知,影响到就业层次、行业和区域等选择。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逐“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仍是热门选择。但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并不是大学生的优先选择,相反,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新型行业吸纳了大量就业,自主创业也受到较多大学生的青睐,并因此缔造了微软等国际知名公司。高校就业部门应加强对毕业生职业化教育,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发挥年轻人的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开设职业教育课程,举办企业家讲座,进行职业拓展训练等方式都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减少自主失业,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